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化方程模型的全球城市创新系统关键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结构化方程模型的全球城市创新系统关键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新古典经济理论、内生增长理论以及新熊彼得等理论,从理论上证实了科技创新对于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自1987年英国C·弗里曼(C·Freeman)首次提出国家创新系统(Nation system of innovation),关于创新系统的研究序幕正式被揭开。之后的学者将创新系统研究缩小到区域创新系统(RIS)、城市创新系统,并从创新系统的组成要素、创新系统的结构、指标体系构建等众多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国家、区域及城市的创新建设、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在全球化新经济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中国城市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竞争主体甚至是全球经济竞争主体。据专家统计,中国城市化从建国时期的10.6%上升到2008年的45.68%,并且在2020年达到50%以上。那么通过提高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来保持其持续发展的经济竞争能力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创新活动绝非简单的线性递进关系,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创新链条,而是一个复杂、全面的系统工程。要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应该首先了解城市创新系统的结构要素及作用机制。从全球范围学习分析发达城市的创新发展轨迹,借鉴发达城市的创新系统构建经验,进而结合自身特殊性进行因地制宜的去粗取精来推进中国城市创新活动发展以及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正是在这样的经济时代背景下,以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竞争能力为终极目标,借助结构化方程模型工具对城市创新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选取全球436个城市作为样本,拟合出全球城市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对其关键因素及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得出了有益的结论。为了补充其应用意义,本文选取了青岛作为案例城市,对其进行对标研究,通过436个城市的广泛样本比较分析及6个城市的重点样本比较分析,找到青岛目前在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结构模型提供的理论结论以及青岛城市创新系统的实证研究基础上,为青岛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主要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概念界定
  • 2.1 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
  • 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演变
  • 2.2.1 国家创新系统
  • 2.2.2 区域创新系统内涵研究
  • 2.2.3 区域创新系统分类研究
  • 2.3 城市创新系统研究
  • 2.4 研究不足
  • 第三章 全球城市创新系统结构化方程模型构建
  • 3.1 全球城市创新系统理论模型构建
  • 3.2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介绍
  • 3.3 全球城市创新系统结构化方程模型假设
  • 第四章 全球城市创新系统结构化方程模型拟合
  • 4.1 研究样本
  • 4.2 变量观测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4.3 数据处理及信度检验
  • 4.4 模型拟合与评价
  • 4.5 模型结果及分析
  • 4.5.1 变量作用及影响机制
  • 4.5.2 确定观测指标权重
  • 4.5.3 全球城市科技创新排名分析
  • 4.6 模型结论
  • 第五章 全球城市创新系统结构化方程模型案例研究
  • 5.1 样本选择
  • 5.1.1 广泛样本选择
  • 5.1.2 重点样本选择
  • 5.2 数据来源
  • 5.3 广泛样本比较
  • 5.3.1 整体水平
  • 5.3.2 分项水平分析
  • 5.3.3 总体优劣势分析
  • 5.4 重点样本比较
  • 5.4.1 整体水平
  • 5.4.2 分项水平分析
  • 5.4.3 分量优劣势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创新型城市创新系统的构建及运行机制分析[J]. 科技创业月刊 2009(05)
    • [2].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综合能力评价[J]. 经济问题探索 2011(03)
    • [3].资源型城市创新系统的特点与构建[J]. 社会科学家 2008(05)
    • [4].城市创新系统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机制——基于全球436个城市数据的结构化方程模型[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02)
    • [5].基于系统动力学城市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01)
    • [6].浅谈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结构类型及运行机制——基于城市创新系统视角[J]. 今日科技 2008(09)
    • [7].基于城市经营视角的创新系统建设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 2014(07)
    • [8].基于模糊贴近度的城市创新系统生命周期评价研究[J]. 开发研究 2013(02)
    • [9].城市创新系统动力机制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05)
    • [10].亚洲典型城市创新系统比较及其对天津的启示[J]. 特区经济 2013(07)
    • [11].上海建设全球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 2016(20)
    • [12].人与环境匹配视角下城市创新系统动力生成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4(03)
    • [13].大连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基于副省级城市的比较[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14].社会资本驱动城市创新发展[J]. 区域经济评论 2020(01)
    • [15].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演化机理及其政策启示[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6].西安城市创新能力的培育途径[J]. 消费导刊 2008(22)
    • [17].城市创新系统知识转移过程分析[J]. 现代商业 2019(36)
    • [18].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转型研究——以芜湖为例[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19].中小企业为主体的西部中小城市创新体系构建——以白银市为例[J]. 财会研究 2012(22)
    • [20].卷首语[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3(02)
    • [21].乡村创新系统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与机制研究[J]. 天津社会科学 2020(03)
    • [22].基于组合赋权与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经济师 2013(09)
    • [23].城市创新能力的动态仿真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05)
    • [24].浅谈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化[J]. 低温建筑技术 2010(06)
    • [25].知识流动与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J]. 城市观察 2010(01)
    • [26].我国地区间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实证分析——基于创新系统的观点[J]. 经济问题探索 2011(10)
    • [27].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演化过程研究——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J]. 开发研究 2013(06)
    • [28].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 城市问题 2010(03)
    • [29].城市创新系统的结构与演化——基于代理的建模[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01)
    • [30].我国沿海地区主要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分析[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6)

    标签:;  ;  

    基于结构化方程模型的全球城市创新系统关键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