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与效果分析

我院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与效果分析

陈翠梅王瑞书

(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药剂科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目的:对比评价干预前、后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探讨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抽取干预前2010年和2次干预后2012年及2013年,我院择期行甲状腺、乳腺及斜疝3种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共450例,分为干预前、第1次及第2次干预后共3组,每组各150例。对于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98.66%,2次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1.33%;用药时机在术前0.5—2h的比例提高了48.65%;术后用药时间≤24h的比例提高了88.04%。结论:我院采取干预措施后监管效果显著,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得到遏制。为国家节省大量医药费用,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关键词】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089-01

【Abstract】Objective:Assessrationalityofantibacterialdrugsusedin3typeIincisionoperationprevention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comparatively.Investigatetheeffectofinterventionmeasures.Methods:From2010beforeinterventionandin2012and2013afterintervention,ourhospitalundergothyroid,breastandhernia3kindsoftypeIincisionoperationinpatientswithatotalof450cases,pidedintopreintervention,firsttimeandsecondtimeaftertheintervention,atotalof3groups,150patientsineachgroup.Result:Theusagerateofpreventiveantibacterialis98.66%beforetheintervention;2timesaftertheintervention,theusagerateofantibioticsis11.33%;theadministrationtimeinpreoperative0.5-2Hratioincreased48.65%;postoperativemedicationtime≤24hratioincreasedby88.04%.Conclusion:Ourhospitalinterventionafterregulationeffectisobvious,theirrationaluseofantimicrobialdrugshasbeenchecked.Alotofmedicalexpensesforthecountryhavebeensaved,theeconomicburdenofpatientshasbeenalleviated,andthelevelofrationaluseofdrugsinourhospitalhasmproved.

【Keywords】TypeIincisionperioperativeperiodpreventivemedicineinterventioneffect

按照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38号文件,[2012]32号文件等要求,医疗机构要重点加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与控制,为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我院也特别规定了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实施细则,并制定普外科作为试点科室,对甲状腺、乳腺及斜疝3种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使用进行了干预、监测、分析,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抽取我院2010年1月—6月3种Ⅰ类切口手术出院患者病历150份,为干预前组;2012年1月—6月为第1次干预后;2013年1月—6月为第2次干预后;每组各150例作为第1、2轮干预组,总共450例。所有患者均为我院行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及斜疝手术(简称3种Ⅰ类切口手术)。

1.2干预措施

采用行政干预和技术干预相结合的方式,邀请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家讲座,普及围术期合理用药概念,同时组织有关科室医师参加学习讨论《方案》并实施[1]。干预前阶段的病例,如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积极与医师沟通,从合理用药专业知识进行干预,未采取措施。第1次干预的病例针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的问题予以公示,进行反馈,并适当经济处罚。第2次干预的病例,根据卫生部《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32号文件精神,重新制定评价标准[2],对围手术期不合理用药的医生,如有违反合理用药规范的行为,在院周会上通报批评,并适当加重进行经济处罚,同时把通报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工作中,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3]。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计算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分析

干预前组3种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50例中,有148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98.66%。第1次干预组手术患者150例中,有136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90.67%。第1次干预组与干预前组比较抗菌药物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干预组手术患者150例中,有17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1.33%,其中17例患者均使用1中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下降为0例。

3.讨论

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抗菌药物的给药时机极为关键,应在术前0.5—2h内给药,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浓度。我院在实施干预前,虽然手术医师医嘱都注明术前30min应用,但临床护士执行时随意性大,合格率只有48.65%。第1次干预后术前0.5—2h内给药合格率66.18%。第2次干预后,抗生素都交给手术室,由手术室护士掌握用药时机,在术前30min给药,确保了药物有效浓度,合格率达1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以上结果表明,我院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直接带来是患者药品费用下降和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减少,并且也减少了细菌耐药,为国家节省大量卫生资源,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同时提高了我院合理用药水平。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医发[2004]285号.

[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S].2012—03—05.

[3]庞小军,陈英,何显科等.我院3种清洁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研究[J].中国药房,2013,24(6):492.

[4]苏泉美.我院临床药师对乳腺、甲状腺及腹外疝3种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影响[J].中国药房,2011,22(41):3929.

标签:;  ;  ;  

我院对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与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