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跨入21世纪,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这场无声的革命孕育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次伟大进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世界各国对人才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更为紧迫,高素质和高技术人才短缺严重。由于人才资源的快速增长是经济迅速增长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不少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都选择了人才资源先导模式,即在人才资源积累与经济追赶的相互关系中,人才资源的追赶先于经济的追赶。这是现代化建设带有普遍性的规律。这一规律表明,一个国家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实行人才资源开发先行策略。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关键在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所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本文以知识经济的兴起为切入点,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性,进一步论证科学发展观对我国人才工作的重大指导意义,通过对我国现阶段人才状况和发展特点的理性分析,借鉴发达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经验,提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思路,并着重探索如何实现我国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对策研究。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展开探讨:第一部分论述了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产生的深厚理论基础。我国历史上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工作实践经验,形成了较系统的用人思想体系,为科学人才观的创立提供了历史来源。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是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当代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特别强调人力投资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从现代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现实出发,从新的角度探讨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为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的创立提供了可能的借鉴。第二部分阐述了知识经济的特点及其对我国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挑战。由于知识概念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不断延伸,创造知识、传播知识的人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宠儿,对我们的人才观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知识经济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迫使我们适应其发展需求,抓紧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合作型人才。第三部分论述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实践及其对我们的启示。美国、日本、德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它们成功实现经济腾飞的奥秘在于实施了正确的人才战略。以色列、韩国和新加坡虽然自然资源贫乏,基础薄弱,却注重发展教育和人才开发,从而积累了较高的人才资本存量,迅速加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它们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只有重视教育和人才的民族,才是把握自己未来的民族,才能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四部分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践进行历史透视,强调必须认真总结我国人才工作的宝贵经验,纠正人才工作的过失,吸取其深刻教训。通过战略、人才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概念的阐释,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的目标、重点、基本要求、主要任务和现实意义。第五部分提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指导思想和组织保障。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认真领会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关于人才工作的科学论述,论证新时期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必要性。强调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调动海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第六部分通过对当前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中国特色的科学人才观,即以人为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成才的人才观。顺应知识经济发展潮流,树立人才投入优先、人才资源开发与保护、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人才资源管理法治化和人才竞争国际化的新理念,进而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思路。第七部分对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机制变革与创新进行探讨。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关键在于完善和创新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提出建立健全人才培育机制、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安全保障机制,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引导人才合理流动,积极吸引和使用海外人才和留学人才,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扭住三个“关键点” 高效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J]. 唯实 2019(03)
- [2].加快高校人才资源转化 助推高质量发展[J]. 先锋 2019(08)
- [3].职工保障体系构建思考[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30)
- [4].高校人才资源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21)
- [5].山东为人才资源“摸家底” 人才资源总量达1477万人[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16(09)
- [6].财政部关于做好2015年度全国会计人才资源统计工作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文告 2016(03)
- [7].刍议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人才资源再利用[J]. 智富时代 2017(02)
- [8].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J]. 智富时代 2017(02)
- [9].膨胀学历[J]. 新作文(高中版) 2017(05)
- [10].互联网时代高校党建工作[J]. 山西青年 2017(14)
- [11].浅析我国创新型人才资源的价值及实现[J]. 魅力中国 2010(06)
- [12].短缺性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与行政调控机制研究[J]. 第一资源 2010(04)
- [13].山西省人才资源现状与问题分析[J].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8(05)
- [14].江苏人才资源多元化配置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8(26)
- [15].关于以人才战略助推经济转型的思考[J]. 人才资源开发 2017(06)
- [16].高校离退休人才资源适度开发利用探讨[J]. 人才资源开发 2016(14)
- [17].高效开发利用中国智造人才资源的关键着力点分析[J]. 装备制造与教育 2019(04)
- [18].浅析新时期如何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04)
- [19].西藏人才资源主要来源及存在问题[J]. 现代经济信息 2014(06)
- [20].自主择业军转干部人才资源待开发[J]. 中国人才 2012(22)
- [21].刍议高校人才资源的现状及开发[J]. 教育与职业 2011(15)
- [22].新时期也存在“人才埋没”现象[J]. 人才开发 2010(07)
- [23].短缺性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与行政调控机制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4].北京成人教育人才资源有效利用的比较研究[J]. 继续教育 2009(12)
- [25].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环境的特征[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1)
- [26].人才资源关键是要盘活[J]. 党建研究 2008(05)
- [27].世界各国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的特点[J]. 广东科技 2008(15)
- [28].以史为鉴 用好人才资源[J]. 学理论 2008(02)
- [29].治黄改革中基层治黄人才盘活工作探索[J]. 山东水利 2016(11)
- [30].从人才资源功能调控角度谈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J]. 大家 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