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的保兑仓决策研究

供应链金融的保兑仓决策研究

论文摘要

目前,在由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以及分销商组成的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问题普遍存在”[1],此问题会严重影响供应链整体的绩效,进而影响核心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探寻“三流”的协调问题,就必然成为现实研究的重要课题。供应链金融相对于传统融资能够很好地解决“三流”不协调的问题,因此其也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本文以供应链金融的保兑仓业务为研究对象,相对于其他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方式该业务能够有效地控制融资风险,解决中小企业经销商的资金约束难题和融资困难,满足各参与方的不同需求,因此该业务在实际中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本文在报童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保兑仓业务的运作模型,并定量化地研究契约设计的重要参数指标,给各方的前期洽谈提供了决策支持,给后期的契约执行提供风险控制建议,最后将理论研究应用到海运物流开展保兑仓业务的项目实践中。具体来说,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加入供应商的信用风险因素,结合自偿性融资封闭结算的特征,建立保兑仓业务的决策模型,对保兑仓的无风险的概率、最高质押率、参与方的收益以及最大回购担保率等参数进行量化研究。(2)在构建的保兑仓模型的基础上,应用案例进行数值分析和验证求解,定量化地演示了各方的决策过程,进行灵敏性分析得出影响单方决策和决策参数的灵敏因素并为契约设计和控制提供依据,进行核心参与方的银行和供应商的决策对比分析,获得决策变化的临界点,最后进行不同控制模式下的决策对比分析。(3)进行海运物流开展保兑仓业务的SWOT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组合对策;遵循招商国际对海运物流的战略定位,根据担当的角色和承担风险的差异性,提出海运物流开展保兑仓业务的四种运营模式,最后根据不同的角色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分析,为海运物流开展保兑仓业务提供决策支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对象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1.6 工作特点及难点
  • 1.7 论文成果及创新点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保兑仓业务介绍
  • 2.1 三方保兑融资
  • 2.2 四方保兑融资
  • 2.3 参与方的益处
  • 2.3.1 银行
  • 2.3.2 供应商
  • 2.3.3 经销商
  • 2.4 业务开展的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供应商违约的保兑仓模型及决策
  • 3.1 引言
  • 3.2 模型的假设和描述
  • 3.3 保兑仓业务正常运行无风险的概率计算
  • 3.4 考虑供应商违约情况下银行的收益计算
  • 3.5 银行规避下侧风险的概率分布函数的确定
  • 3.6 银行规避下侧风险时的最高质押率的确定
  • 3.7 考虑回购风险和存货销售的供应商的现金流分析
  • 3.8 考虑回购风险和存货销售的供应商的收益分析
  • 3.9 经销商的收益计算
  • 3.10 供应商规避下侧损失风险的最大回购担保率的确定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兑仓案例研究
  • 4.1 案例背景及模型化
  • 4.1.1 案例背景
  • 4.1.2 案例模型化
  • 4.2 保兑仓正常运行的概率计算
  • 4.2.1 正常运行的概率计算
  • 4.2.2 敏感性分析
  • 4.3 银行收益计算
  • 4.3.1 收益计算
  • 4.3.2 敏感性分析
  • 4.4 银行规避下侧风险的概率分布函数及最大质押率计算
  • 4.4.1 银行规避下侧风险的概率分布函数
  • 4.4.2 最大质押率
  • 4.4.3 敏感性分析
  • 4.5 考虑回购违约风险和存货销售的供应商的现金流
  • 4.6 考虑回购违约风险和存货销售的供应商的收益分析
  • 4.6.1 收益计算
  • 4.6.2 敏感性分析
  • 4.7 经销商的收益分析
  • 4.8 核心参与方的决策对比分析
  • 4.8.1 银行决策对比分析
  • 4.8.2 供应商决策对比分析
  • 4.9 不同控制模式下的决策对比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运物流开展保兑仓业务的模式研究
  • 5.1 SWOT分析和对策分析
  • 5.1.1 机会分析
  • 5.1.2 挑战分析
  • 5.1.3 优势分析
  • 5.1.4 劣势分析
  • 5.1.5 SO对策
  • 5.1.6 ST对策
  • 5.1.7 WO对策
  • 5.1.8 WT对策
  • 5.2 海运物流开展保兑仓的运营模式分析
  • 5.2.1 融资资金来源分析
  • 5.2.2 运营模式一
  • 5.2.3 运营模式二
  • 5.2.4 运营模式三
  • 5.2.5 运营模式四
  • 5.2.6 四种模式的对比
  • 5.3 海运物流开展不同模式的风险分析
  • 5.3.1 监管方角色
  • 5.3.2 监管方和控制方双重角色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企业三方保兑仓交易中的违约救济[J]. 商场现代化 2019(24)
    • [2].保兑仓交易的法律性质、效力与司法救济[J]. 法制与社会 2020(13)
    • [3].新时期下供应链金融保兑仓模式风险管理研究[J]. 西南金融 2015(08)
    • [4].钢铁行业保兑仓融资模式及其风险规避[J]. 中国市场 2012(28)
    • [5].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线上保兑仓融资操作风险评价研究[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6].供应链金融中保兑仓之特征、操作模式及价值的探讨[J]. 中国商论 2017(04)
    • [7].物流金融下保兑仓模式中的风险分析[J]. 物流技术 2013(13)
    • [8].保兑仓融资模式下供应链金融三方回购协调[J]. 物流科技 2015(05)
    • [9].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融资仿真研究——以保兑仓融资模式为例[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5(05)
    • [10].仓单质押与保兑仓模式增值机理分析[J]. 金融与经济 2010(10)
    • [11].风险互换型保兑仓模式的协调性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 [12].基于期权契约的保兑仓融资模式优化研究[J]. 物流技术 2015(01)
    • [13].煤炭行业保兑仓融资模式及其风险规避[J]. 中国总会计师 2015(03)
    • [14].使用保兑仓进行采购的意义[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10(04)
    • [15].保兑仓融资的优化与协调策略:基于核心企业视角[J]. 系统工程 2018(01)
    • [16].保兑仓融资收益共享合约的优化研究[J]. 物流科技 2016(04)
    • [17].保兑仓模式下零售商订购决策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01)
    • [18].基于供应链保兑仓融资的企业风险收益合约研究[J]. 软科学 2009(10)
    • [19].基于改进的保兑仓融资模式在港口大宗交易市场的应用研究[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8(03)
    • [20].基于银行下侧风险规避的保兑仓融资模式决策[J]. 系统工程 2017(09)
    • [21].二部制契约下延迟支付与保兑仓融资的比较分析[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2].保兑仓融资供应链决策模型的构建及参数求解[J]. 金融教育研究 2016(02)
    • [23].非标准保兑仓模式下追偿权的实现——对保兑仓追偿权实现方式的评析[J]. 天津法学 2015(03)
    • [24].信用证保兑撤销引发的思考[J]. 中国外汇 2015(20)
    • [25].保兑仓融资模式下收益共享契约的参数设计[J]. 系统科学与数学 2013(04)
    • [26].你的信用证是否真的需要保兑[J]. 进出口经理人 2009(03)
    • [27].保兑仓模式下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机制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9(03)
    • [28].销售奖惩和回购策略对保兑仓融资下供应链协调的影响[J]. 管理评论 2018(09)
    • [29].保兑仓融资模式下价格补贴契约的协调研究[J]. 物流科技 2016(10)
    • [30].对虚假“保兑仓”巨额诈骗案的剖析与思考[J]. 中国农村金融 2015(07)

    标签:;  ;  ;  ;  

    供应链金融的保兑仓决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