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1994年我国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同时伴随着不断提高的对外开放程度,我国国际收支连续多年出现双顺差,外汇储备额也是逐年增长,且增长率在不断提高。截止到2010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经加速上升至2.84万亿美元,再创单一国家持有外汇总额的历史记录。适度的外汇储备可以保证一国的汇率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增强了国家对外支付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一国综合实力。然而过量的外汇储备却无益于内部经济调控,中国人民银行出于稳定汇率的需要必须被动地从外汇市场购入外汇,并同地投放基础货币,进而给物价带来上涨的压力。本文以经济学为基础理论,以计量经济学为工具,就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及通货膨胀的变化情况及原因,接着从理论上系统分析了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即:国际收支顺差→国外净资产↑→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压力↑(物价上涨),数据显示和理论分析均显示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间存在变动上的-致性,然后本文利用2001年-2010年的经济数据,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论证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确实会产生明显的通货膨胀效应。在长期中,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拉动效应为0.030712,在短期内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在前三期对通货膨胀产生显著正效应,并且此效应具有较长的持续影响。另外本文还发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通货膨胀也产生了很大的诱发作用。为了缓解由外汇储备增长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在最后探讨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外汇占款冲销政策,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平衡国际收支。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1.2 相关文献综述1.2.1 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关系的文献综述1.2.2 外汇冲销干预的文献综述1.2.3 对相关文献研究成果的评价1.3 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第二章 通货膨胀理论概述2.1 通货膨胀的定义2.2 通货膨胀的测量标准2.3 通货膨胀的类型第三章 我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变化情况3.1 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情况及原因3.1.1 国际储备与外汇储备3.1.2 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3.1.3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3.2 通货膨胀衡量指标—物价指数的变化第四章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4.1 我国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4.1.1 外汇储备增长引起外汇占款增加4.1.2 外汇占款增长引起基础货币增加4.1.3 基础货币增长通过货币乘数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4.2 我国外汇冲销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4.2.1 通过货币乘数渠道冲销外汇占款4.2.2 通过中央银行信贷渠道冲销外汇占款4.3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指数的关系4.4 本章小结第五章 我国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5.1 模型的推导5.2 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5.3 单位根检验5.4 协整检验5.5 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5.6 脉冲响应5.7 结论分析第六章 缓解由外汇储备增加所致通胀压力的政策建议6.1 深化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改革6.2 完善外汇占款冲销政策6.3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平衡国际收支参考文献致谢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外汇储备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协整检验论文; 误差修正模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