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措施

民用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措施

和记黄埔地产(重庆)有限公司重庆市401147

摘要:建筑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论从建筑构造和审美的角度来讲,建筑物外墙的美观和建筑内部的实用性都应该受到同样程度的关注。建筑外墙的定义是围护建筑物形成室内和室外区分的建筑部件,其具体功能是为建筑物中的环境起到防火挡水、噪音隔绝以及保温隔热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民用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民用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措施

1建筑外墙出现渗漏问题的原因

1.1气候和环境引发的渗漏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跨越的纬度非常大,因此每个省份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相差很大,很多气候恶劣的地区就很容易出现建筑外墙渗漏的问题,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我国的南北地区不论是温度还是气候上都相差甚远,因此形成的建筑外墙渗漏原因亦不尽相同。北方的天气较为寒冷,环境也比较干燥,因此外墙上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痕,而南方地区由于沿海的关系常常会在雨季受到台风的侵袭,高层建筑的外墙风压可达goo帕以上,加上雨水的作用外墙会出现很严重的渗漏。很多施工部门都只关注房屋安全性和美观性,却没有针对防水进行外墙的设计工作,因此形成了建筑不抗风压和雨浸的情况,长期下来就会让建筑外墙的裂缝逐渐扩大。

1.2建筑砌体结构造成的渗漏

建筑墙体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很多不同种类的材料,而每一种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都不相同,容易造成建筑构件和砌块之间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开裂。例如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构件比砖砌体的温度线膨胀指数高出一倍以上,即使是在钢筋结构件允许的变形范围内,外墙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裂痕。而且建筑部件和砌体结构之间不仅存在着温度线膨胀系数的差别,不同材料的门窗和墙体之间也会由于形变产生挤压行为,造成墙体的大范围裂缝产生,加大了建筑外墙出现渗漏情况的几率。

1.3施工收尾不彻底造成渗漏

很多建筑的施工流程都会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了减少今后补充施工的工序,会在墙体上留下一些孔洞。但是一部分企业在施工收尾的过程中没有对这些残留的孔洞进行有效的处理,没有填补的孔洞就会直接造成建筑外墙的渗漏。或是在对外墙进行装修时使用的砂浆质地过厚,容易在干燥后形成不同程度的干裂,影响建筑外墙的美观和防水性。

2防渗漏施工措施

装饰装修阶段的控制。基层的处理必不可少也非常重要。剪力墙的砼浇筑振捣遇到孔洞的部位要仔细认真,对蜂蜜麻面用砂浆补平,表面有油污的要彻底清理干净,穿墙螺栓孔要用膨胀砼填充补实。表面要进行界面处理,如拉毛或甩浆的粘结层处治,甩浆均匀不漏底且进行认真养护。脚手架,螺杆眼封塞时要用较高一级砂浆及砌筑材料填实,表面用防水砂浆分两次抹压平。对砌块缝隙表面不饱满部位要重新补抹处理。同时在填充墙与剪力墙交接部位要挂钢丝网片,每边宽度大于200mm。在墙面抹灰前一天进行浇湿润,抹灰时轻微湿润并刷素浆结合层,立即抹压其厚度在10mm以内,防止干缩不匀产生开裂。抹面砂浆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搅拌,水泥砂浆按配合比即可,但混合砂浆不允许用塑化材料替代。若贴面砖必须用专用砂浆施工,勾缝最好用微膨胀胶浆,水灰比一般在0.35左右,要反复拉压可以出浆,这一点确实重要,且加强表面的养护工作。由于外墙防渗漏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外粉饰这个分项工程中采取样板示范很必要,以点带面的引路做法。(1)填充墙与柱梁交接处的缝隙应填嵌密实,先把灰疙瘩削除干净,随即用干硬性1:2.5水泥砂浆填嵌密实。为了防止温度变化造成墙体裂缝,在梁柱与填充墙交接处设置一层钢丝网。(2)加强外窗与墙体之间的密封处理。门窗框周边与墙体接触处应清理干净,外窗框与洞口的间隙采用发泡剂填充饱满,外窗框四周的内外接缝应用密封膏嵌填严密;外窗框下缘与墙体装饰面层交接处勾缝不密实是造成外墙渗漏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接缝处先预留5~8mm槽口,并用橡胶密封膏嵌填密实。此外,为了预防雨水从窗洞周围渗入室内,应在安装外门窗框之前,门窗套满抹水泥砂浆,也就是在窗台及洞口两侧抹一层20mm厚的1:2水泥砂浆,在门窗安装后使外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均匀,用塑料泡沫填充更加可靠。同时抹外窗台时要找坡,坡度不小于15%,而底框应高出顶面排水起点10mm以上。

