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胞内信号转导及形态学的影响

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胞内信号转导及形态学的影响

论文题目: 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胞内信号转导及形态学的影响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药理学

作者: 何萍

导师: 莫宁

关键词: 吗啡,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信号转导,突触,超微结构

文献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阿片类药物(以下简称阿片类)依赖已成当今世界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问题。研究阿片类依赖的机制及其治疗对策,不仅是社会的当务之急,也是神经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阿片类依赖性机理的研究,在行为、神经生化、细胞、分子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进展。目前普遍认为,cAMP 信号系统的适应性上调可能参与了阿片类依赖的产生和发展。阿片类依赖的细胞适应性反应,除了包括细胞机能适应外,还包括形态适应,二者导致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及组织结构的代偿性改变,最终达到病理状态的平衡。自主神经系统尤其是交感神经系统与阿片类依赖密切相关。有关交感神经系统与阿片类依赖的研究已在众多脑内的交感神经有关的核团中展开。某些资料提示,外周交感神经系统有可能参与了阿片类依赖的形成,但缺乏直接的证据。本研究在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的基础上,用多种研究方法——细胞内电生理记录技术、放射性免疫测定、免疫组织化学、RT-PCR 及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胞内信号转导和形态学特别是超微结构的影响。(一) 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影响制备来自正常大鼠和吗啡依赖大鼠的离体交感神经节——SCG 标本。运用细胞内电生理技术研究吗啡急性与慢性给药对SCG 突触传递的影响及其机制。1、来自正常大鼠离体SCG 标本的结果:(1)10-4~10-3mol/L 吗啡能可逆地完全或部分抑制绝大部分(39/42)SCG 神经元的f-EPSP或顺行AP。(2) 1×10-3 mol/L 吗啡不影响绝大部分(9/10)细胞的静息电位(RMP)、膜电阻(Rm)和直接AP 的幅度和时程。但在个别的细胞(1/10)引起膜去极化(平均幅度10.83±1.61mV,平均时程11.67±1.26min,给药3 次),期间Rm 无显著性改变。(3) 1×10-3mol/L 吗啡可逆性地抑制锋电位后AHP 的幅度。(4) 1×10-3mol/L 吗啡抑制大部分(7/10)SCG 细胞的ACh 和Carb 除极反应均受到抑制,对少数细胞(3/10)的ACh 和Carb 除极反应无影响。(5)1×10-4mol/L 纳洛酮对f-EPSP、直接AP和RMP、Rm均无明显影响,可降低5×10-4mol/L

论文目录:

主要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影响

实验一 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第三部分 吗啡依赖大鼠交感神经节的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小结

结论

创新、意义及展望

附录:目的基因mRNA 序列及 PCR 产物测序结果

论文参考文献

综述:阿片类药物依赖性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

1 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概述

2 阿片类依赖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

2.1 AC-cAMP-PKA 通路

2.2 NO/NOS-cGMP 信号通路

2.3 Ca~2+-CaM-CaMK 信号通路

2.4 MAPK 信号转导通路

3 结语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8-08

相关论文

  • [1].吗啡依赖大鼠部分脑区基因表达、突触结构改变及其地卓西平的影响[D]. 张瑞岭.中南大学2003
  • [2].海洛因、吗啡、度冷丁药物滥用神经生物学变化的实验性研究[D]. 张国华.中国医科大学2003
  • [3].褪黑素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D]. 谷建平.河北医科大学2004
  • [4].吗啡对大鼠脑组织内神经甾体的调节机制研究[D]. 闫彩珍.河北医科大学2004
  • [5].吗啡成瘾及戒断大鼠脑内转录因子的改变布比卡因缓释微球的系列研究[D]. 傅强.第二军医大学2004
  • [6].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障碍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D]. 林军.广西医科大学2005
  • [7].吗啡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神经甾体合成释放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探讨[D]. 江平.河北医科大学2005
  • [8].吗啡依赖、戒断和复吸雄性大鼠相关区中神经甾体水平的变化[D]. 吴红海.河北医科大学2005
  • [9].CREB结合位点诱骗寡核苷酸对大鼠吗啡耐受症状改善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 张国忠.河北医科大学2005
  • [10].神经甾体参与大鼠吗啡成瘾及其机制探讨[D]. 王娜.河北医科大学2006

标签:;  ;  ;  ;  ;  ;  

吗啡对大鼠交感神经节突触传递、胞内信号转导及形态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