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浙江省衢州市衢化医院理疗科浙江衢州324004)

【摘要】目的:对于脑卒中语言功能障碍患者行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的治疗,研究组在传统的治疗的基础上行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tDCS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行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提高语言能力,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实施。

【关键词】脑卒中;语言功能障碍;颅直流电刺激;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070-01

脑卒中为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且为多发疾病,每年新增病例数不断增加,大部分患者因脑血管意外致使脑组织损伤伴随器质性病变,促使患者出现程度不同的语言功能障碍,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1],还对于其家庭造成巨大的心理、经济负担。有研究表明,颅直流电刺激又称tDCS,为非入侵性脑刺激法,可通过恒定的、低强度的电流,对于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功能进行有效调节,促进脑组织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语言能力[2]。本研究为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语言功能障碍患者为对象,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为收治时间,将其依据计算机随机分组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40例),具体如下:

研究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28例、12例,最大年龄值为75岁,最小病程值为60岁,平均年龄值为(68.51±5.15)岁;最大病程值为50d,最小病程值为20d,平均病程值为(30.88±10.47)d。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29例、11例,最大年龄值为73岁,最小病程值为60岁,平均年龄值为(68.20±5.75)岁;最大病程值为51d,最小病程值为20d,平均病程值为(30.90±10.58)d。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差别较小(P值大于0.05)。

1.2方法

对照组方法:行2级预防药物治疗措施,并对其微循环进行改善,补充神经营养,采取针对性的语言康复训练,每天1次,每次30分钟,连续治疗5周。

研究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tDCS治疗,指导并协助患者仰卧位,选取智能电仪器刺激仪器(型号:IS200),设定直流电刺激为刺激模式[3],1.0~2.0mA为刺激强度,阴极放置在患者的右肩,选取左侧对应区域进行刺激,每天1次,每次20分钟,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5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经相应治疗措施干预的临床疗效。

1.4疗效判定

本研究依据两组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经对应治疗措施干预的语言功能改善情况判定临床疗效,如下[4]:

痊愈:治疗后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提高在90%以上,BDAE分数提高2个等级。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提高在60~89%间,BDAE分数提高2个等级。

好转:治疗后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提高在30~59%间,BDAE分数提高1个等级。

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病情恶化。

总好转率为治愈数+显效数+好转数/总数×100%。

1.5统计学处理

两组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经相应治疗措施干预的临床疗效为计数数据,采取“%”的形式表示,进行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两组脑卒中患者经相应治疗措施干预的临床疗效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研究组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经tDCS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提升。脑卒中是因持久或短暂的脑组织缺血而导致的生理及病理改变,从而诱发患者脑组织损害。尽管随着微创、溶栓技术的不断完善,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但脑卒中并发症仍然存在,语言功能障碍为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因此需予以及时的解决。

tDCS为采取恒定的微电流对于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活动进行刺激,其中阴极抑制大脑皮层功能,阳极兴奋大脑皮层,采取微电流的形式对于大脑皮层进行作用,可促使大量生物电涌入,刺激患者形成新突触,对于缺损神经的修复具有积极作用,还可将其灵活性、兴奋性提高,以此恢复患者的语言功能[5]。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经tDCS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于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行颅直流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临床效果,提高语言能力,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肖露,魏凤芹.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期Broca失语患者图命名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1):810-813.

[2]王成秀,杨凤翔,邹伟庚.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和失语症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4):48-49.

[3]范小艳.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3):35-36.

[4]夏文广,王娟,郑婵娟.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2015,30(4):257-261.

[5]张洪,刘静.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常规言语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症的疗效观察[J].康复学报,2017,27(3):39-42.

标签:;  ;  ;  

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