外墙砌块的要求,现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使用的填充墙,多数用粉煤灰砌块或烧结多孔粘土砖,多孔砖尽量采用半封闭型的较好,这种砖一端开孔,一端封闭。砌筑时开孔端朝下,封闭端朝上,通孔的多孔砖不是很好。而组砌必须用水泥砂浆满摊浆砌筑,水平和竖向灰缝必须饱满,尤其是竖向灰缝更不易饱满,过程中采取挤揉搓会更好。砌筑时填充墙不要一次到顶,当砌至距梁底3皮砖时,应停留3d以上时间让其自然稳定后再进行封顶,最上皮砖应用实心砖斜筑,防止顶端砌块与梁的下沉不匀产生大的裂缝。当墙体砌完成后应在墙体顶部与框架梁底接触处,如果是用多孔砖的竖向灰缝,墙体已填补的孔洞周围用水泥砂浆做勾缝处理达到密实效果。墙面抹灰的要求,对墙面基层的抹灰要提前进行处理,外墙砼表面应采取喷涂界面剂处治,砖砌体表面宜满挂钢丝网,要固定牢固压平整。在不同材质交接处如砼和砖砌体处,钢丝网片要固定在砼柱不小于200mm。墙基层在抹灰前一天进行浇水,最好表面浸透使得有足够的水分,第二天抹灰时再洒湿,以表面无明水抹最佳。抹灰层一般分两次进行,接槎处要错开,常用的第一道打底灰应是1:3水泥砂浆,第二道表面灰应是1:2.5水泥砂浆,两遍砂浆的间隔时间应大于两天。由于停留时间过短底层灰抹后尚未收缩稳定,肯定影响到面层效果。在抹后夏天10h后即刻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3d。涂料饰面。为预防装饰层出现裂缝和提高抗渗透能力,对饰面为外墙涂料的压网聚合物抹面砂浆层必须做多层压抹工艺,杜绝压网聚合物抹砂浆一遍成活的简单施工。所谓多层压抹,一般应分三次分别抹压:一是底层,即是EPS板检查合格后薄抹一层2~3mm厚的聚合物抹面砂浆,然后在翻包网格布及门窗口、大角等部位,将增强网格布压入砂浆中不露出;二是压网层,即将大面积的网格布铺平,无皱褶,由中间向两边用抹灰砂浆压抹;三是面层,在压网格布砂浆湿润状态下再压抹一次面层,这相当于防水砂浆多层压抹"刚性防水"工艺的道理。多次压抹是防止裂缝、提高砂浆密实度、增强抗渗能力的非常有效的传统做法。

3外墙渗漏的修补

在竣工验收或者分户验收时应该进行淋水检验,这样可以及早进行处理。有时竣工验收淋水检查时会出现渗水现象,当出现渗水面积不大时可采取局部处理。在内墙渗水部位的渍水外围上边1m及左右各0.5m,下边0.2m的外墙相对范围内,采用防裂腻子勾缝,擦缝,补缝来加强,在处理后待表干再喷刷新型防水涂料3道,喷涂时水平,竖向交错进行,上次表干后进行下道。

对外墙面已发生渗漏的部位,需进行补救处理,主要应堵塞内外墙面渗水通道。常用的操作办法:先铲除内墙渗水部位的粉刷层,并剔除该范围内砖砌体灰缝,使之凹进墙面15~20mm。待墙体水份从内墙面散发后,内墙修补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分二道抹灰修补,压紧刮平,然后刮腻子刷涂料。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造成建筑外墙渗漏的情况和原因很多,施工部门需要根据施工环境以及施工步骤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于工程的外墙防渗漏方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喜来.浅谈建筑外墙渗漏成因及防治措施[J].郑铁科技.2012(04)

[2]安建飞.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门窗.2014(03)

[3]叶志建.浅谈房屋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与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4(16)

[4]张京鹏.浅析建筑外墙渗漏的原因及防治[J].中国建设信息.2014(19)

标签:;  ;  ;  

民用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