试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试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论文摘要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引人注目地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了:“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从指导思想上看,这是党确立和选择的一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从党的历史及党内生活来看,这是在党的权威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党内和谐”的重大命题,理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党内和谐实现得好,维护得充分,我们的党就强大、就有战斗力,社会就和谐,社会主义事业就能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内和谐遭到削弱和破坏,我们党就会犯错误,社会矛盾和冲突就会加剧,社会主义事业就会遭到破坏和挫折。党内和谐对于党的事业,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甚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进程的推进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开展对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关系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党内和谐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研究对象,按照“一般理论——现状及原因分析——路径选择”的逻辑顺序进行布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是关于党内和谐提出的根本依据和重大意义;二是当前党内和谐的现状分析,主要包括主流现状和不和谐现状的阐述及其原因分析;三是“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分析和路径选择,主要是通过党内文化带动繁荣社会文化、党内民主带动提升人民民主以及党内反腐倡廉带动促进社会风尚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相信这些分析和探索对于党内和谐建设以及更好的“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起到一定的帮助。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2、研究现状
  • 3、研究方法
  • 一、党内和谐提出的根本依据及重大意义
  • (一) 党内和谐提出的根本依据
  • 1. 党内和谐的提出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 2. 党内和谐的提出是我们党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
  • 3. 党内和谐的提出是由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 (二) 党内和谐提出的重大意义
  • 1. 党内和谐的提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理论
  • 2. 党内和谐的提出丰富了党的执政理论 为他国提供了借鉴经验
  • 3. 党内和谐的提出符合渐进式的思维 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
  • 二、当前党内不和谐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 当前党内不和谐的现状
  • 1. 思想上还存在混乱、杂音现象
  • 2. 组织上有时不能协调一致
  • 3. 人际关系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表面化
  • 4. 行动上存在自由化现象
  • (二) 当前党内不和谐现状的原因分析
  • 1. 国内外社会的影响
  • 2. 不同利益矛盾冲突的结果
  • 3. 各种制度体系不健全所致
  • 三、“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 (一)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理论分析
  • 1. 中国共产党社会领导者的角色决定了只有实现了党内和谐才会有社会和谐
  • 2. 中国共产党自身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只有实现了党内和谐才会有社会和谐
  • 3. 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实现了党内和谐才会有社会和谐
  • 4. 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相通之处明确了只有实现了党内和谐才会有社会和谐
  • (二) “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 1. 培育党内和谐文化 实现党内思想和谐 以党内文化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 2. 推进党内民主建设 实现党内关系和谐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发展
  • 3. 加大反腐倡廉建设,实现党内作风和谐,以党风廉政促进社会风气好转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9)
    • [2].使命导向:中国共产党昂首奋进的纵深力量[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8(01)
    • [3].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三维探析[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06)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4)
    • [5].中国共产党自信的理由和底气及其价值[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9)
    • [6].试论红船精神与党的初心[J]. 新西部 2019(33)
    • [7].主场外交与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J]. 党政干部学刊 2018(05)
    • [8].中国共产党自我纠错机制研究述评[J]. 法制与社会 2015(23)
    • [9].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和历史使命[J]. 读天下 2016(24)
    • [10].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的制度整合[J]. 时代人物 2008(08)
    • [1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发展认识的逐步深化[J]. 高校理论战线 2012(02)
    • [12].反思与深化:党的执政规律与改革开放[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06)
    • [13].以人为本与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1)
    • [14].中国共产党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探析[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S2)
    • [15].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05)
    • [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执政环境问题的认识及其启示[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7)
    • [17].浅析中国共产党慈善观的形成[J]. 文教资料 2018(02)
    • [18].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地位[J]. 祖国 2016(12)
    • [19].认识民众:刘少奇群众路线思想的出发点[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4(01)
    • [20].中国共产党人现阶段的最高追求与民生幸福[J].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02)
    • [21].新时期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建设研究[J]. 传承 2011(25)
    • [22].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论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的重要性[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08)
    • [23].试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经济建设转向的哲学基础[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0)
    • [24].走出“团先于党成立”认识的误区[J]. 青年学报 2018(01)
    • [25].健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的有效途径[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5(07)
    • [26].关于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几点思考[J].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5)
    • [27].论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 鄂州大学学报 2011(03)
    • [28].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 探求 2011(04)
    • [29].建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执政资源开发的阶段和特点[J]. 大连干部学刊 2009(09)
    • [30].浅析党的形象建设的战略地位[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12)

    标签:;  ;  ;  ;  ;  

    试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