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责任政府的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研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责任政府的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研究

论文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在此背景下,责任政府的建设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公共权力的基础是人民,公共权力在义务和实质上都来源于人民的让渡。这一理论的确立经历了无数思想家、政治家长期的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有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论和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三种。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则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责任政府的理论基础。责任政府既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基本价值理念,又包含着对政府加以严格控制的制度安排。它要求政府必须积极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要求,履行其社会义务和职责。它的两种形式分别是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责任政府的内容包括政治责任、道德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政府负责任行为的要素有公务员道德品质、组织制度和社会期待。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责任政府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发展民主、建设法治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需求和保障。建设责任政府体现了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的要求。建设责任政府的困境有责任冲突和责任缺失。责任冲突包括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利益冲突三种形式;责任缺失主要表现为贪污受贿,挥霍国家财产以及作风败坏,道德堕落等,其原因是行政价值主体地位的异化和公共行政积极价值受到的侵犯。责任政府的建设有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两条途径。外部控制,即加强行政责任制度建设,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改革“全能政府”;内部控制,即加强行政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公共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提高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当前建设责任政府是我国民主政治前进的标志,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选题研究现状
  • 三、 论文研究思路、框架及主要观点
  • 四、 选题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
  • 一、责任政府的理论基础
  • (一) 社会契约论
  • (二) 人民主权论
  • (三) 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
  • 1、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 2、毛泽东、邓小平的论述
  • 二、责任政府的基本内涵
  • (一) 责任政府的含义
  • (二) 责任政府的形式
  • 1、客观责任
  • 2、主观责任
  • (三) 责任政府的内容
  • 1、政治责任
  • 2、道德责任
  • 3、行政责任
  • 4、法律责任
  • (四) 政府负责任行为的要素
  • 1、公务员道德品质
  • 2、组织制度
  • 3、组织文化
  • 4、社会期待
  • 三、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责任政府的必然联系
  •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 2、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 3、构建和谐社会的特征
  • (二) 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需求和保障
  •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 (三) 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责任政府的内在联系
  • 1、建设责任政府是体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
  • 2、建设责任政府是体现和谐社会民主法治的必然要求
  • 3、建设责任政府是体现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 四、建设责任政府的困境与原因分析
  • (一) 责任冲突
  • 1、权力冲突
  • 2、角色冲突
  • 3、利益冲突
  • (二) 政府作为的困境
  • (三) 当前行政责任缺失的原因及表现
  • 1、行政价值主体地位的异化
  • 2、公共行政负价值对正价值的侵犯
  • 3、责任失范的表现
  • 五、和谐社会背景下建设责任政府的途径
  • (一) 外部控制
  • 1、加强行政责任制度建设,完善责任制度体系
  • 2、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实现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的转变
  • 3、改革“全能政府”,实行有限行政
  • (二) 内部控制
  • 1、加强行政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公共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
  • 2、提高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幸福社会与责任政府[J]. 探求 2011(02)
    • [2].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探析[J]. 行政与法 2011(05)
    • [3].中国责任政府的回应机制:问题与出路——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治理为视角[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3(05)
    • [4].责任政府与行政成本[J]. 大连干部学刊 2008(06)
    • [5].双高模式的责任政府与地区的崛起[J]. 管理观察 2014(21)
    • [6].中国责任政府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J]. 中国行政管理 2011(05)
    • [7].论责任政府的制度构建[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8].论责任政府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J]. 时代人物 2008(07)
    • [9].信用高新,责任政府 西安高新区信用与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21)
    • [10].浅析责任政府构建[J]. 理论研究 2011(02)
    • [11].也谈责任政府的回应性[J]. 桂海论丛 2011(02)
    • [12].前瞻性行政问责制的建构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8(02)
    • [13].加强政府履责监督 推进惩防体系建设[J].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14].西方责任政府的变迁对我国的启示[J]. 学理论 2014(32)
    • [15].责任政府的概念、特征与实现方式[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08)
    • [16].我国责任政府的构建历程、问题及对策[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9(04)
    • [17].建设责任政府需要深入推进行政问责制度[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5)
    • [18].抗争行动中的理性暴力[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9].责任政府视域下政府生态责任探析[J]. 前沿 2011(07)
    • [20].责任政府视阈下的土地征用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 [21].政府责任核心价值取向的嬗变及其启示[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22].问责制先行是构建责任政府的基础[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8(06)
    • [23].论责任政府的责任伦理[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02)
    • [24].以责任政党保卫责任政府——国外政府理论的发展逻辑[J]. 南京社会科学 2008(07)
    • [25].向公民负责:西方“责任政府”的历史变迁[J]. 学术界 2016(04)
    • [26].建设责任政府的几个着眼点[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3(18)
    • [27].论责任政府的责任伦理[J]. 理论与现代化 2011(03)
    • [28].国外行政问责制的实践及特点分析[J]. 宁夏党校学报 2010(03)
    • [29].浅析责任政府视角下的公务员培训改革[J]. 法制与社会 2009(23)
    • [30].责任政府:行政问责从学术、立法到机制的逻辑[J]. 学术界 2008(05)

    标签:;  ;  ;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责任政府的建设 ——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