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农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泰安农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农村旅游是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城市的新型产业,也是建设现代农村助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农村旅游投资不多,效益明显,且能够利用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为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当前发展农村旅游意义深远重大。本文依据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理论,在掌握当前国内外关于农村旅游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和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对农村旅游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回顾了国内外农村旅游产业的研究动态和发展历程;运用SWOT分析法,对泰安市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为理清泰安农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及选择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奠定基础。充分借鉴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农村旅游的先进经验,结合泰安市农村旅游项目建设的典型案例,提出了促进泰安市农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通过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本文认为,农村旅游是以具有农村性的自然资源和具有文化性的人文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分时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2)综合国内外研究者的理论观点,本文认为现阶段的农村旅游可分为萌芽期、形成期、普及期。并将农村旅游的特点概括为:资源的广泛性、形式的多样性、地域的差异性、活动的季节性。(3)发展农村旅游的重要意义为:一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二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三是有利于解决农村矛盾;四是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五是改善生态环境。(4)泰安市作为旅游较发达的城市,农村旅游业近些年发展较为迅速,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得到较大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泰安市农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其进行了SWOT分析。优势表现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等。劣势表现在:产品开发层次低、经营服务水平低、宏观管理不健全等。机遇表现在:政策机遇、经济结构调整机遇、旅游观念转变机遇等。威胁表现在:邻近地区竞争的威胁、盲目开发的威胁、城市模拟乡村的威胁等。(5)依据相关理论,结合泰安市农村旅游发展实际,提出了促进泰安市农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发展模式及对策建议。泰安市在选择农村旅游模式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市场导向、经济效益、循序渐进、合理开发等原则。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之处与努力方向
  • 1.5.1 创新之处
  • 1.5.2 努力方向
  • 2 农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 2.1 农村旅游产业的涵义与特征
  • 2.1.1 农村旅游产业的涵义
  • 2.1.2 农村旅游产业的特征
  • 2.2 农村旅游产业的功能作用
  • 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产业融合理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2.5.2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科学发展观
  • 2.5.3 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
  • 2.6 旅游地开发理论
  • 2.7 发展模式理论
  • 3 泰安市农村旅游产业的现实考察
  • 3.1 泰安市基本概况
  • 3.2 泰安市旅游资源及布局
  • 3.3 泰安市农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 3.3.1 泰安市2010年旅游产业及农村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 3.3.2 泰安市2010年农村旅游构成情况分析
  • 3.3.3 泰安市07年以来旅游业及农村旅游业发展主要指标
  • 3.4 泰安市农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分析
  • 4 泰安市发展农村旅游产业的SWOT分析
  • 4.1 优势(STRENGTHS)分析
  • 4.1.1 区位优势
  • 4.1.2 资源优势
  • 4.1.3 政策优势
  • 4.2 劣势(WEAKNESSES)分析
  • 4.2.1 产品开发层次低
  • 4.2.2 经营服务水平低
  • 4.2.3 宏观管理不健全
  • 4.3 机会(OPPORTUNITIES)分析
  • 4.3.1 政策机遇
  • 4.3.2 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
  • 4.3.3 旅游观念变化
  • 4.4 威胁(THREATS)分析
  • 4.4.1 临近地区的竞争
  • 4.4.2 盲目开发带来的威胁
  • 4.4.3 城市模拟农村的出现
  • 5 泰安市农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模式选择
  • 5.1 泰安市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路
  • 5.2 泰安市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
  • 5.2.1 政府主导模式
  • 5.2.2 市场导向模式
  • 5.2.3 产业组织模式
  • 5.2.4 混合组织模式
  • 6 促进泰安市农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树立政府引导,突出联合经营树立品牌
  • 6.2 制定系统旅游产业规划,增强农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 6.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旅游项目综合水平
  • 6.4 搞好旅游产品开发,完善农村旅游产品结构
  • 6.5 做好旅游设施的建设,突出农村旅游产业营销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农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J]. 乡村科技 2019(33)
    • [2].经济新常态下乡村旅游发展及特征分析[J]. 财富时代 2019(11)
    • [3].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旅游产业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6)
    • [4].供给侧视角下农村旅游产业升级的路径探索[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12)
    • [5].农业经济文化新风尚与农村旅游经济翻译发展探析[J]. 山西农经 2020(07)
    • [6].基于信息化分析的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 农业经济 2020(05)
    • [7].基于用户体验的农村旅游厕所管理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 南方农村 2020(03)
    • [8].新媒体背景下武汉农村旅游电商的发展路径探析——以新青年下乡为契机[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29)
    • [9].论扶贫视角下农村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 2020(18)
    • [10].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路径探析[J]. 农家参谋 2020(19)
    • [11].农村旅游发展的路径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09)
    • [12].信息化融入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措施[J]. 广东蚕业 2019(07)
    • [13].“供给侧改革”框架下农村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J]. 农业经济 2018(04)
    • [14].农村旅游民宿集聚区形成机理·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20)
    • [15].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旅游文化发展的途径分析[J]. 农业经济 2017(02)
    • [16].信息化视角下的农村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分析[J]. 商业经济 2017(04)
    • [17].符号消费背景下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动态模式管理研究[J]. 农业经济 2017(09)
    • [18].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旅游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9].农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策略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6(20)
    • [20].中国农村旅游刍议[J]. 陇东学院学报 2014(06)
    • [21].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研究[J]. 农业经济 2015(06)
    • [22].我国农村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24)
    • [23].生态理念下的农村旅游特色小镇经济体系建构策略研究[J]. 农业经济 2020(11)
    • [24].中美贸易冲突下无锡农村旅游经济新走向探究[J]. 当代旅游 2020(33)
    • [25].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旅游文化发展策略探索[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24)
    • [26].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旅游发展[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9(01)
    • [27].农村旅游产业基地建设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11)
    • [28].以田园综合体为视野导向对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J]. 山西建筑 2019(12)
    • [29].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旅游的困境与对策[J]. 南方农业 2017(33)
    • [30].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新农村旅游产业发展探讨——以四川省宣汉县为例[J]. 门窗 2018(02)

    标签:;  ;  ;  ;  

    泰安农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