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的低轨卫星宽带通信系统载波同步技术研究

基于OFDM的低轨卫星宽带通信系统载波同步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移动通信的无缝覆盖漫游连接及多媒体通信是未来的B3G/4G宽带通信系统的解决目标,而卫星系统是整个B3G/4G框架内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将B3G/4G的关键技术之一——OFDM应用于存在大多普勒频移的LEO卫星系统时,必须解决载波频率同步的问题。 OFDM通过把高速的数据流分配到若干个正交的子信道中进行传输,降低了每个子信道中的传输速率,减轻了多径衰落信道所带来的符号间干扰(ISI)的影响。载波频率的偏差将破坏各子信道间的正交性,引起载波间干扰(ICI),带来比单载波系统更为严重的影响。OFDM系统中的载波频率估计算法按照计算方法的不同可分成三种类型:数据辅助算法;基于OFDM符号本身结构的算法;判决反馈的算法。按照估计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子载波间隔的小数倍频偏估计和整数倍频偏估计。本文介绍了现有的各种估计算法,并提出了新的算法。 低轨卫星的信道与地面无线信道具有不同的特点,低信噪比与大多普勒频移是低轨卫星信道的两个显著特征。本文对这两个特征下载波同步的两个方面——载波频率参数估计与环路参数设计进行了分析。从一般性的参数估计准测出发,得出了OFDM系统载波频率最大似然估计的Cramer-Rao限;继而讨论了载波恢复环路中鉴相器的选择及环路滤波器的设计,指出具有线性误差函数的频率估计算法在低信噪比下具有最佳性能,而环路滤波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环路捕获时间与稳态性能。 在存在载波偏差的情况下,可通过一定的方法改善OFDM系统的载波间干扰问题。本文给出了三种方法:干扰自消除的方法:调整成型窗函数的方法;正交编码的方法。 最后本章结合典型卫星轨道的相关参数,设计了一个具体的低轨卫星OFDM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选取的载波频率同步方式可以满足系统的误码率要求。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低轨卫星宽带移动通信系统
  • 1.3 低轨卫星信道模型
  • 1.4 OFDM在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OFDM载波偏差估计
  • 2.1 OFDM核心技术
  • 2.1.1 OFDM简介
  • 2.1.2 OFDM基本模型
  • 2.1.3 傅立叶变换
  • 2.1.4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2.1.5 OFDM设计实例
  • 2.1.6 虚拟子载波
  • 2.1.7 加窗技术
  • 2.2 载波偏差对OFDM的影响
  • 2.2.1 小数倍频偏的影响
  • 2.2.2 整数倍频偏的影响
  • 2.3 OFDM载波频偏的估计
  • 2.3.1 小数倍载波偏差的估计算法
  • 2.3.2 整数倍载波偏差的估计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OFDM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载波同步
  • 3.1 低轨卫星信道模型的简化
  • 3.2 OFDM载波同步
  • 3.2.1 载波参数估计
  • 3.2.2 载波恢复环路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CI干扰的改善
  • 4.1 干扰自消除方法
  • 4.1.1 一阶constant方法
  • 4.1.2 一阶linear方法
  • 4.1.3 高阶干扰自消除方法
  • 4.1.4 ICI干扰自消除的性能仿真
  • 4.2 窗函数对ICI的影响
  • 4.2.1 升余弦窗函数的影响
  • 4.2.2 升余弦窗函数的改进
  • 4.3 正交编码方法
  • 4.3.1 复编码分集系统简介
  • 4.3.2 采用正交编码减小ICI
  • 4.3.3 正交编码SIR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仿真与验证
  • 5.1 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的链路分析
  • 5.2 载波同步过程分析
  • 5.3 载波同步仿真与验证
  • 5.3.1 结构设计
  • 5.3.2 仿真结果
  • 5.3.3 硬件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本文的工作成果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及其应用分析[J]. 电子测试 2016(23)
    • [2].民航地空宽带通信系统地空通话上网的实现路径[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20)
    • [3].首次互联网卫星发射 开启我国卫星互联网时代[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7(05)
    • [4].前沿[J]. 科学之友(上半月) 2017(05)
    • [5].中国民航地空宽带通信系统发布实现地空通话上网[J]. 移动通信 2011(23)
    • [6].集群系统:从窄带向宽带通信系统的发展[J]. 移动通信 2014(Z1)
    • [7].地空宽带通信系统改装需满足的工程和适航规范要求[J].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14(02)
    • [8].TD-LTE试验加速产业化进程[J]. 世界电信 2010(08)
    • [9].浅析第五代海事卫星海上宽带通信系统的应用[J]. 中国远洋航务 2016(12)
    • [10].OFDM宽带通信系统峰均比抑制技术研究[J]. 科技信息 2012(09)
    • [11].全球宽带通信系统在航海上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19(15)
    • [12].对天基宽带通信系统的思考与关键技术探索[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8(05)
    • [13].LTE230无线宽带通信系统在青海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设想[J]. 无线互联科技 2014(12)
    • [14].万米高空网络冲浪 4G机舱内化身WiFi 中国移动与国航开启“地空宽带通信系统”[J]. 中国无线电 2014(04)
    • [15].ADI推出两款适用于宽带通信系统的高集成度VGA[J]. 电子设计工程 2011(20)
    • [16].全球宽带通信系统在航海上的应用[J]. 航海技术 2010(04)
    • [17].LTE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24)
    • [18].美国Macom公司新推出GaAs基单刀双掷开关针对电子战和宽带通信系统等应用进行了优化[J]. 半导体信息 2018(05)
    • [19].中卫普信以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全力保障四川地震灾区应急通信[J]. 卫星与网络 2008(05)
    • [20].ATG地空宽带通信系统首次在ARJ21飞机上应用测试试飞成功[J].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19(01)
    • [21].利用双向宽带卫星,创建互动学习式党员远教系统站点 基于IPSTAR卫星宽带通信系统的探索[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1(04)
    • [22].基于TD-LTE的高速铁路宽带通信系统集成测试[J].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3(S1)
    • [23].ADI新款14位转换器可对3.6GHz的RF信号进行直接数字合成[J]. 电子设计应用 2009(04)
    • [24].未来毫米波移动宽带通信系统探析[J]. 现代电信科技 2013(10)
    • [25].车载光控相控阵天线设计[J]. 微波学报 2010(S2)
    • [26].微电子所宽带无线局域网芯片研发取得重大进展[J]. 今日电子 2011(02)
    • [27].Hittite研发的GaAs HEMT宽带LNA[J]. 半导体信息 2011(03)
    • [28].2017年中国十大航天新闻[J]. 卫星应用 2018(01)
    • [29].短波宽带通信系统中LDPC码的应用分析[J]. 信息技术 2012(03)
    • [30].电子信息[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2(05)

    标签:;  ;  ;  

    基于OFDM的低轨卫星宽带通信系统载波同步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