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质网应激介导糖皮质激素免疫刺激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内质网应激介导糖皮质激素免疫刺激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论文摘要

感染是严重创伤常见并发症,目前对其救治仍缺乏有效的措施。因此,在创伤早期预防和治疗损伤诱发的器官功能不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伤可导致免疫反应异常,而这与创伤后严重感染易感性增加有关。神经内分泌反应是创伤后最早出现的一种机体反应。大量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功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严重创伤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激活是创伤早期主要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 GCs)是HPA轴的最终效应激素,对免疫系统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因GCs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免疫抑制特性,被临床上作为抗炎药物。大量研究表明,除了免疫抑制作用外,内源性或天然GCs也可产生免疫刺激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内源性GCs (皮质酮)可增强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然而,对于GCs免疫刺激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内质网是参与钙调节和蛋白折叠的一种重要细胞器,对维持细胞内稳态十分重要。一旦内质网内稳态受各种应激干扰而发生紊乱,新合成的未折叠蛋将在内质网腔内蓄积,诱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为应对蓄积的未折叠蛋白,哺乳动物细胞可触发一种特异的适应性反应,即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UPR对ERS时细胞恢复,以及活跃的分泌细胞(如免疫细胞)的功能与存活相当重要。巨噬细胞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组织,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细胞发生ERS在细胞功能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如抗原提呈、浆细胞分化、抗体生成以及T细胞对抗原反应等。另外,也有大量研究表明ERS与免疫炎症反应关系密切。ERS相关的转录因子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 XBP1)和激活转录因子6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 ATF6)在ERS诱导细胞功能变化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GCs对巨噬细胞ERS的影响及其与GCs免疫刺激作用的关系目前尚未明确。基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及目前研究现状,我们推测ERS可能在介导GCs免疫刺激中具有重要作用。由此,本课题主要围绕GCs免疫刺激作用与免疫细胞ERS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1)应用不同浓度内源性GCs (皮质酮)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ERS相关分子GRP78、XBP1和ATF6表达变化,首先明确GCs对巨噬细胞ERS的诱导作用。为了进一步阐明ERS与免疫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我们观察了ERS诱导剂毒胡萝卜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此外,对GCs免疫抑制作用与ERS的关系进行了研究。(2)应用CRH基因敲除小鼠,观察急性束缚应激后HPA轴活性对免疫细胞ERS的影响及其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3)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通过选择性沉默小鼠XBP1基因,观察XBP1在低浓度皮质酮免疫刺激中的作用。(4)应用GR拮抗剂RU486,观察低浓度皮质酮诱导ERS与GR的关系。通过上述系统性研究,明确ERS介导GCs免疫刺激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深入阐明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功能的调控提供实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前期研究提示低浓度GCs对巨噬细胞有免疫刺激作用。为了检测GCs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作用,以及明确ERS在低浓度GCs诱导免疫刺激中的作用。我们应用不同浓度皮质酮(啮齿动物的主要内源性GCs)处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GCs诱发ERS的作用,同时,检测UPR信号通路中两个重要的转录因子XBP1和ATF6的表达。结果发现,低浓度皮质酮(10 ng/ml and 50 ng/ml)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ERS同时,可激活UPR,并且观察到XBP1 mRNA发生剪接和ATF6蛋白分解。为了进一步明确ERS与巨噬细胞免疫变化之间的关系,我们观察了ERS诱导剂毒胡萝卜素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低浓度皮质酮的免疫刺激作用一样,毒胡萝卜素可增强巨噬细胞趋化、吞噬功能及TNF-α生成。并且,高浓度皮质酮(1000 ng/ml)对LPS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产生免疫抑制效应的同时能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ERS,提示GCs免疫抑制作用也与ERS有关。2.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是HPA轴最近端的应激激素,是应激时神经内分泌反应的中枢性协调分子。为了进一步检测HPA轴活性对免疫细胞ERS的影响及其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我们应用CRH基因敲除小鼠,观察在心理应激(束缚应激) 1 h后免疫细胞GRP78、XBP1和ATF6的表达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与CRH-/-小鼠相比,CRH+/+和CRH+/-小鼠在急性束缚应激后,免疫细胞GRP78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同时,也观察到IRE1/XBP1和ATF6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并且,发现与CRH-/-小鼠相比,CRH+/+和CRH+/-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均显著增强。3.观察了XBP1在GCs调控巨噬细胞功能中的作用,通过构建并筛选小鼠XBP1基因的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应用XBP1-siRNA慢病毒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选择性失活XBP1基因,发现低浓度皮质酮(50 ng/ml)不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及分泌TNF-α的能力。4. GCs的活性主要是由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所介导。因此,我们观察了GR在低浓度皮质酮诱导巨噬细胞ERS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应用GR拮抗剂RU486预处理巨噬细胞能显著地抑制低浓度皮质酮(50 ng/ml)诱导的GRP78、XB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增加。此外,应用RU486阻断GR能部分抑制低浓度皮质酮的免疫刺激作用。主要结论:1.低浓度皮质酮可诱导巨噬细胞ERS,激活UPR。与低浓度皮质酮产生的免疫刺激作用相似,毒胡萝卜素诱导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也具有免疫刺激作用。GCs免疫抑制作用也与ERS有关。总之,这些结果表明低浓度皮质酮对巨噬细胞免疫刺激作用可能与诱导细胞内ERS相关。2.适度HPA轴活化可诱导免疫细胞ERS,增强免疫细胞功能。因而从整体水平证实内源性GCs免疫刺激作用可能与诱导免疫细胞ERS有关。3. XBP1在调控低浓度皮质酮免疫刺激作用中具有重要作用。4.低浓度皮质酮诱导巨噬细胞免疫刺激作用至少部分由GR所介导,而且,在巨噬细胞低浓度皮质酮是通过GR诱导ERS。

论文目录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内质网应激介导糖皮质激素免疫刺激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 前言
  • 第一部分 糖皮质激素诱导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作用及其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
  • 第一节 皮质酮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内质网应激诱导剂毒胡萝卜素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节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作用与内质网应激的关系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HPA 轴反应对免疫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及其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
  • 第一节 CRH 基因敲除小鼠的繁殖与鉴定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急性束缚应激对 CRH 基因敲除小鼠免疫细胞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及其与免疫功能变化的关系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XBP1 在糖皮质激素免疫刺激中的作用
  • 第一节 小鼠XBP1 基因RNA 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筛选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节 XBP1 在低浓度皮质酮对巨噬细胞免疫刺激中的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糖皮质激素诱导内质网应激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关系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照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内质网应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内质网应激与免疫炎症反应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 英文论著
  • 相关论文文献

    • [1].增强CpG免疫刺激作用途径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2(02)
    • [2].益生菌肽聚糖对机体的免疫刺激作用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4(05)
    • [3].基于巨噬细胞模型的竹荪多糖的免疫功能[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08)
    • [4].IL-10受体及其信号转导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工程 2012(01)
    • [5].外来体与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 现代肿瘤医学 2011(10)

    标签:;  ;  ;  ;  

    内质网应激介导糖皮质激素免疫刺激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