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泾地区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开发关系

镇泾地区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开发关系

论文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油藏普遍无边底水,属典型岩性油藏,其中位于盆地天环坳陷南端的镇泾区块长8油层组即为一个低丰度、特低渗,且平面和垂向上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镇泾区块的油气勘探评价工作始于1997年,但一直持续到2006年,该区仅在长8油层获大量油气显示,而未试获的工业油流;2007年开始对一批老井进行重复压裂而获得高产,并相继获得了一些高产油流井,从而打开了镇泾区块长8油层组的勘探开发局面。目前在研究区开采过程中仍表现出了地层能量不足,油井投产后日产液量和日产油量下降较快的特征,针对这一情况在ZJ5井区实施先导性注水试验,注水试验总体效果较好,但存在油井见效不均,部分井含水上升快,甚至发生水淹。对于镇泾区块长8油层组这种低产背景存在高产的特点,以及在生产中体现出的非均质性均表明了天然裂缝的发育对油气渗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长8油层组裂缝发育规律以及对生产影响,为下一步开发调整和井网部署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野外露头裂缝调查及钻井岩心裂缝观察,分析了裂缝类型、产状、裂缝发育密度、有效性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成像测井裂缝识别,并识别出了连续高导缝、不连续高导缝、连续高阻缝、不连续高阻缝等四种类型裂缝,并对裂缝产状、裂缝特征参数进行了相关计算。通过分析裂缝在常规测井曲线上响应特征,计算了裂缝孔隙度、宽度参数,使用判别分析、R/S分析法、概率神经网络模型等多方法进行裂缝综合识别,最后结合岩心裂缝特征综合建立了基于常规测井的综合裂缝识别标准。在前人对该地区构造演化研究基础上,结合野外调查、岩心观察和测井解释结果,认为研究区裂缝走向主要有NEE-SWW、W-E、NE-SW三个优势方向,主要受到了燕山期和喜山期两期区域应力场的控制,其次天然裂缝的发育也受岩性、层厚、断层等因素的控制。在裂缝平面分布评价的基础上划分三类裂缝区:裂缝发育区、裂缝较发育区和裂缝不发育区。结合生产分析,认为在裂缝发育区,裂缝可以起到良好的导流作用,大规模压裂时,会沿NEE-SWW和NE-SW向的天然裂缝延伸,在后期注水开发中表现出沿裂缝线注水受效快,容易发生水淹,针对以上情况在裂缝发育区应保持注水井与角井的连线平行NEE-SWW走向,放大NEE-SWW裂缝方向井距,减缓角井水淹速度,缩小排距,提高侧向油井受效程度,同时控制注水井的注入压力和注入量,提高驱油效率;在裂缝次发育区,目前注水开发效果较好,油井受效较为均匀,在下步开发中应保持适中注入压力和注入量,维持地层能量,可以适当放大裂缝方向井距,有利于提高压裂规模和单井产量;在裂缝不发育区,注水生产表现出油井见效缓慢甚至不受效,生产井压裂后产液量和产能低,因此在进行裂缝不发育区开发时,应加大压裂强度,增强造缝能力,增加油井泄油面积,在注水时应加大注水压力和注入量,同时适当增加井网密度,改善油井不受效状况。研究区目的层裂缝系统对油藏开发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因此在进行开发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时,应充分发挥裂缝优势,同时避免水淹水窜,从而能真正实现油藏的高效开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技术思路与主要研究方法手段
  • 1.4 主要工作内容及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
  • 第2章 研究工区概况
  • 2.1 基本地质特征
  • 2.1.1 构造特征
  • 2.1.2 地层特征
  • 2.1.3 储层特征
  • 2.1.4 油藏基本情况
  • 2.2 勘探开发现状
  • 2.3 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
  • 第3章 裂缝基本特征
  • 3.1 野外裂缝特征
  • 3.2 岩心裂缝特征
  • 3.2.1 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的区别
  • 3.2.2 裂缝类型划分
  • 3.2.3 岩心裂缝特征
  • 第4章 测井裂缝特征及识别
  • 4.1 成像测井裂缝识别
  • 4.1.1 裂缝识别机理
  • 4.1.2 裂缝识别
  • 4.2 常规测井裂缝响应特征
  • 4.3 裂缝参数测井解释
  • 4.3.1 裂缝张开度模型
  • 4.3.2 裂缝孔隙度模型
  • 4.3.3 裂缝参数计算结果
  • 4.4 常规测井裂缝识别
  • 4.4.1 裂缝判别识别
  • 4.4.2 R/S法裂缝识别
  • 4.5 概率神经网络分类裂缝识别
  • 4.5.1 概率神经网络特点
  • 4.5.2 概率神经网络模型
  • 4.5.3 概率神经网络裂缝识别
  • 4.6 单井裂缝综合评价
  • 第5章 重点区裂缝分布评价及对生产影响
  • 5.1 重点区裂缝分布
  • 5.1.1 裂缝发育影响因素分析
  • 5.1.2 生产区裂缝分布评价
  • 5.2 生产动态特征
  • 5.2.1 油藏生产动态特征
  • 5.2.2 生产井类型分类
  • 5.3 裂缝对开发影响
