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成岩场分析及储层质量预测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成岩场分析及储层质量预测

论文摘要

综合考虑时间、温度、流体、压力对成岩作用的影响,本文在原成岩作用数值模拟系统的基础上,对其模型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重新编译了成岩作用数值模拟系统。应用新的模拟系统对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进行了成岩场分析和储层质量预测。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成岩作用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青一段有机质成熟区域集中在中央坳陷区,从嫩江组沉积时期开始,青一段有机质开始进入大量生烃时期,并且泥岩发生超压释放,下伏泉四段、泉三段储层处于中成岩阶段A1亚期和中成岩阶段A2亚期,以溶蚀相和溶蚀及部分再胶结相为主,次生孔隙发育,这一时期构造运动强烈,断层发育,是扶杨油层大规模成藏时期;明水组沉积时期泥岩超压再次达到最大值,生、储、盖层发育俱佳,扶杨油层再次大规模聚集成藏。现今成岩强度基本维持明末的状态,泉四段储层处于早成岩阶段~中成岩阶段A2亚期,储层质量较好;泉三段成岩作用较强,在埋藏较深的坳陷区已经进入中成岩阶段B期,储层物性较差。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共同决定储层现在的质量,在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不同沉积微相的孔隙度、渗透率预测模型,对扶杨油层储层孔隙度、渗透率进行了预测。在平均填隙物含量约16%的条件下,孔隙度预测平均误差2.78%。在对扶杨油层油层物性重新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扶杨油层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并预测了有效油气储层的分布范围。预测结果表明,泉四段、泉三段上部储层大部分处于有效油气储层范围内,只有齐家古龙凹陷、三肇凹陷的部分地区,储层物性太差,失去了工业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的现状
  • 3. 研究的思路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5. 完成的工作量
  • 6. 主要成果认识
  • 7.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充填序列特征
  • 1.2 构造演化特征
  • 1.3 石油地质特征
  • 1.3.1 烃源岩条件
  • 1.3.2 储层特征
  • 1.3.3 封盖层条件
  • 1.4 勘探开发现状
  • 1.5 成岩作用研究及成岩阶段划分
  • 1.5.1 全区成岩阶段划分
  • 1.5.2 成岩区划分
  • 第二章 成岩作用数值模拟基本原理与模型简介
  • 2.1 基本原理
  • 2.1.1 地质原理与模型
  • 2.1.2 成岩场及其分析方法
  • 2.1.3 成岩相预测原理
  • 2.1.4 成岩作用与生储盖层的关系
  • 2.2 成岩作用模拟的数学模型
  • 2.2.1 机械压实与埋藏史模型
  • 2.2.2 成岩史模型
  • 第三章 成岩场分析及成岩相预测
  • 3.1 模拟井网的部署参数选取
  • 3.1.1 研究流程和模拟井网的部署
  • 3.1.2 参数选取
  • 3.2 模拟结果及讨论
  • 3.2.1 单井和单层成岩作用的数值模拟
  • 3.2.2 EW5 剖面成岩作用的数值模拟
  • 3.3 成岩场分析与成岩相横向预测
  • 第四章 储层质量预测与有效油气储层的确定
  • 4.1 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预测
  • 4.1.1 预测的原理与流程
  • 4.1.2 松辽盆地北部各成岩区扶杨油层储层物性预测模型
  • 4.1.3 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预测结果
  • 4.2 有效油气储层的确定
  • 4.2.1 产油气储层物性下限
  • 4.2.2 有效油气储层发育的沉积因素
  • 4.2.3 有效油气储层分布范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成岩场分析及储层质量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