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类硕士研究生新生人格特征分析

中医药类硕士研究生新生人格特征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了解中医药类研究生的群体人格特征,以备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该群体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建立更完备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此外,根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通过对该群体人格特征的分析,从事物发展推动力及发展主体的角度展望中医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前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与研究生新生人格特征相关的数据,并对调查结果做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结论。结果:1中医药类高校生群体的群体特征:(1)大体呈现高兴奋性、高世故性,及低怀疑性、低忧郁性、低独立性的特征;(2)心理健康状况佳,但创造能力不足,环境适应能力相对较低。2中医药类硕士研究生群体的群体特征:(1)呈高稳定性、高世故性、高自律性,及低怀疑性、低实验性、低紧张性的特征;(2)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学习成长能力不足。3性别角色表达:(1)中医药类硕士研究生的十六种人格因素中,表达性特质表现在高乐群性、高敏感性、高幻想性及高紧张性上,工具性特质表现在高稳定性上;(2)男性Mf值>60分者,量表Pa、Pt、Sc的得分皆高于Mf值<60分者;女性Mf值<40分者,量表Hs与量表D的得分高于Mf正常值者。结论:中医药类研究生整体上具有良好的顺应性,有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格特征与专业性质相符,但是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及创造力,对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虽无阻碍,却也不具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1 研究生人格特征相关研究综述
  • 1.1 单纯的研究生人格特征分析
  • 1.2 人格特征作为研究生心理问题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1.3 人格特征与其他心理学概念的相关性研究
  • 1.4 讨论
  • 2 人格及人格特质论
  • 2.1 基本概念
  • 2.2 人格的决定因素
  • 2.3 人格特质论
  • 第二章 中医药类研究生人格特征分析及其群体特征描述
  • 1 研究方法及量表
  • 1.1 研究方法
  • 1.2 量表介绍
  • 2 数据处理结果及理论分析
  • 2.1 十六种人格因素得分初步统计
  • 2.2 测量组与对照组A的比较
  • 2.3 测量组与对照组B的比较
  • 2.4 对照组A与对照组B的比较
  • 2.5 测量组与成人十六种个性因素常模的比较
  • 2.6 测量组组内相关因素分析
  • 2.7 总结
  • 3 结论
  • 3.1 群体特征
  • 3.2 性别角色表达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三章 研究结果应用
  • 1 中医药类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 1.1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 1.2 由研究生群体的群体特质引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思考
  • 2 基于中医药人才人格特征的中医发展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医药类院校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13)
    • [2].中医药类高职院校病理学课程改革探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20)
    • [3].探索中医药类院校研究生媒体的新发展[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15)
    • [4].中医药类高校《物流学》精品课程建设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 2016(25)
    • [5].中医药类高校选修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才智 2014(34)
    • [6].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德育实效性探究[J]. 药学教育 2015(01)
    • [7].基于学术资源探讨中医药类期刊发展路径[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8].论中医药类高校研究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03)
    • [9].高职高专中医药类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10)
    • [10].浅谈中医药类学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J]. 大众科技 2015(06)
    • [11].中医药类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3(12)
    • [12].从中医药类高校生的人格特征看中医的发展[J]. 医学综述 2011(16)
    • [13].中医药类大学生命科学相关课程体系建设[J]. 卫生职业教育 2008(07)
    • [14].关于高等中医药类院校考务管理工作改革中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8)
    • [15].科技期刊引领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模式探究——以我国中医药类期刊与网络药理学互动发展为例[J]. 编辑学报 2020(02)
    • [16].基于慕课视角的中医药类课程教学现状思考[J]. 中医教育 2018(04)
    • [17].特色与路径——关于中医药类院校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反思[J]. 时代教育 2018(11)
    • [18].结合中医药类学生特点做好中医药类院校辅导员[J]. 才智 2013(27)
    • [19].“122”教学模式在中医药类创新创业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23)
    • [20].中医药文化在中医药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中的作用[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04)
    • [21].中医药类院校推行双语教学的不足及应对策略[J]. 卫生职业教育 2011(07)
    • [22].中医药类专业本科毕业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J]. 中医教育 2009(02)
    • [23].中医药类高校大学生学业辅导需求调查——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 北京教育(德育) 2016(06)
    • [24].中医药类院校大学生美育刍议[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12)
    • [25].中医药类非遗档案的抢救和保护[J]. 中国档案 2014(11)
    • [26].思维导图在中医药类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 山东化工 2020(04)
    • [27].中医药类专业学生择业趋向调查与就业工作对策研究[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01)
    • [28].中医药类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分析[J].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04)
    • [29].中医药类高校医法双学位教育研究[J]. 中国卫生法制 2018(01)
    • [30].浅析高职高专中医药类专业开设《医古文》课程的必要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2)

    标签:;  ;  ;  ;  ;  

    中医药类硕士研究生新生人格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