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补偿应用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

生态补偿应用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生态优先与资源利用之间的矛盾、生态系统恢复和可持续经营过程中巨大的资金供需缺口等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些的关键是,必须建立起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机制。其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手段。本文在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借世界银行技术援助项目课题研究的契机,以海南省为例,总结并探索一个相对独立范围内以森林为载体的生态补偿标准和模式。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切入,在分析生态补偿机理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态补偿思路。并以海南省中部山区为例,通过案例地区利益相关者和现状的全面调研,分析海南省中部山区的现状与问题,量化海南省中部山区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提出生态补偿的标准和模式,确保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和保障体系。通过研究发现,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根本出发点。以非市场决策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将其还原为一个社会利益冲突问题,在个人理性和个人选择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利益群体的博弈,以讨价还价的价格形式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是可行的。在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空白的情况下,本文探讨的海南中部山区生态补偿思路、框架和方案,可以作为我国生态补偿的一个方向和选择,并初步给出了解决生态补偿资金来源问题的参考范畴。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补偿的重要性
  • 1.1.2 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 1.2 本文主要研究问题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现状分析
  • 2.1 生态补偿的定义
  • 2.2 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 2.2.1 国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 2.2.2 国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
  • 2.3 国内外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生态补偿理论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
  • 2.4.1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案例与经验总结
  • 2.4.2 国内生态补偿实践案例与经验总结
  • 3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
  • 3.1 公共产品理论及对生态补偿的启示
  • 3.1.1 公共产品理论的内涵
  • 3.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公共产品性质
  • 3.1.3 公共产品特殊性的解决思路
  • 3.2 外部性理论及对生态补偿的启示
  • 3.2.1 外部性理论概念内涵和外延
  • 3.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外部性的解决思路
  • 3.3 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
  • 3.3.1 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数学模型
  • 3.3.2 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局部均衡理论分析
  • 4 案例地区基本概况与面临问题分析
  • 4.1 自然与生态环境概况
  • 4.2 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 4.3 海南中部山区面临主要问题分析
  • 4.3.1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突出
  • 4.3.2 土地资源稀少,人地关系紧张
  • 4.3.3 农民对森林具有高度经济依赖性
  • 4.3.4 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 4.3.5 历史遗留问题制约了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
  • 5 海南中部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5.1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构成
  • 5.2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价方法
  • 5.2.1 实际市场评估技术
  • 5.2.2 隐含(替代)市场评估技术
  • 5.2.3 假想(模拟)市场评估技术
  • 5.3 海南中部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6 海南省生态补偿的主体与客体
  • 6.1 生态补偿主体的确定
  • 6.2 生态补偿客体的确定
  • 6.3 海南省生态补偿的主客体
  • 7 海南省生态补偿的标准
  • 7.1 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
  • 7.2 海南省生态补偿的标准
  • 7.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 7.2.2 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成本
  • 7.2.3 补偿主体支付意愿
  • 7.2.4 不同方法确定的生态补偿标准比较
  • 8 海南省生态补偿的途径建议
  • 8.1 公共财政途径
  • 8.1.1 公共财政途径的经济学原理
  • 8.1.2 财政转移支付
  • 8.2 征收生态税
  • 8.3 实行信贷优惠
  • 8.4 市场化的补偿模式
  • 8.4.1 提高公益林的综合效益
  • 8.4.2 森林生态旅游
  • 8.5 BOT 融资方式
  • 8.6 企业与个人参与
  • 9 海南中部山区生态补偿的保障体系
  • 9.1 市场化机制保障
  • 9.2 组织管理保障
  • 9.3 宣传保障
  • 9.4 广辟融资渠道
  • 10 结论
  • 10.1 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不足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海南中部山区 2006 年林业资源状况(亩)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南中部山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09(02)
    • [2].中部山区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与思考[J]. 经济师 2011(08)
    • [3].顾客至上 锐意进取 广东路桥建设公司汕湛分公司[J]. 广东交通 2016(06)
    • [4].优质特种稻在海南中部山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 2018(05)
    • [5].贵州中部山区植烟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特征[J]. 中国烟草科学 2015(03)
    • [6].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7-33-97在海南中部山区适应性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 2009(06)
    • [7].岢岚持续发展之路越走越宽[J]. 记者观察(上半月) 2008(11)
    • [8].海南中部山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8(S1)
    • [9].机会成本法在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中的应用——以海南中部山区为例[J]. 生态学报 2009(09)
    • [10].中部山区生态补偿 和谐海南建设不容迟滞的大事[J]. 今日海南 2008(06)
    • [11].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对海南中部山区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5)
    • [12].什么季节适合去海南开会?[J]. 中国商贸 2008(12)
    • [13].MODIS雪盖制图中NDSI阈值的检验——以祁连山中部山区为例[J]. 冰川冻土 2008(01)
    • [14].海南中部山区什运乡人工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J].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10(05)
    • [15].动物的“导航系统”[J]. 中学生时代 2008(04)
    • [16].海南岛中部山区土地开发利用分析和建议[J]. 国土资源情报 2008(12)
    • [17].动物的“导航系统”[J]. 初中生辅导 2009(07)
    • [18].动物的“导航系统”[J]. 初中生辅导 2010(11)
    • [19].老知青的回忆[J]. 泉州文学 2012(04)
    • [20].生态涵养型贫困区实现生态资本运营式扶贫的路径研究——以海南中部山区茶产业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19)
    • [21].数字[J]. 环境教育 2011(12)
    • [22].海南中部山区四市县农业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9(07)
    • [23].新科技新产业助推山区农民增收[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0(11)
    • [24].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建立完善中部山区生态补偿机制试行办法的通知[J]. 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8(21)
    • [25].海南岛省中部山区热带天然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15)
    • [26].贵州中部山区植烟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布特征[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3)
    • [27].海南省中部山区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0(02)
    • [28].中部山区绿色低碳小城镇城乡流通一体化的构建与推广——基于电子商务视角[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3)
    • [29].动物的“导航系统”[J]. 绿化与生活 2012(06)
    • [30].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变化与保护成效评估——以海南岛中部山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例[J]. 地理学报 2018(03)

    标签:;  ;  ;  ;  ;  

    生态补偿应用研究 ——以海南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