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问题性教学的研究

高中化学问题性教学的研究

论文摘要

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过程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研究领域以及当前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教学要使学生产生问题,问题是教学目标之所在。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论文旨在对问题的本质和对高中化学实施问题性教学策略进行详尽的研究。本文首先对“问题”和“问题性教学”的含义进行了界定。明确指出“问题性教学”中的“问题”具有程序性和复杂性,必须通过周密的思考,借助某些特定的有效程序,经过主观努力才能完成的,即科学认识论中的“科学问题”,具有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五个特征。论述了问题性教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问题性教学的理论基础。阐述了问题性教学的心理学和逻辑学依据、新知识观的知识论基础、现代学习论基础、新课程观的课程论基础和主体性教育原则的理论基础。提出问题性教学应遵循“主体性”、“主题性”、“适时性”的原则。深入研究了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性教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法和课堂实施策略,结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际,通过教学中的案例,分析了高中化学课堂实施问题性教学的可行性,得出问题性教学设计方法上应做到由浅入深设置合理的台阶,设置问题的角度或切入点要准确,要体现出问题的发散性和开放性,要注重在一个原型题的基础上问题间的渐变过程,避免突变等;在课堂实施策略上要营造教学的民主氛围,采取多种方式,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者的问题意识,于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得出以下初步结论:通过问题性教学使学生思维品质发生了变化、知识结构得到了优化、独立精神和合作精神得到了发扬、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了加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观念也发生了转化。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研究的基本假设及可行性分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的基本假设
  • 1.3.3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1.3.4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 本研究的特点及创新点
  • 2 问题的本质与问题性教学
  • 2.1 问题的本质
  • 2.2 问题性教学的含义
  • 2.3 问题性教学的历史发展及研究现状
  • 2.4 问题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 2.4.1 问题性教学的心理学和逻辑学依据
  • 2.4.2 问题性教学的知识论基础
  • 2.4.3 问题性教学的学习论基础
  • 2.4.4 问题性教学的课程论基础
  • 2.4.5 问题性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 3 问题性教学的设计方法和课堂实施策略
  • 3.1 问题性教学的原则
  • 3.1.1 主体性原则
  • 3.1.2 主题性原则
  • 3.1.3 适时性原则
  • 3.2 问题性教学的设计方法
  • 3.2.1 问题由浅入深设置合理的台阶
  • 3.2.2 问题的角度或切入点准确
  • 3.2.3 问题体现发散性和开放性
  • 3.2.4 问题间体现渐变,避免突变
  • 3.3 高中化学问题性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
  • 3.3.1 营造课堂教学的民主氛围
  • 3.3.2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习者的问题意识
  • 3.3.3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问题能力
  • 3.4 高中化学问题性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 3.5 高中化学问题性教学案例分析
  • 3.5.1 案例分析一《物质的量》
  • 3.5.2 案例分析二《电解饱和食盐水及应用》
  • 4 总结与评价
  • 4.1 定量评价
  • 4.2 定性的评价
  • 5 问题与展望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高中化学问题性教学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