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问题研究

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化道路是实现工业化的原则、方式和机制。到目前为止,工业化道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六大系统的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全面总结传统工业化道路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刻洞察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做出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既是对我国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进程的经验总结,也是今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实现工业化,世界上没有先例可循。虽然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已经实现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但由于人口规模、资源禀赋、历史条件的不同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我们不可能重复别国走过的道路,而必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已在工业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仍面临许多问题,只有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加以分析、解决,才能使我国的工业化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工业化及其特点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从三个方面说明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第二部分总结了中国走工业化道路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了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外国工业化道路的研究,说明对中国走工业化道路的启示。第四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进行了说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
  • 1.1 工业化的涵义及特点
  • 1.1.1 工业化的涵义
  • 1.1.2 工业化特点
  • 1.2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 1.3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
  • 1.3.1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 1.3.2 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
  • 1.3.3 与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
  • 1.3.4 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
  • 1.3.5 以人为本,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展
  • 1.4 中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1.4.1 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
  • 1.4.2 在总结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的重大决策
  • 1.4.3 依据我国国情做出的正确选择
  • 第2章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现状分析
  • 2.1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 2.1.1 初步形成阶段
  • 2.1.2 调整与均衡发展阶段
  • 2.1.3 水平迅速提升阶段
  • 2.2 中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成就
  • 2.2.1 经济高速增长、整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 2.2.2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 2.2.3 工业发展迅速,具备了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 2.2.4 吸引大量外资,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 2.2.5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
  • 2.3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问题
  • 2.3.1 产业国际竞争力较低
  • 2.3.2 信息化程度不高
  • 2.3.3 资源与环境约束大
  • 2.3.4 经济增长方式急需改变
  • 2.3.5 劳动就业形势严峻
  • 2.4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生问题的原因
  • 2.4.1 国际方面的原因
  • 2.4.2 国内方面的原因
  • 第3章 国外工业化国家走工业化道路的启示
  • 3.1 国外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及特点
  • 3.1.1 以英国为代表的早期工业化道路
  • 3.1.2 以美国为代表中期工业化道路
  • 3.1.3 以日本为代表晚期工业化道路
  • 3.1.4 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 3.2 国外工业化国家工业化道路带给中国的启示
  • 第4章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对策
  • 4.1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指导思想
  • 4.2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的原则
  • 4.3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途径
  • 4.3.1 努力推进制度创新,消除体制方面问题
  • 4.3.2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4.3.3 重构国家创新体系,实施国家创新增进工程
  • 4.3.4 正确处理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4.3.5 继续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4.3.6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 4.4 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4.4.1 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 4.4.2 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传统产业的关系
  • 4.4.3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8(06)
    • [2].新型工业化道路[J].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08(05)
    • [3].苗圩详解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中国经济周刊 2017(41)
    • [4].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成就、新问题与新发展[J]. 岭南学刊 2016(02)
    • [5].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形成与发展[J].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6(04)
    • [6].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 观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山花 2009(01)
    • [7].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才能走的宽[J]. 新长征(党建版) 2010(04)
    • [8].调整产业结构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08(01)
    • [9].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J]. 山东工业技术 2014(13)
    • [10].转变发展方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求是 2012(16)
    • [11].职业教育适应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之需求研究[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 [12].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探索[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2(06)
    • [13].苏联技术哲学与其工业化道路的关系问题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1(02)
    • [14].广西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思考[J]. 改革与战略 2011(05)
    • [15].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J]. 中国集体经济 2011(19)
    • [16].我国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SWOT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5)
    • [17].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区域实现及其与主体功能区的耦合[J]. 现代经济探讨 2009(05)
    • [18].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策略选择[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 [19].论新型工业化道路技工应具备的精神[J]. 职业教育研究 2008(01)
    • [20].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分析与思考[J]. 科技和产业 2008(01)
    • [21].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探析[J]. 甘肃科技纵横 2008(01)
    • [22].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8(02)
    • [23].科学发展视野下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J]. 凯里学院学报 2008(02)
    • [24].新型工业化道路[J]. 工业炉 2008(04)
    • [25].新旧工业化道路之比较[J]. 宿州学院学报 2008(04)
    • [26].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27].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理论的探求[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 [28].生态文明视野下中等城市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基于韶关市的实证研究[J]. 韶关学院学报 2016(09)
    • [29].马克思工业化道路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学习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思考[J]. 经济问题 2017(12)
    • [30].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J]. 唯实 2016(05)

    标签:;  ;  ;  ;  

    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