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井眼内岩屑运移的数值计算与清岩工具设计流场计算

倾斜井眼内岩屑运移的数值计算与清岩工具设计流场计算

论文摘要

岩屑运移问题是斜井、水平井和大位移井钻井的关键技术之一,如何保持良好的井眼清洗状况对钻井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对岩屑运移机理的研究,将0o~90o的井段根据井斜角的不同分成了三个不同的井段,分别是0o~30o的直井段,30o~60o的中斜度井段和60o~90o的大斜度井段,并根据不同井段的岩屑运移特征建立了不同的岩屑运移模型。该数学模型利用了流体力学中的固液两相流理论、岩屑床力学平衡条件和岩屑颗粒起动分析,并针对不同井段的岩屑运移特点,引入了岩屑颗粒扩散方程,在中斜度井段建立了两层水力模型,在大斜度井段建立了三层水力模型。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论文利用VisualBasic6.0开发了岩屑运移软件。通过该软件,可以根据不同的钻井工况输入钻井参数,经计算可得岩屑床的无因次厚度、井眼环空的岩屑浓度以及最小携岩返速和排量等结果。所得结果与文献中的结果做比较,论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论文通过计算分析单因素对无因次岩屑床厚度的影响,得出了与实验和工程实践较为一致的规律。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加以修改,论文中得到了在规定许用岩屑床厚度或岩屑浓度条件下的最小环空携岩返速和最小环空携岩排量的计算方法,并对单因素对返速和排量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说明。根据对岩屑床清除与井眼清洗的理论与工程实践方法的分析,论文提出了一种岩屑床清除工具。该工具可以加接于钻杆中间,利用其水力清除和机械破坏的双重作用来达到清除岩屑床的目的。论文对工具的设计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案,用SOLIDWORKS2006和GAMBIT2.0建模划分网格后,经过FLUENT6.0进行水动力学流场分析,得到了工具周围的流场速度分布矢量图,较好的论证了该工具的水力清岩效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与攻关方向
  • 第2章 斜井岩屑运移机理的研究
  • 2.1 钻井液的流变性能
  • 2.1.1 塑性流体
  • 2.1.2 假塑性流型和膨胀流型
  • 2.1.3 流变参数的确定
  • 2.2 斜井偏心环空压降公式的推导
  • 2.2.1 管流与环空流水力计算
  • 2.2.2 斜井偏心环空压降公式的推导
  • 2.3 斜井岩屑运移机理
  • 2.3.1 沉降速度和扩散方程
  • 2.3.2 推移质的运移
  • 2.3.3 悬移质的运移
  • 2.4 岩屑床内的颗粒堆积浓度
  • 第3章 岩屑运移模型的建立
  • 3.1 小斜度井段运移模型
  • 3.1.1 小斜度井段携岩机理
  • 3.1.2 小斜度井段运移模型的建立
  • 3.1.3 小斜度井段模型求解
  • 3.2 中斜度井段岩屑运移模型
  • 3.2.1 中斜度井段岩屑运移机理
  • 3.2.2 中斜度井段岩屑运移两层模型的建立
  • 3.2.3 中斜度井段模型的求解
  • 3.3 大斜度水平井段岩屑运移模型
  • 3.3.1 大斜度水平井段岩屑运移机理
  • 3.3.2 大斜度井岩屑运移三层模型的建立
  • 3.3.3 模型的求解
  • 3.4 模型求解流程图
  • 3.5 模型结果验证
  • 3.6 模型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最小携岩环空返速的计算
  • 4.1 直井段最小携岩环空返速
  • 4.2 斜井段最小携岩返速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4 计算软件的编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岩屑清除工具设计的流场计算
  • 5.1 岩屑床的常用清除方式
  • 5.2 岩屑床清除工具的设计原则及方案
  • 5.3 岩屑清除工具的设计
  • 5.4 岩屑床清除工具的流场模拟
  • 5.4.1 MRF坐标系的选择
  • 5.4.2 计算模型的选择
  • 5.4.3 网格划分
  • 5.4.4 边界条件及模拟参数设置
  • 5.5 工具流场模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A 两层水力模型几何参数计算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细碎岩屑地质录井方法探讨[J]. 中国石油石化 2016(S1)
    • [2].基于音频信号的气体钻井返出岩屑量监测方法研究[J]. 石油钻探技术 2017(03)
    • [3].钻井过程中岩屑运移模型研究进展[J].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19(06)
    • [4].水平井段套管内壁表面粗糙度对岩屑运移的影响研究[J]. 内江科技 2020(05)
    • [5].涪陵页岩气田钻井岩屑资源化利用实践[J]. 油气田环境保护 2020(02)
    • [6].大位移井岩屑运移研究综述与展望[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28)
    • [7].基于机器视觉的岩屑自动拣选系统设计[J]. 电子测量技术 2014(01)
    • [8].大位移井岩屑动态运移计算简便方法研究[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07)
    • [9].细碎岩屑描述在煤气层开发中的意义[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10)
    • [10].岩屑远程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J]. 录井工程 2015(01)
    • [11].基于计算流体力学与离散单元法并行计算的煤层气井大粒径岩屑运动规律初探[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15)
    • [12].岩屑甩干机之模型优化及颗粒运移情况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 2017(10)
    • [13].岩屑实物录井成果网上应用研究[J]. 录井工程 2017(01)
    • [14].机械式岩屑清除工具在钻井作业中的应用[J]. 化工设计通讯 2016(09)
    • [15].K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J]. 录井工程 2017(01)
    • [16].水平井细碎岩屑的录井识别新技术[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4(07)
    • [17].钻井岩屑收集转运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07)
    • [18].浅析岩屑土与风积砂的综合利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02)
    • [19].国外钻井岩屑处理技术与国内应用研制分析[J]. 石油机械 2009(09)
    • [20].岩屑回收系统在模块钻机上的应用[J]. 装备制造技术 2016(03)
    • [21].清除器对水平井段岩屑运移的影响分析[J]. 石油矿场机械 2014(10)
    • [22].流花16-2油田钻井返排岩屑堆积参数预测方法[J]. 中国海上油气 2020(01)
    • [23].含油岩屑深度固控技术在东海的应用[J]. 石油化工应用 2019(09)
    • [24].声发射岩屑检测系统设计及实验室评价[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20)
    • [25].幂律流体中岩屑颗粒沉降速度实验[J]. 断块油气田 2016(01)
    • [26].充气欠平衡钻井水平段环空岩屑运移规律实验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19)
    • [27].泵注反循环岩屑运移实验系统的研制[J].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5(03)
    • [28].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与纹理的岩屑识别算法[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09(02)
    • [29].自旋转岩屑清洗工具模拟计算与分析[J]. 石油机械 2017(09)
    • [30].水平段环空压耗与岩屑运移规律数值模拟[J]. 石油矿场机械 2014(03)

    标签:;  ;  ;  ;  ;  

    倾斜井眼内岩屑运移的数值计算与清岩工具设计流场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