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纠纷的非讼解决机制研究

环境纠纷的非讼解决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实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经济也实现了空前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则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样看来好像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积极正面,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生产力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消极的附带品“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的增多又必然带来大量的环境纠纷,环境纠纷的处理又进而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的稳定。因此如何处理好日益增多的环境纠纷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谈到环境纠纷的处理我们就必须要直面环境纠纷的解决方式,然而现实是我国的纠纷解决体系只能用单薄两个字来形容,况且存在过于依赖诉讼方式的困境,这就使得本文对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研究具有更切实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于社会发展成熟度的先后,我国正处在法治理念逐步深入社会各个领域和人民权利意识不断提高的进程中,司法审判的最终权威也在逐步得到强化。和这一趋势相同的是越来越多的环境纠纷开始脱离自力的、民间的纠纷解决方式转向法院诉讼,然而法院囿于法官数量的有限和专业知识的局限很难有效应对日趋增多的环境纠纷,同时诉讼审判严格而又繁琐的程序又往往使环境纠纷的解决成为“迟来的正义”,况且判决“非黑即白”的对立性也不利于当事人之间正常社会关系的维护。正是因为看到诉讼自身的弊端,西方诸多发达国家都相应的进行了司法改革,以期在诉讼外寻求其它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这样ADR的研究就进入了司法改革的视野。表面来看,这种寻求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做法好像是与我国现今强化诉讼审判最终权威的路径截然相反,其实不然,这种法治路线的折回恰恰是对法治历史的反思,因为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追求它需要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式。在诉讼外寻找其它能够满足社会多样化发展需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并把其与诉讼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多元化、协调、系统的社会纠纷解决体系,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共识。我国法治社会的发展也必然要经历这个阶段,因此我们应积极响应世界潮流的号召,加快对非讼解决机制的研究,从而为环境纠纷的高效解决提供可供比较选择的路径。本文探讨的主题是环境纠纷的非讼解决机制。整篇文章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环境纠纷概述,主要是为论题的展开做好铺垫,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对环境纠纷的概念和类型进行开篇意义上的界定,为下文的论述奠定明确的对象基点,然后针对界定出的内涵概括其特征。因为本文是围绕环境纠纷这一概念展开的,所以必须对研究对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接下来探讨的是环境纠纷的成因分析,其意义在于我们只有掌握了相关问题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使我们对环境纠纷的实质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第二部分即更进一梯次探讨环境纠纷与非讼解决机制,首先是非讼解决机制概述,在这部分内容中具体阐述了非讼解决机制的内涵和外延,为我们下文对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探讨做好铺垫。其次是环境纠纷的非讼解决机制,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是通过对各个国家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介绍,以此归纳出当今世界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整体框架,从而使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本土资源,对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有选择的吸收和利用,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第三部分旨在说明我国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研究的目的即时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具体来说存在的问题包括立法上、理念上、衔接上和运行环境支持上等几个方面,并分而展开进行论述。第四部分即对完善非讼解决机制提出对策和建议。此部分既是本文的收尾部分也是本文的重中之重。通过论文前三部分的铺垫即是为此部分打下基础,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的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应如何构建的方略。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环境纠纷概述
  • (一) 环境纠纷的概念
  • (二) 环境纠纷的种类
  • (三) 环境纠纷的特征
  • 1. 环境纠纷的多样性
  • 2. 环境纠纷影响的广域性
  • 3. 环境纠纷主体的模糊性和非对等性
  • 4. 环境纠纷的高度专业性
  • 5. 环境纠纷的合法归责原则
  • (四) 我国环境纠纷形势严峻
  • 二、环境纠纷与非讼解决机制
  • (一) 非讼解决方式
  • (二) 环境纠纷的非讼解决方式
  • 1. 协商
  • 2. 调解
  • 3. 仲裁
  • 4. 行政处理
  • 三、我国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现状和问题
  • (一) 我国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法律架构
  • (二) 我国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缺陷分析
  • 1. 缺乏多样性的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方式
  • 2.民间环境纠纷解决方式没有充分展开
  • 3.行政处理方式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
  • 4.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方式与环境诉讼缺乏有效的衔接
  • 四、我国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完善
  • (一)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完善的总体框架
  • 1.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完善的基本原则
  • 2.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完善的重点内容
  • (二)环境纠纷非讼解决机制完善的具体制度设计
  • 1.协商
  • 2.民间调解
  • 3.环境仲裁
  • 4.法院附设调解
  • 5.行政处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讼鉴定的类型界定与制度完善[J]. 山东社会科学 2019(12)
    • [2].非讼程序介入公司治理的规则评析[J]. 法制博览 2020(07)
    • [3].中国非讼程序年度观察报告(2018)[J]. 金陵法律评论 2020(01)
    • [4].论担保物权的非讼实现方式[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9)
    • [5].家事审判中非讼法理的适用界限[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6].实现担保物权非讼程序研究[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01)
    • [7].抵押权实现的非讼程序类型化考察[J]. 天中学刊 2017(01)
    • [8].中国非讼程序年度观察报告(2016)[J]. 当代法学 2017(04)
    • [9].试论非讼法理在小额诉讼程序中的适用性[J]. 法制博览 2017(18)
    • [10].探寻非讼法理在公司诉讼中的适用[J]. 法制博览 2017(18)
    • [11].非讼法理在公司诉讼中的适用探讨[J]. 法制博览 2016(18)
    • [12].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诉讼分流——以非讼程序的诉讼分流功能为视角[J]. 清华法学 2016(05)
    • [13].论实现担保物权非讼许可裁定的效力[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14].非讼程序机理及立法发展[J]. 法学杂志 2014(12)
    • [15].试析我国行政纠纷非讼解决机制的法律完善[J]. 法制博览 2015(02)
    • [16].非讼程序:预防和化解社会纠纷的程序创新[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5(01)
    • [17].中国语境下的诉讼事件非讼化[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8].论我国民事非讼程序的完善[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5(02)
    • [19].我国非讼立法的现状及重构[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7)
    • [20].我国欺诈性非讼生效法律文书撤销程序探析[J]. 司法改革论评 2016(02)
    • [21].论我国民事非讼程序的完善——以司法运作为视角[J]. 赤子(下旬) 2016(11)
    • [22].论抵押权非讼程序的实现[J]. 投资与合作 2020(09)
    • [23].中国非讼程序年度观察报告(2017)[J]. 当代法学 2018(06)
    • [24].非讼程序实现担保物权案件中公告送达的适用——“安徽省宣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胡秀红实现担保物权纠纷案”简评[J]. 法制博览 2017(05)
    • [25].实现担保物权非讼程序运行现状实证分析——基于全国各地459例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考察[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6].职权主义非讼法理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适用[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7].民事诉讼审判程序设置研究——以建构非讼程序为视角[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 [28].非讼程序与相关概念的比较区别[J]. 学理论 2014(36)
    • [29].公司非讼程序的法律研究[J]. 法制博览 2015(20)
    • [30].督促程序的设计理念:诉讼还是非讼[J]. 政法论丛 2015(05)

    标签:;  ;  ;  

    环境纠纷的非讼解决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