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证券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

论我国证券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

论文摘要

中国资本市场现状,不论是上市公司质量、中介机构体制、股民素质还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都不尽人意,致使违法者利用市场的无序,法制的疏漏恣意欺诈,中小投资者往往成为制度缺漏的牺牲品,违法者没有受到严惩,受害者无从获得救济。 “无救济,无权利”。自“中国第一案”——红光索赔案以来,证券民事救济的探讨成为热点,人们再也不能容忍证券欺诈行为的为所欲为,股民再也不能对所遭受的损失忍气吞声,完善中国证券民事救济制度已迫在眉睫。 完善证券民事救济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事前、事后两个方面。所谓事前是指规范证券市场,这其中又包括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行为、明确证券交易所、证监会的行政职责,该事前体制的完善意在“防患于未然”。所谓事后是指证券侵权行为发生后,对受损投资者的补偿措施,包括诉讼制度和民事赔偿,意在“防患于已然”。本文试从这两方面人手分事前救济篇和事后救济篇来论述我国证券民事救济制度之完善。 本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完善证券民事救济制度的前提条件。当具备了前提条件,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关注制度设计,就是好像有了地基,万丈高楼才可平地而起。完善证券民事救济制度前提包括:证券民事责任制度、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立法协调、政府主导模式是转变、股权多元化和法制、权利意识的增强。 二、事前救济篇 1、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的完善。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证券 市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一定要以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良好为前提。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对上市公司的运作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从强化大股东诚信义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贯彻股东平等原则、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几方面来论述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完善证券民事救济制度的前提条件
  • 一、证券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立法协调
  • 二、政府主导模式的转变
  • 三、股权多元化
  • (一) 控股股东多元化
  • (二) 国有股上市流通
  • 四、法制和权利意识的增强
  • 第二章 事前救济篇
  • 一、上市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的完善
  • (一) 强化大股东的诚信义务
  • (二)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三) 贯彻股东平等原则
  • (四)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 二、中介机构约束机制的完善
  • (一) 证券公司的制度创新
  • (二)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机制的完善
  • 第三章 事后救济篇
  • 一、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
  • (一) 国外及地区证券民事责任法律规定
  • (二) 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责任的制度设计
  • 二、证券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 (一) 证券民事诉讼受理案件的类型
  • (二) 前置程序
  • (三) 证券民事诉讼形式的完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反垄断法》民事救济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 法制博览 2017(28)
    • [2].商业秘密的民事救济制度研究[J]. 智富时代 2017(04)
    • [3].我国反垄断法民事救济制度具体问题的解决[J]. 青春岁月 2016(03)
    • [4].浅议反垄断法民事救济制度之完善[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 [5].浅谈反垄断法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J].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1(12)
    • [6].论性被害人的民事救济[J]. 辽宁法治研究 2009(03)
    • [7].论反就业歧视的民事救济权利[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 [8].不可量物侵害的民事救济机制[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9].中日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方式比较[J]. 法制与社会 2008(12)
    • [10].我国反垄断法民事救济法律制度现存问题[J]. 品牌 2015(10)
    • [11].性权利及其民事救济问题[J]. 中国性科学 2008(06)
    • [12].环境侵权民事救济途径指导[J]. 法制与社会 2010(10)
    • [13].建立我国夫妻侵权的民事救济制度的思考[J]. 天津法学 2010(01)
    • [14].不可量物侵害民事救济的比较法研究[J]. 中国经贸导刊 2011(10)
    • [15].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民事救济的现实困境[J]. 法制博览 2019(36)
    • [16].论我国环境污染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J].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04)
    • [17].民事救济的环保功能有限性——再论环境侵权与环境侵害的关系[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4)
    • [18].个人信息泄露的民事救济的域外法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8(28)
    • [19].“公害”案件民事救济手段的缺陷及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0(26)
    • [20].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的法理差异分析[J]. 法制与经济(下半月) 2008(04)
    • [21].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经济学分析[J]. 咸宁学院学报 2009(S1)
    • [22].论环境损害救济方式的功能——以欧盟环境损害赔偿立法的演变为视角[J]. 环境资源法论丛 2013(00)
    • [23].关于完善我国保护商业秘密的法律制度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2(S4)
    • [24].论我国环境侵害民事诉讼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重构[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8(09)
    • [25].论小额诉讼制度的完善[J]. 法制博览 2017(10)
    • [26].“老鼠仓”行为民事法律救济制度研究——兼议基民与股民维权方式之异同[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10(06)
    • [27].证券欺诈民事救济的困境与出路[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01)
    • [28].试论范某诉某航空公司案中乘客合法权益保护——以多维度民事救济为视角[J]. 法制博览 2019(15)
    • [29].渤海湾漏油事件民事救济的学理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2(10)
    • [30].资管产品投资人的民事救济研究[J]. 金融法苑 2018(02)

    标签:;  ;  ;  ;  ;  

    论我国证券民事救济制度的完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