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王翼飞

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王翼飞

王翼飞

身份证号码:23038119860127XXXX

摘要:近几年,因城市化进程发展以及人口居住需要,我国房屋建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房屋建设规模不断增加,以尽可能缓解人口住房紧张矛盾,满足人们住房需要,基于房建施工,本文对房建施工中的地基处理特点,常用地基处理技术,以及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键词:地基处理地基建筑施工施工

一、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的特点

我国各地区地质存在冻土地、软土地、盐碱地等条件各异,气候条件也有很大差异,与此同时,我国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诸多自然因素致使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非常复杂。现如今,地基处理方法在我国很多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均不合理,为今后埋下安全隐患,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极容易坍塌,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不利影响。地基处理对于房屋建筑工程来说整个工程的基础,房屋建筑工程中若地基不稳,房屋建筑工程则是华而不实,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在以后的施工中则难以有效处理,资金花费严重,得不偿失。因此,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二、地基处理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作用

1增强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地基抵抗施工剪切力的能力称为抗剪能力。抗剪能力在不同的地基下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抗剪能力于地基本身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存在过大的侧向土的压力时,建筑物就会在强大压力下发生偏移,使得地基隆起,造成边坡失稳,这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2]。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地基处理入手,对地基处理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从而使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最大程度的增强,以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减缓地基压缩性

人们对地基的压缩性一直以来都没有明确的认识,地基压缩性本质和建筑物沉降现象相同。而常见的产生沉降现象的原因有三大类:(1)房屋自身荷载力、填土荷载力共同作用,地基固结;(2)在重力的作用下,导致地基自然沉降;(3)周围地面的结构组成在开挖地基时受到影响,造成沉降。

3提高地基的动力特性

发生地震时地基的松散程度我们称之为地基的动力特性。地基的动力特性如果不佳,则很容易发生房屋坍塌,对人身安全、财产损失均造成严重威胁。所以有效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通过地基处理技术将地基打结实,能够使地基的动力特性有效提高,进而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

三、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1钻机定位

钻机定位是影响钻孔质量的重要条件,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按照钻孔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使钻机处于水平稳固状态,防止钻机位置出现偏差。在运用钻机钻孔时,操作人员根据钻孔的深度,在机架上做出明显的标记,方便操作人员随时掌握钻机钻进的深度,并认真做好钻孔记录。护筒是钻机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根据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案,制作满足实际要求的护筒高度和内径,并控制护筒内径比钻头直径大100mm,并在护筒顶部设置一道比地面高150mm~300mm的溢浆口。

2护筒埋设

为了确保护筒的埋设质量,必须严格控制装维和纵横轴线位置,护筒坑挖好后,派专人对坑底平整度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将护筒放到适当位置,并将护筒的竖直度进行控制,然后进行分层回填,为避免在回填过程中护筒发生偏移,应采用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发生位移,现场操作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经处理符合要求后,再继续进行回填。护筒埋设完成后,严格控制移位偏差在50mm以内,对于粘性土中的护筒,应控制埋设深度在1m以上,对于砂性土中的护筒,应控制埋设深度在1.5m以上,并控制孔内泥浆面大于地下水位1m。

3钻进施工

在钻进时,操作人员必须提前将泥浆沟槽中存在的淤泥清理干净,保证泥浆的顺利流通。如在灌注过程中,泥浆泵出现机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钻进,认真检查机械故障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为确保钻进施工质量,操作人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工程实际施工需要的孔径、钻速及供浆量等参数,以提高钻进的效率。

4钻孔纠偏措施

在钻进施工中,斜孔、缩颈、踏孔及地面沉降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操作人员应随时观察钻进过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处理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施工。在钻进过程中,出现倾斜孔时,需对孔进行清扫,如扫孔后仍不能满足要求,需将回填土填筑到偏孔上部1/2处;对于施工中的塌孔,操作人员发现后,应立即将钻机停止作业,采用回填黏土法处理,待孔壁稳定后再进行钻进。

5清孔

清孔是钻孔灌注桩的关键的环节,钻孔结束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即可进行清孔作业,在不同的建筑工程地质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清孔措施,对于原土造浆的钻孔清理,当钻进深度达到设计深度后,操作人员可使钻头空转但不钻进施工,并控制泥浆比重在1.1左右;对土质条件较差的砂土层,清孔完成后泥浆比重可长期去1.20左右;在灌注水下缓凝提前,应对沉渣的厚度进行检测,如发现沉渣厚度过大,必须进行清孔,清孔合格后才能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四、地基处理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1碎石桩法与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很难满足实际施工需要,往往需要采取两种或更多种地基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确保地基满足建筑工程相关指标要求。在地基处理的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大量的建筑工程地基的处理经验并结合具体建筑工程现场的实际地质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技术,例如,建筑工程地基需用碎石桩进行处理,通过对现场地质情况研究,仅仅碎石桩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还需采用强夯将碎石桩击散后将碎石挤入地基的基层中,有利于地基稳定性和强度的增强。

2粉喷桩和CFG桩地基处理技术

粉喷桩和CFG桩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应用较多,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将粉喷桩和CFG桩二者结合提高了地基土的胶结能力,有利于地基的稳定。粉喷桩可有效防止建筑工程上部结构的变形,从而使CFG桩的承载能力得到大大的加强,对提高建筑工程地基的抗剪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IFCO强制固结法地基处理技术

IFCO强制固结法地基处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土体固结的加快,但需要借助解压系统和排水系统共同完成,加压系统在IFCO强制加固地基处理中能使水的渗流方向发生改变,有利于土体的固结,排水系统通过将排水通道改变实现加速固结的目的。

4粉煤灰吹填法地基处理技术

粉煤灰吹填法是一种比较廉价的地基处理技术,其主要利用粉煤灰的透水性强的特点,达到快速固结地基土的目的。粉煤灰吹填法地基处理施工方便,同时,严格控制粉煤灰与淤泥的混合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施工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在实际得到普遍推广应用。

3.5CFG桩和碎石桩结合法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主要承受来自上部的力的作用并将承载力传递到地下,由于有些建筑工程的地质较为复杂,采用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很难达到设计要求,通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地基处理技术经验,采用CFG桩和碎石桩两种地基处理技术,同时必须确保桩本身达到一定的强度要求,两者结合才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结语:我国悠久的房屋建筑发展史为今天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财富,同时国外拥有的先进房建施工地基处理技术,这些都可以用来参考、吸收和借鉴,以便为房建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水平与处理效果的改善和提高提供条件与支持。目前,我国已开始致力于房建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创新工作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未来地基处理技术研究与创新还需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参考文献:

[1]罗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2015,9

[2]王斌,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究[J],江西建材,2015,18

标签:;  ;  ;  

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王翼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