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耐药基因acrB、marR的克隆与表达菌株的初步筛选

大肠杆菌耐药基因acrB、marR的克隆与表达菌株的初步筛选

论文摘要

由于在治疗大肠杆菌病过程中的抗生素频繁、广泛及不合理应用,导致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的现象日益严重,大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主要与菌体中存在的外输泵有关。一般认为AcrAB-TolC外输泵是最主要的外输系统,若使该系统失活,大肠杆菌可从多重耐药状态变为相对敏感状态。对大肠杆菌转运基因acrB及其多重耐药操纵抑制基因marR的研究对深入研究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常规方法提取大肠杆菌药敏质控株ATCC25922及5株动物源性不同、耐药水平不同的临床分离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acrB、marR基因的染色体DNA,通过其特异性引物的设计、PCR扩增、PCR产物与克隆载体pMD-18T的连接、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感受态中以及对酶切及PCR鉴定为阳性的克隆质粒序列测定,获得了受试菌的acrB、marR全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所测得的3株不同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acr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GeneBank中发表的该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100%;除1株耐药菌的marR基因未发生突变外,其余的部分碱基均发生了突变,个别氨基酸也发生了变化。与GeneBank中发表的该基因序列对比分析,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7.5%-98.2%之间,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97.3%-98.6%,其中包括两处共同突变:307位G→A,氨基酸Gly→Ser;409位T→C,氨基酸Try→His。其中鸡源高耐药株的核苷酸突变位点最多。上述耐药株的marR基因突变位点是否影响了marR对AcrAB-TolC外输泵的调控作用,进而影响其多重耐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在对acrB、marR基因进行克隆及同源性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克隆质粒以及表达载体质粒pPICZαA的双酶切、酶切回收产物的连接、连接产物转化至E.coli TOP10感受态中、重组质粒pPICZαA-acrB和pPICZαA-marR的酶切及PCR鉴定、表达重组质粒pPICZαA-acrB和pPICZαA-marR经SacI酶线性化、线性化质粒电转化至GS115酵母感受态细胞中,煮-冻-煮法提取重组酵母基因组,PCR法进行阳性基因整合酵母的筛选,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crB、marR基因已整合入GS115染色体上,PCR产物的分子量分别约为1.6Kb、1.0Kb。本试验获得的临床分离大肠杆菌耐药基因acrB、marR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其AcrAB-TolC外输泵的调控机制提供参考;初步筛选出acrB、marR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菌株,将为进一步诱导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制备其抗体,建立快速有效的该基因表达水平检测方法,阐明我国临床分离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机制奠定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大肠杆菌耐药性阐述
  • 1.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现状
  • 2.大肠杆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 3.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分类
  • 4.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机制的研究
  • 第二章 大肠杆菌多重耐药Mar操纵调节系统和AcrAB-TolC外排泵的研究
  • 1.大肠杆菌Mar操纵调节系统结构分析
  • 2.大肠杆菌外排系统结构分析
  • 3.AcrAB-TolC外排系统耐药机制及与Mar操纵调节系统的关系
  • 4.Mar操纵调节系统与膜耐药的关系
  • 5.大肠杆菌多重耐药基因acrB和marR的研究进展
  • 6.耐药性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篇 试验内容
  • 第一章 动物源性大肠杆菌耐药基因acrB、marR的克隆及同源性分析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第二章 大肠杆菌耐药基因acrB、marR的毕赤酵母表达菌株的初步筛选
  • 1.材料
  • 2.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肠杆菌的研究综述[J]. 甘肃畜牧兽医 2019(05)
    • [2].探讨食品中大肠杆菌检测方法[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27)
    • [3].犊牛大肠杆菌腹泻的诊断和治疗[J]. 湖北畜牧兽医 2016(09)
    • [4].昆明市区鸡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的流行特征试验[J]. 中国兽医杂志 2017(02)
    • [5].鸭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11)
    • [6].食品中大肠杆菌检测探讨[J]. 食品安全导刊 2015(36)
    • [7].大肠杆菌的“夺命”轨迹[J]. 科学新闻 2011(07)
    • [8].鹅大肠杆菌诊断与防疫[J]. 吉林畜牧兽医 2020(11)
    • [9].一株内毒素缺陷型大肠杆菌的构建与鉴定[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20(07)
    • [10].羔羊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措施[J]. 今日畜牧兽医 2020(10)
    • [11].实验室里的大肠杆菌进化实验[J]. 生物学教学 2018(05)
    • [12].辽宁朝阳地区某猪场不同生长阶段猪的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J]. 养猪 2016(06)
    • [13].禽优势血清型大肠杆菌部分相关毒力基因的检测[J]. 中国家禽 2016(08)
    • [14].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分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15(18)
    • [15].大肠杆菌有利于铁的吸收[J]. 中老年保健 2018(11)
    • [16].大肠杆菌的基本知识概述[J]. 中学生物学 2010(11)
    • [17].大肠杆菌变身储存硬盘[J]. 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 2011(03)
    • [18].大肠杆菌:“草根”何以变“超级”[J]. 中国新闻周刊 2011(23)
    • [19].人与大肠杆菌:两个世纪的孽缘[J]. 现代养生 2011(12)
    • [20].抑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鸡源乳杆菌筛选及其抑菌机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0(06)
    • [21].农产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来源及分布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4(01)
    • [22].爆发性大肠杆菌对人体的危害[J]. 质量与标准化 2012(08)
    • [23].上海地区猪场饲养环境中大肠杆菌O157∶H7的监测[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02)
    • [24].食品中大肠杆菌O157:H7控制新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9(01)
    • [25].大肠杆菌O157:H7快速培养的初步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07)
    • [26].大肠杆菌O157:H7核酸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J]. 生物技术 2009(06)
    • [27].蛋清液中大肠杆菌超声协同热处理杀菌动力学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20(01)
    • [28].中草药对肠源性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J]. 饲料博览 2019(08)
    • [29].如皋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J]. 当代畜牧 2019(10)
    • [30].新疆焉耆县不同动物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J]. 新疆农业科学 2017(12)

    标签:;  ;  ;  

    大肠杆菌耐药基因acrB、marR的克隆与表达菌株的初步筛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