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回族商贸经济研究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研究

论文摘要

临夏具有久远的历史,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有先民生活居住于此,它是远古时期人类生息繁衍之地。远在两千年前的秦汉王朝时期,临夏地区就已经设立了县、置州、建郡,古代时人们都称之为袍罕,后来因为有大河穿过与此,随即改称为导河、河州。自西汉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后,临夏地区就成为了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南道要塞,唐蕃古道的重镇。临夏地区是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的枢纽位置,在沟通中原地区与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具有纽带作用。因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甘川古道在临夏地区相互交错伸展,从而形成了临夏地区当年商贾云集、盛世繁荣的茶马互市的景象,临夏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河湟雄镇”的美誉,“西部旱码头”的盛世,这些头衔也必然使它成为了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随着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的步伐,临夏也与时俱进跨入了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临夏回族生活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汉藏走廊的过渡地带,也是历史上汉地经贸、文化与青藏高原藏族人民进行多种交流的前沿地带。无论是从历史亦或是现实的角度,临夏地方多元宗教的格局,多元文化的碰撞以及交流与整合自始至终都贯穿于临夏回族发展的整个过程,它不仅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结合部,而且也是内地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接的会合地,当地回族人民以自己所特有的民族智慧与生存意志,与其他兄弟民族一道,为边地的开发和建设,共同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临夏回族的商业活动最早始于明代延续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临夏回族虽然处于汉藏文化环境中,但他们始终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文化、宗教信仰以及日常语汇等穆斯林文化传统与精神,成为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带最具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形态之一,并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许多深刻而独到的时代特征。时至今日,临夏回商分布范围之广,从业人数之众,经营行业之多均达到史上极盛水平,成为国内一个不容忽视但却被学术界长期忽视的商业群体。研究总结临夏回族商业经济的历史与现状,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充分发挥回族人民善经商的传统优势,振兴地方民族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一章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发展历程回顾
  • 第一节 临夏回族自治州概况
  • 一、地理概况
  • 二、历史沿革
  • 三、经济发展
  • 第二节 临夏回族商贸业回顾
  • 一、临夏回族的形成与发展
  • 二、明清时期河州地区(“茶马互市”)的回藏贸易
  • 三、民国时期河州的回族商人及回藏贸易
  • 四、20世纪初临夏回族商业的发展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临夏回族商贸业的再度崛起
  • 一、临夏回商的资本积累阶段
  • 二、临夏回商进一步发展——民族工业
  • 三、临夏回族商贸业的繁荣阶段
  • 第二章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的行业构成及历史变迁
  • 第一节 早期临夏回商的行业构成
  • 一、驮队的兴起与驮盐业
  • 二、牛马贩运业
  • 三、筏子商运贸易
  • 第二节 近现代临夏回商的行业构成
  • 一、民族用品销售业的继承与发展
  • 二、虫草行业的崛起
  • 三、新兴行业的拓展
  • 第三节 临夏回族商贸行业发展案例分析——皮毛业为例
  • 一、临夏地区皮毛业的兴起
  • 二、抗战前临夏地区皮毛贸易的发展
  • 三、抗战爆发后临夏地区的皮毛贸易
  • 四、改革开放后临夏地区皮毛业的复兴和发展
  • 第三章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文化价值研究
  • 第一节 临夏回商商业文化
  • 一、临夏回商奋斗的内在动力——伊斯兰经济思想
  • 二、临夏回商价值标准——伊斯兰经商伦理
  • 第二节 临夏回商的历史价值
  • 一、为汉藏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商业群体
  • 二、青藏高原上文化交流的传递者
  • 三、活跃在“世界屋脊”上的商业群体
  • 四、汉、回、藏民族团结的象征和民族关系的纽带
  • 第四章 重振临夏回族商贸经济的思考
  • 第一节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
  • 一、商业贸易发展的不足
  • 二、落后的第二产业
  • 三、科学技术发展滞后
  • 四、人才培养缓慢
  • 五、资金流动受阻
  • 第二节 重振临夏回族商贸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 一、发展商业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 二、以贸促工,发展物流优势产业
  • 三、借鉴和引入现代商业发展模式
  • 四、加强基础教育、培育先进人才
  • 五、培育新兴优势产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回族女性就业观念的转变——以乌鲁木齐市南山地区为例[J]. 新西部 2019(12)
    • [2].宁夏回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发展趋势与特点[J]. 民族艺林 2014(01)
    • [3].近十年回族舞蹈编创特征的研究综述[J]. 大众文艺 2018(16)
    • [4].历史上的河南回族移民[J]. 回族研究 2016(04)
    • [5].陕甘宁边区的回族政策及特点[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24)
    • [6].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J]. 民族论坛 2017(02)
    • [7].美丽的回族姑娘[J]. 宁夏林业 2017(02)
    • [8].民国时期回族女子教育的发展特点与历史贡献[J].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3)
    • [9].回族研究与回族学学科建设[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10].略论回族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11].第二届回族学高层论坛暨《回族研究》百期纪念学术研讨会[J]. 回族研究 2015(04)
    • [12].《回族研究》的重大贡献——在“首届回族学高层论坛暨《回族研究》创刊百期纪念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J]. 回族研究 2016(01)
    • [13].杨达吾德【回族乐器:泥哇鸣】[J]. 民族艺林 2016(03)
    • [14].回族歌舞诗《九州花儿美》[J]. 舞蹈 2016(10)
    • [15].宁夏回族舞蹈的现状与发展[J]. 文化月刊 2018(10)
    • [16].2017年《回族文学》总目录[J]. 回族文学 2017(06)
    • [17].回族古文献概览之十一[J]. 回族文学 2017(06)
    • [18].回族舞蹈的多元化发展探究[J]. 青年文学家 2015(36)
    • [19].回族古文献概览之一 海刚峰集[J]. 回族文学 2016(01)
    • [20].回族古文献概览之三[J]. 回族文学 2016(04)
    • [21].回族古文献概览之四[J]. 回族文学 2016(05)
    • [22].《回族文学》2013年总目录[J]. 回族文学 2013(06)
    • [23].首届《回族文学》奖获奖篇目和作家[J]. 回族文学 2014(03)
    • [24].首届《回族文学》奖初选作品篇目[J]. 回族文学 2014(03)
    • [25].第八届全国回族作家学者笔会掠影[J]. 回族文学 2012(06)
    • [26].《回族文学》2010年总目录[J]. 回族文学 2010(06)
    • [27].走进回族人家[J]. 词刊 2010(10)
    • [28].回族学笔谈[J]. 回族文学 2010(06)
    • [29].2010年《回族文学》年度述评[J]. 回族文学 2011(01)
    • [30].回族《花儿联唱》[J]. 广播歌选 2011(06)

    标签:;  ;  ;  ;  ;  

    临夏回族商贸经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