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后期抒愤类型文人杂剧研究

明代中后期抒愤类型文人杂剧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明代中后期抒愤类型文人杂剧为研究对象,这一类杂剧是明代中后期杂剧中有独特的恣肆不羁、幽怨激愤风貌的一类,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分类与比较的研究方法先界定这类杂剧的概念,再从文本、情感、社会接受三方面分析此类杂剧的特点,得出结论是:此类杂剧作者多为不得意于时的文人,他们互为知音,寻找共鸣,形成一股抒怀写愤的创作潮流;剧中忽视戏剧冲突和情节设置,主要抒发作者心中的牢骚抑郁唬号愤激之情;艺术手法不断创新,求新求奇;剧中多有一股非理性的、非逻辑性的情感浪潮,不断地积累,到最后喷薄而出,情感夸张放任却真挚动人,令人为之摇荡,为之动肠,具有恣肆不羁、幽怨激愤的独特风貌。第二部分采用文史互证的方法分析明代中后期抒愤类型文人杂剧的形成原因与影响。受到作家的人生际遇、提倡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心学影响,明代中后期形成了一股抒怀写愤的创作潮流,清初抒愤杂剧在继承这股潮流的基础上又有新变,增加了国亡之变带来的“禾黍铜驼之怨”。但此类杂剧接受范围多局限于文人士大夫,失去了戏曲原有的大众欣赏意义,偏离了戏曲发展方向,走上一条越来越狭窄的发展道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章 明代中后期抒愤类型文人杂剧的界定与特点
  • 1.1 明代中后期抒愤类型文人杂剧概念界定
  • 1.2 文本特征
  • 1.2.1 愤之内容——令人悲叹,动人心肠
  • 1.2.1.1 世态之愤
  • 1.2.1.2 科场失意之愤
  • 1.2.1.3 人生失意之愤
  • 1.2.2 愤之主体——牢骚肮脏不得意于时之士
  • 1.2.2.1 落魄失意之文人
  • 1.2.2.2 昏庸的考官
  • 1.2.3 愤之方式——求新求奇,狂放不羁
  • 1.2.3.1 表达方式的新奇
  • 1.2.3.2 杂剧体制的新奇
  • 1.2.3.3 写作手法的创新
  • 1.3 情感特征
  • 1.3.1 情感释放的宣泄性与非逻辑性
  • 1.3.2 艰难的抉择——进又不能,退又不甘
  • 1.4 社会接受特征
  • 1.4.1 接受心态——互为知音,寻找共鸣
  • 1.4.2 接受媒介——"家乐"
  • 第二章 明代中后期抒愤类型文人杂剧形成原因及影响
  • 2.1 创作背景概述
  • 2.1.1 明代中后期的世风与士风
  • 2.1.2 心学新起,追求自由与自我情感的真挚抒发
  • 2.2 创作主体的个人遭遇与创作动机
  • 2.2.1. 仕路坎坷:康海、王九思
  • 2.2.2 科场失意:王衡
  • 2.2.3 人生变故:陈与郊
  • 2.3 明代中后期抒愤类型文人杂剧对后世杂剧创作的影响
  • 2.3.1 贰臣作家
  • 2.3.2 遗民作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明代中后期抒愤类型文人杂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