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广东广州510430)

【摘要】目的:分析及研究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归于此文研究目标资料中,对2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进行调查及分析,统计20名精神科护士的调查结果。结果: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评分数值对比国际常模明显更低,精神科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评分数值也均比较低。结论: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临床沟通能力;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291-02

精神科患者多对自知力缺乏,有认知障碍、情感障碍存在,对精神科护士的临床沟通产生较大困难[1]。笔者纳入研究目标资料的是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分析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此文研究资料目标是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以往及现今都不存在精神疾病,20名精神科护士均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男性护士3名,女性护士17名,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48岁,护士的年龄平均值是(33.58±2.02)岁。按照护龄可区分为,护龄5年以内的护士有5名,护龄5年~10年的护士有3名,护龄11年~15年的护士有2名,护龄15年以上的护士有10名。按照学历水平可区分为,中专学历水平的护士有5名,大专学历水平的护士有10名,本科学历水平的护士有5名。按照职称可区分为,职称为护士有6名,职称为护师有3名,职称为主管护师有9名,职称为副主任护师和以上职称有2名。

1.2方法

对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采取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2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进行评定。

1.3指标观察

(1)分析及统计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2)分析及统计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共有6个项目,即基本的非语言沟通能力(含有7个条目)、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含有11个条目)、团队沟通能力(含有6个条目)、困难情景沟通能力(含有19个条目)、情感感知能力(含有9个条目)、情感支持能力(含有6个条目)。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数据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1.0)计算,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评分数值、临床沟通能力评分数值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统计学研究及对比意义存在。

2.结果

2.1分析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

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评分数值是(25.8±3.0)分,国际常模的自我效能评分数值是(28.6±4.0)分,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评分数值与国际常模对比,t=2.5043,P=0.167<0.05,体现统计学研究及对比意义。

2.2分析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临床沟通能力

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基本的非语言沟通能力评分数值是(4.3±0.3)分,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评分数值是(4.2±0.5)分,团队沟通能力评分数值是(4.5±0.4)分,困难情景沟通能力评分数值是(4.0±0.5)分,情感感知能力评分数值是(3.9±0.6)分,情感支持能力评分数值是(3.9±0.7)分,总的平均评分数值是(4.2±0.3)分。

2.3分析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相关性

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和临床沟通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

3.讨论

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对主体相关行为和认知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而精神科患者因其病情相关影响,容易发生冲动的行为,导致精神科护士对于工作的安全感普遍缺乏,社会人士对于精神科护士的尊重度缺乏,特别是精神科护士家属对其态度不佳,导致精神科护士的成就感相对比较低,难以得到家属的充分理解以及支持,而且,精神科相关设备存在陈旧性,相关布局缺乏合理性,也会对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产生安全隐患,导致精神科护士存在比较大的工作压力,进而容易引发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相对比较低。笔者经统计分析后发现,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评分数值相对偏低,需要对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进行进一步提升。

临床沟通能力是精神科护士在护理工作中需要具备重要能力,因为多数精神科患者的认知缺乏,对于相关治疗及护理并不配合,在对精神科患者予以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时候需精神科护士和精神科医生予以积极有效的沟通,和精神科患者家属也需进行积极沟通,常常需要精神科护士和精神科医生进行协作,要求精神科护士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能力。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团队沟通能力评分数值最高,也证实以上观点。精神科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时刻面对精神科患者,而精神科患者多不具有理智性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发生突发性攻击,导致精神科护士常常被伤害,精神科护士的工作中对于安全感极度缺乏,精神科护士对于情感支持具有需求性,本文研究后发现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情感支持能力评分数值相对比较低。而且,精神科护士对于精神科患者常常难以予以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导致精神科护士于困难情景下的沟通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性[2-3]。本文研究后发现本院20名精神科护士的情感感知能力评分数值、困难情景沟通能力评分数值也相对比较低。

所以,需加强对精神科护士的沟通能力培养力度,提升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效能,对于精神科突发事件以及困难情景下的临床沟通能力培训,将精神科护士面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技能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庆华,徐清芝,王爱青,等.心理弹性在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与核心能力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9):708-712.

[2]赵攸文.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9):42-44.

[3]胡小燕,赵化军.精神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4):1708-1710.

标签:;  ;  ;  

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