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形成机制的探讨 ——以成都为例

都市圈形成机制的探讨 ——以成都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个体竞争,而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都市圈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一组紧密相联、相互依赖的城市群体。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合理的都市圈能实现单个城市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益,使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加强都市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正确认识都市圈的基本内涵,把握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于区域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总目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成都都市圈的实证分析,着重探讨了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全文共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综述;第二部分是都市圈的理论部分;第三部分是对成都都市圈的实证分析,首先通过都市圈的三个特征分析,证明成都都市圈已经形成,然后以成都都市圈为例,探讨其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其中,第一章首先分析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然后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都市圈理论研究的现状。对都市圈的概念、发展阶段、空间结构、动力机制等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大致的梳理与总结。第二章是对都市圈理论的把握,通过对都市圈概念的辨析,总结出了都市圈的三个基本特征:明确的核心、圈层式结构和一体化特征,并简要总结了都市圈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从都市圈的三个特征入手对成都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成都都市圈已经形成。目前,成都都市圈只属于“日常都市圈”。第四章内容以成都都市圈为研究对象,利用因子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得出成都都市圈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经济、科技、交通、人口和政府等因素。并对这五大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最后,对全文做了简要的总结。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都市圈的相关理论
  • 2.1 都市圈的概念
  • 2.1.1 与都市圈相近的概念
  • 2.1.2 都市圈的内涵
  • 2.2 都市圈的理论基础
  • 3 成都都市圈的实证分析
  • 3.1 中心城市分析
  • 3.1.1 集聚效益指数与城市发展潜力指数
  • 3.1.2 区域绝对经济联系量和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指数
  • 3.2 圈层结构分析
  • 3.2.1 非农化水平分析
  • 3.2.2 人口与经济
  • 3.3 城乡一体化分析
  • 4 成都都市圈形成的前提与动力机制
  • 4.1 成都都市圈形成的前提
  • 4.1.1 自然地理条件
  • 4.1.2 交通条件
  • 4.1.3 中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
  • 4.2 都市圈的动力机制分析
  • 4.2.1 分析方法与步骤
  • 4.2.2 都市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3 分析过程
  • 4.2.4 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都市圈”建设的反思[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9(02)
    • [2].滁州进一步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思考[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12)
    • [3].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8大都市圈的检验[J]. 商业经济研究 2015(09)
    • [4].都市圈发展阶段及潜力空间研究——以上海都市圈为例[J]. 建材与装饰 2019(14)
    • [5].核心城市相关研究述评[J]. 现代商业 2011(23)
    • [6].哈尔滨都市圈地域范围的界定及其圈层结构[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10)
    • [7].都市圈产业技术跨越系统策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22)
    • [8].以长春为中心的都市圈构建[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4(03)
    • [9].基于引力模型的合肥都市圈空间界定[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10].都市圈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机制研究[J]. 江苏商论 2008(01)
    • [11].都市圈融合的综合交通体系构建关键问题[J]. 山东工业技术 2016(19)
    • [12].区域一体化趋势下都市圈崛起的思考[J]. 经济视角(中旬) 2011(09)
    • [13].基于行政权协调的都市圈地方政府合作模式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16(01)
    • [14].南京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09(20)
    • [15].都市圈石漠化区域采石场的生态恢复方法与措施探讨[J].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8(02)
    • [16].都市圈中不同级别城市的跨界整合[J].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3)
    • [17].2001—2011年上海都市圈创新能力的空间互动影响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01)
    • [18].都市圈的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武汉都市圈为例[J]. 理论与改革 2008(04)
    • [19].利用铁路开行市域列车可持续运营研究[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8(12)
    • [20].空间结构要素的内涵及内在的逻辑关系[J]. 发展研究 2012(12)
    • [21].借鉴其他都市圈中心城市发展经验——看天津经济发展路径[J]. 生产力研究 2010(08)
    • [22].都市圈背景下“优雅乡村”建设的思考[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14(Z1)
    • [23].杭州市域总体规划编制探索[J]. 现代城市 2009(01)
    • [24].哈尔滨都市圈城市化发展与空间组织[J]. 经济地理 2008(01)
    • [25].青岛都市圈轨道交通分析与建议[J]. 综合运输 2018(11)
    • [26].都市圈研究回顾与展望[J]. 经济研究参考 2014(61)
    • [27].杭州都市圈产业集聚与整合研究[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2(01)
    • [28].基于国外经验对武汉都市圈建设的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08(12)
    • [29].国外典型都市圈市域铁路发展及启示[J]. 中国铁路 2018(09)
    • [30].日、英、美都市圈住房规划体系特征及其启示[J]. 规划师 2014(12)

    标签:;  ;  ;  

    都市圈形成机制的探讨 ——以成都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