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与腐败问题的唯物史观透视

异化与腐败问题的唯物史观透视

论文摘要

异化劳动,本质上是人的活动产物转变为奴役人的社会力量,因而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历史过程。本文沿着马克思异化理论向唯物史观递进的轨迹,从劳动异化理论的四个规定到社会异化理论的四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劳动异化和社会异化的主客观条件;进而,从异化普遍性和权力异化的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入手,探讨了由于权力异化而形成腐败的内在成因,并对当前的一些比较盛行的观点进行辨析。只要形成异化的条件存在,异化都就必然存在。腐败是公共权力异化的现实形态,腐败的形成发展遵循异化的基本规律,对异化规律的研究就是对腐败规律的研究,克服异化的途径就是治理腐败的对策。不论何种社会制度,只要有腐败案件发生,就说明这个社会存在着腐败发生的条件或原因;只要这些条件或原因没有消灭,那腐败决不会自行消亡。腐败与物质生产异化、人的本质异化、政治体制异化和意识形态异化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生产力是决定腐败形成发展的根本性因素,垄断性权力持有人是腐败的主体性因素,体制不完善是腐败滋生的直接性因素,意识形态异化是腐败产生的思想性因素。这些因素盘根错节地长期存在,决定了权力异化和腐败生成的历史必然性。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劳动异化理论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马克思之前的异化理论溯源
  •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提出
  •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四节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发展
  • 第二章 社会异化理论的辨证解析
  • 第一节 社会异化的物质根源
  • 第二节 社会异化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社会异化与人的本质
  • 第四节 社会异化与体制变革
  • 第三章 腐败成因的唯物史观透视
  • 第一节 物质生产异化:腐败生发的根本性因素
  • 第二节 人的本质异化:腐败激发的主体性因素
  • 第三节 政治体制异化:腐败频发的直接性因素
  • 第四节 意识形态异化:腐败诱发的思想性因素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异化与腐败问题的唯物史观透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