  • 5.3.1 裂缝对产能影响
  • 5.3.2 裂缝对注水开发影响
  • 5.3.3 裂缝对压裂影响
  • 5.3.4 裂缝对井网部署影响
  • 5.4 油藏开发中的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裂缝发育特征研究[J]. 中国煤炭地质 2017(01)
    • [2].人工监督神经网络在煤层裂缝发育区识别中的应用[J]. 中国煤炭 2020(04)
    • [3].考虑垂向裂缝发育的火山岩气藏部分打开井试井分析方法[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0(10)
    • [4].复杂构造区块裂缝发育密度与构造关系的定量表征——以川东北普光气田为例[J]. 断块油气田 2014(03)
    • [5].霍洛湾矿地裂缝发育规律及漏风防治技术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9(11)
    • [6].多属性裂缝发育区预测[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09)
    • [7].柴西地区基岩裂缝发育特征[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2)
    • [8].探讨影响页岩裂缝发育的几大因素[J]. 内江科技 2011(05)
    • [9].十屋油田裂缝发育与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J]. 岩性油气藏 2010(S1)
    • [10].基于数值模拟分析构造作用对裂缝发育的控制[J]. 特种油气藏 2016(01)
    • [11].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及其对产油量的影响[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4(06)
    • [12].川东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发育模式的测井识别方法[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21)
    • [13].采动动态地裂缝发育特征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J]. 电子测试 2014(18)
    • [14].页岩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J]. 地学前缘 2012(02)
    • [15].含煤岩系裂缝发育区综合识别方法[J]. 煤炭技术 2018(10)
    • [16].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主控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01)
    • [17].杨家坝油田裂缝发育规律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0(03)
    • [18].毛坝地区裂缝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02)
    • [19].川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特征[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36)
    • [20].山西煤矿潞安矿区地裂缝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4(01)
    • [21].变尺度分析技术在裂缝发育强度评价应用中的新认识[J]. 地下水 2012(05)
    • [22].开采影响下砂壤土裂缝发育特征研究——以汝河侯村段为例[J]. 金属矿山 2015(04)
    • [23].影响火山岩裂缝发育因素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02)
    • [24].裂缝发育的特低渗透砂岩储层特征[J]. 科技导报 2015(07)
    • [25].张东地区白云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05)
    • [26].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低渗透储层裂缝发育特征[J]. 特种油气藏 2013(03)
    • [27].正断作用下地裂缝扩展试验研究[J]. 城市地质 2020(03)
    • [28].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不整合结构对火山岩裂缝发育的影响[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2)
    • [29].植被发育斜坡土体干缩裂缝发育规律的实验研究[J]. 山地学报 2015(02)
    • [30].百21井区夏二段储层裂缝识别及裂缝发育特征[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03)

    标签:;  ;  ;  ;  ;  

    镇泾地区长8段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开发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