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根管充填方法与牙根纵裂关系的相关研究

两种根管充填方法与牙根纵裂关系的相关研究

论文摘要

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是指沿牙根长轴发生的完全或不完全折裂,裂纹贯穿从根管至牙周膜的牙本质全层[1]。诊断困难,Soraya等[2]报告借助X线片诊断28例牙根纵裂,符合率为23%;保守治疗效果差,目前只有少数个案报告[3-6]治疗成功,临床仍以拔牙为主。可见预防牙根纵裂的发生更为重要,为了对牙根纵裂病因、诊断、发病机制等有所认识,本文拟从下面三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对牙根纵裂的中英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对牙根纵裂的临床特点、诊疗进展进行总结;其次对牙根纵裂病例的X线片表现及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最后对根管充填技术影响牙齿抗力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第一部分文献系统评价材料和方法按照一定的检索策略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录的1980~2008年有关牙根纵裂研究的文献。2名评价员认真阅读全文后根据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推荐的标准对文献的论证强度独立进行打分,并交叉核对,意见不同的文献请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第三者复评,3人讨论后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定级,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临床文献共纳入中文文献45篇,英文文献60篇。对文献论证强度的评价结果为:低论证强度的“Ⅴ”级文献有44篇(中文为7篇,英文为37篇);论证强度一般的“Ⅳ”级文献有56篇(中文为38篇,英文为18篇);论证强度中上的“Ⅲ”,“Ⅱ”级文献为5篇(皆为英文文献);最高论证强度的“Ⅰ”级文献未发现。(2)基础研究文献中文4篇,英文为32篇。结论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较少,说明临床试验从设计、实施、统计分析等各个环节存在较大难度;基础研究方面中文论著较薄弱。第二部分临床研究1 X线片初步分析材料和方法收集2005~2008年江苏省口腔医院临床诊断并拔牙后证实为牙根纵裂患牙的术前X线牙片43张,从牙位、牙根、根尖阴影、牙槽嵴缺损、纵裂程度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发生于后牙;25例发生于近牙根或近中颊根;X线片有晕轮状根尖阴影表现者26例;牙槽嵴缺损43例皆有,其中30例吸收严重;纵裂程度:31例为Ⅳ度根纵裂,8例为Ⅲ度根纵裂,4例为Ⅱ度根纵裂。结论牙根纵裂好发于后牙近中根或近中颊根,均伴有牙槽嵴缺损,常伴有晕轮状根尖阴影。2临床病例报告材料和方法收集2007.10~2008.10江苏省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临床诊断为牙根纵裂的病例,记录患者的病史,临床检查,X线检查,并对其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年龄皆为40岁以上,多发生于下颌第一磨牙,主诉为咬合不适或疼痛,临床检查咬合面磨耗5度,均伴有深牙周袋,牙槽嵴重度吸收,X线片可见纵裂线或牙折片移位,均拔除治疗。结论牙根纵裂损害涉及牙体、牙髓、牙周组织,现有医疗条件下保存困难。第三部分离体牙研究——两种充填方法对牙根抗力的影响1压力破坏实验材料和方法45个因正畸拔除的下颌前磨牙随机等分为3组:侧压组,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垂直组,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对照组,不处理。充填后沿釉牙骨质界截去牙冠,然后制成标准试件置于万能测试机上垂直、静态加压至折裂,记录折裂瞬间的压力值。结果折裂瞬间压力平均值:垂直组为(378.25±54.26)N,侧压组为(476.58±73.03)N,对照组为(724.82±91.71)N,t检验显示侧压组抗力明显强于垂直组(P﹤0.001),但均较对照组低(P﹤0.001)。结论冷侧方加压充填后牙齿的抗压力强于热垂直加压。提示垂直充填时的热效应可能通过损伤牙本质中的胶原纤维使得牙根的抗压力下降。2疲劳强度实验材料和方法离体下颌前磨牙80个常规开髓,根管预备后随机均分为四组:组1,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加载力为50N(模拟正常咬合);组2,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加载力为75N(模拟创伤咬合);组3,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加载力为50N;组4,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加载力为75N。充填后沿釉牙骨质界截去牙冠,制作成试件,改良后的疲劳测试系统,频率2Hz条件下循环加载,直至折裂,记录加载次数,对所得的结果行t检验。结果平均加载次数组1为16,433.25±131.62,组2为8,725.15±138.06,组3为16,472.35±110.48,组4为8,685.22±91.82.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充填方法之间加载次数无差别(t13=0.32,t24=0.30)。结论改良后的疲劳测试系统用于模拟咀嚼运动过程可行。咬合力在一定范围时冷牙胶侧压充填和热牙胶垂直充填后牙根疲劳强度方面未见差别。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正文
  • 第一部分 文献系统评价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X 线片初步分析
  • 2 临床病例报告
  • 第三部分 离体牙研究——两种充填方法对牙根抗力的影响
  • 1 压力破坏实验
  • 2 疲劳强度实验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次性根管充填对隐裂牙伴牙髓炎治疗的效果探讨[J]. 智慧健康 2020(02)
    • [2].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牙髓坏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18)
    • [3].一次性根管充填在根管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8(26)
    • [4].一次性根管充填在隐裂牙伴牙髓炎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20)
    • [5].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伴疼痛的临床疗效[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12)
    • [6].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疗效[J]. 江苏医药 2016(22)
    • [7].一次性根管充填对隐裂牙伴牙髓炎的治疗效果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5)
    • [8].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疗效观察[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07)
    • [9].浅谈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5)
    • [10].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牙髓病的临床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28)
    • [11].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临床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20)
    • [12].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伴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7(07)
    • [13].不同根管充填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的疗效比较[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01)
    • [14].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伴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89)
    • [15].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伴疼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05)
    • [16].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12)
    • [17].根管充填药物对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治疗效果初步评定[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01)
    • [18].150例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疗效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4(23)
    • [19].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03)
    • [20].观察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伴疼痛的疗效[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4(07)
    • [21].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48例临床疗效观察[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09)
    • [22].110例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03)
    • [23].牙根尖周炎应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5)
    • [24].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0)
    • [25].根管治疗术中根管充填的质量控制探讨[J]. 科学中国人 2017(23)
    • [26].浅谈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效果[J]. 健康之路 2015(08)
    • [27].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急慢性牙髓炎的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 2013(36)
    • [28].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牙髓坏死疗效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23)
    • [29].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隐裂牙伴牙髓炎的临床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4(02)
    • [30].一次性根管充填技术治疗慢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 2015(08)

    标签:;  ;  ;  ;  ;  ;  

    两种根管充填方法与牙根纵裂关系的相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