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2P的协同设计中移动Agent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基于P2P的协同设计中移动Agent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论文题目: 基于P2P的协同设计中移动Agent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计算机系统结构

作者: 钟晓

导师: 吴国新

关键词: 移动,模式,协同设计,远程方法调用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当前Internet广泛应用的时代,用户要求更广泛和普遍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处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也更加关注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丰富的、异构的分布式资源。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建立一个可靠、高效的协同工作环境。CSCW技术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研究领域。本文探讨了将移动Agent技术引入到研究实现Peer-to-Peer环境下基于CSCW的AutoCAD协同设计的可行性。移动Agent技术是分布式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完全不同于传统分布式应用的客户/服务器模式,为在低带宽、易产生网络拥塞的低质量网络环境下开发网络应用程序提供了新的途径。在网络应用中使用移动Agent技术需要移动Agent系统的支持和管理,本文在研究当前国际上移动Agent系统现状、分析移动Agent系统主要架构和实现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适用于“基于P2P的AutoCAD协同设计”的移动Agent系统原型Peerlet。设计力求遵循通用移动Agent系统的互操作性标准和集成标准,提供方便、灵活的二次应用开发能力。Peerlet系统的开发采用OOP方法,充分利用Java语言的优异特性,实现Peerlet的各个功能服务模块。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各模块实现的方案和关键技术,剖析了P2P环境下Agent迁移研究的内在机制,介绍其在Peerlet系统中的设计和实现。Peerlet采用两层架构,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界面。接着文中基于Peerlet原型系统实现协同设计功能模块的分发与运行,验证了Peerlet系统的有效性。最后,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将多Agent技术应用到协同设计过程的方案,提出基于Peerlet系统的多Agent协作的AutoCAD协同设计构想和框架模型,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相关问题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1.4 论文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移动Agent 技术

2.1 移动Agent 简介

2.1.1 移动Agent 的概念

2.1.2 移动Agent 的特点

2.1.3 移动Agent 系统的体系结构

2.2 几种相关技术的比较

2.2.1 Client/Server 模型

2.2.2 分布式对象模型

2.2.3 远程过程调用

2.2.4 移动代码模式

2.2.5 其它相关技术

2.2.6 小结

2.3 移动Agent 的应用

2.4 标准化工作

2.4.1 MASIF

2.4.2 FIPA

2.5 现有的移动Agent 系统

2.5.1 Telescript

2.5.2 Agent Tcl

2.5.3 Aglet

2.5.4 Grasshopper

2.5.5 Voyager

第三章 基于P2P 的协同设计系统

3.1 相关技术和概念

3.1.1 P2P 的定义和起源

3.1.2 P2P 的特点

3.1.3 P2P 技术的相关问题

3.1.4 CSCW 技术

3.2 移动Agent 技术与P2P 网络环境下协同设计的结合

3.3 系统总体设计

3.3.1 系统设计背景

3.3.2 系统总体框架

3.4 系统实现的环境

3.4.1 系统实现的硬件环境

3.4.2 系统实现的软件环境

第四章 Peerlet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4.1 系统设计的原则目标

4.2 Peerlet 原型系统的体系结构

4.3 基本功能分析与总体设计

4.3.1 Peerlet 设计

4.3.2 PeerletPlace 设计

4.4 Peerlet 系统模型具体实现

4.4.1 系统实现相关策略和技术

4.4.2 命名服务

4.4.3 生命周期服务

4.4.4 通信服务

4.4.5 迁移机制

4.4.6 安全服务

4.4.7 Peerlet 管理

4.4.8 Peerlet 系统与其它移动Agent 系统的比较

第五章 Peerlet 在P2P 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5.1 基于Agent 的应用开发

5.2 Peerlet 应用开发接口

5.3 模块分发的具体实现

5.4 运行实例

5.4.1 运行准备

5.4.2 运行过程和结果分析

5.5 基于多Agent 的AutoCAD 协同设计模型探讨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进一步的工作

6.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6.2 未来的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移动Agent安全需求及其安全策略的分析与研究[D]. 夏维.河海大学2003
  • [2].移动agent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D]. 李拓.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 [3].移动Agent通信机制的研究与设计[D]. 范彬.东北大学2007
  • [4].基于移动Agent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D]. 李烨.大连海事大学2008
  • [5].Agent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研究[D]. 周晶.西北工业大学2005
  • [6].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络通信机制的研究[D]. 王忠华.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 [7].移动Agent及其在电子政务中的安全问题研究[D]. 罗志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
  • [8].一种改进的移动Agent通信机制研究[D]. 张丽红.兰州大学2007
  • [9].移动Agent安全协作与中间件电子商务模型的研究[D]. 梁国军.太原理工大学2005
  • [10].多移动Agent动态协作在P2P文件共享中的应用研究[D]. 左宗乐.安徽工程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基于移动Agent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D]. 李烨.大连海事大学2008
  • [2].基于移动Agent协同设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波.南京理工大学2006
  • [3].移动Agent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屈茂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99
  • [4].JXTA网络中应用移动代理进行资源搜索的研究[D]. 王志日.大连海事大学2007
  • [5].协同设计系统中基于P2P的安全通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陈恺.东南大学2005
  • [6].基于P2P模式协同设计环境中QoS机制的研究与实现[D]. 朱园园.东南大学2005
  • [7].P2P协同设计系统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李建飞.东南大学2005
  • [8].基于移动agent的网格信息服务[D]. 孟利霞.吉林大学2007
  • [9].移动P2P研究与设计[D]. 王义立.西北大学2007
  • [10].基于P2P的协同办公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燕.西北大学2007

标签:;  ;  ;  ;  

基于P2P的协同设计中移动Agent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