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氮高效资源筛选及相关基因的分子定位

水稻氮高效资源筛选及相关基因的分子定位

论文题目: 水稻氮高效资源筛选及相关基因的分子定位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作者: 童汉华

导师: 罗利军

关键词: 水稻,氮高效,种质资源,导入系,数量性状位点,基因定位

文献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研究对256份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资源进行苗期及全生育期耐低氮筛选、评价、鉴定,从中发掘水稻氮高效种质,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筛选、鉴定方法。同时利用一套双向导入系群体,分别在正常和低氮条件下考察相应形态指标、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应用分子标记对水稻耐低氮胁迫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定位。研究结果如下: 1 水稻苗期氮高效资源筛选、鉴定 对224份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进行苗期不同供氮水平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在抗低氮胁迫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相对苗高(RPH)变幅范围为69.31~132.77%,相对分蘖数(RTN)变幅范围72.14~178.46%,相对地上部干物重(RSDW)变幅范围为62.05~350.00%。3个性状指标都能不同程度地反映不同基因型水稻对低氮胁迫的敏感程度差异。 从标准差(SD)和变异系数(CV)看,SD的大小顺序为:RSDW>RTN>RPH,CV的大小顺序与SD一致,即RSDW>RTN>RPH。因而3个性状指标在反映不同基因型耐低氮差异的灵敏程度上依次为:SDW>TN>PH。 按照RSDW、RTN和RPH的顺序,将这224份材料划分为氮高效、低氮敏感和中间型三类,其中16份材料表现为氮高效、24份材料表现为低氮敏感、大部分材料为中间类型。这些极端材料在水稻氮高效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通过对40份极端材料在两种供氮水平下进行连续性状考察,发现播种后35天不同基因型水稻对低氮胁迫的反映最为明显,因而认为在苗期对水稻进行氮高效资源筛选的鉴定时间以播种后35-40天为宜。 2、水稻全生育期氮高效资源筛选方法评价 选取32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进行大田全生育氮高效资源筛选评价。在成熟期分别对正常和低氮条件下各供试材料进行相关性状的考察,考察项目有:株高(Plant Height, PH)、单株分蘖数(Tillering Number, TN)、剑叶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content, CC)、穗长(Panicle Length, PL)、每穗实粒数(Spikelet number per panicle, SN)、结实率(Seed Setting percentage, SS)、百粒重(100-grain Weight, 100G)、地上部分干物重(Shoot Dry Weight, SDW)和籽粒产量(Gain Weight, GW)。 各性状耐性指数的变异系数(CV)大小顺序依次为GW(26.8%)>SDW(19.6%)>SN(18.3%)>TN(17.3%)>CC(12.7%)>SS(10.5%)>PL(5.4%)>100G(4.8%)>PH(4.7%)。 方差分析表明,9个性状除主穗穗长(PL)在两个供氮水平下的差异不显著外,其它8个性状在两种供氮水平下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同时,供试的32个品种间以及同一品种在9个性状间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论文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本研究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水稻氮肥使用及利用率概况

1.2.2 水稻氮素营养高效研究进展

1.2.3 水稻氮高效资源筛选与遗传改良

1.2.4 数量性状 QTL定位

1.2.5 近等基因导入系

1.2.6 氮素营养高效利用基因定位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水稻氮高效资源筛选、评价

2.1 苗期水稻氮高效资源筛选评价

2.1.1 材料与方法

2.1.2 性状考察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1.4 结果分析

2.2 全生育期水稻氮高效资源筛选方法评价

2.2.1 材料与方法

2.2.2 性状考查

2.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4 结果分析

2.3 小结

3 水稻氮高效相关基因的定位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田间试验设计

3.1.3 表型性状考察

3.2 QTL分析与检测

3.2.1 QTL分析

3.2.2 QTL检测

3.3 结果分析

3.3.1 亲本及群体的性状表现

3.3.2 群体性状间相关分析

3.3.3 QTL定位

4 讨论

4.1 水稻氮高效资源筛选

4.2 水稻氮高效相关基因的分子定位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2-05

参考文献

  • [1].不同基因型玉米对光、氮反应的差异研究[D]. 甄新爱.河北农业大学2009
  • [2].茯苓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D]. 刘顺才.湖南农业大学2017
  • [3].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种质资源数据研究和应用[D]. 张小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7
  • [4].不同磷利用效率基因型水稻的高光谱反射表型量化的初步研究[D]. 张菁.浙江大学2016
  • [5].磷高效基因型大麦磷吸收及利用的生理生化特征[D]. 陈海英.四川农业大学2015
  • [6].水稻叶色敏感基因型筛选及其对氮素响应的生理机制[D]. 史慧琴.河南农业大学2010
  • [7].水稻氮高效基因型筛选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 戢林.四川农业大学2010
  • [8].大麦钾高效基因型筛选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 吴金涛.四川农业大学2010
  • [9].渍涝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芝麻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D]. 汪妮.河南农业大学2009
  • [10].水稻耐低磷基因型磷营养和遗传特性研究及其数据库的建立[D]. 丁平.华中农业大学2004

相关论文

  • [1].施氮量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氮素利用率的影响[D]. 戴先福.安徽农业大学2005
  • [2].中国粳稻核心种质耐低磷种质筛选及水稻耐低磷胁迫QTL定位[D]. 黄超.中国农业大学2005
  • [3].水稻苗期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QTL定位与遗传分析[D]. 李育红.南京农业大学2005
  • [4].一个水稻半矮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基因定位[D]. 高奋明.四川农业大学2005
  • [5].水稻重叠导入系的创建及其产量相关QTL的遗传研究[D]. 穆俊祥.华中农业大学2005
  • [6].水稻氮高效品种的筛选及其机理的初步探讨[D]. 尹西翔.华中农业大学2005
  • [7].水稻耐低磷突变体的筛选与鉴定[D]. 陶超.华中农业大学2005
  • [8].水稻近等基因系的构建与粒型新基因的发掘[D]. 赵胜杰.华中农业大学2005
  • [9].水稻农艺及品质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D]. 马大鹏.华中农业大学2005
  • [10].水稻抗褐飞虱和抗稻瘟病数量基因位点定位分析[D]. 吴昌军.华中农业大学2005

标签:;  ;  ;  ;  ;  ;  

水稻氮高效资源筛选及相关基因的分子定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