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背景下幼儿园亲师关系研究

社会变迁背景下幼儿园亲师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亲师关系为人们审视家园关系的真实状态提供了途径。本文力图以社会变迁为主线,描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的亲师关系状况,分析特征,总结类型,然后对目前亲师关系的某些现象进行反思,探寻问题可能的出路。论文由四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考察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亲师关系,揭示变迁的路径,进行反思。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社会由熟人社会发展为半熟人社会,人际关系的行动逻辑发展为权、利、情逻辑,亲师关系出现了国家、社会、市场三个层面上的制度化关系、人情化关系和工具化关系的杂糅。90年代后期至今,社会由半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并潜藏着新熟人社会的形态,人际关系的行动逻辑工具化逻辑突出,亲师关系在保持原来特点的基础上,有所变迁。第二部分:亲师关系的总体分析。亲师关系不变的是永远以孩子为纽带。变迁则分长时段和短时段两方面来进行论述,长时段又分正向变迁,负向变迁,短时段探讨了年龄班特点和总性多变脆弱的亲师关系,最后总结出亲师关系的三种类型。第三部分:亲师关系现状的原因分析。亲师关系是一定意义上的师幼关系,亲师之间彼此期待的错位,对于汇报和展示的看待问题,以情屈理的要求,利益预期与关系程度的作用,女性群体的纠结,责任的偏离,这些都使得亲师关系扑朔迷离,犹如面纱,随“风”而动。第四部分:反思问题,寻找出路。爱孩子是亲师关系的关键所在,亲师之间要用能力去争取对方,不仅要建立和维持情感,还有理性对待相处中的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利用中间力量,在平等和特殊的双重标准下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亲师关系。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工作的起源
  • (一) 时代背景
  • (二) 幼儿教育实践的需要
  • (三) 个人生活史的影响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 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路径
  • (二) 研究方法
  • 五、思想基础
  • (一) 社会变迁理论
  • (二) 场域理论
  •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中的亲师关系考察
  • 一、渐变:改革开放到90年代中期的亲师关系考察
  • (一) 熟人社会及其行动逻辑
  • (二) 半熟人社会及其行动逻辑
  • (三) 半熟人社会中的亲师关系考察
  • (四) 半熟人社会中的亲师关系反思—师在上、亲在下
  • 二、剧变: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的亲师关系考察
  • (一) 陌生人社会的到来
  • (二) 新熟人社会的潜伏
  • (三) 新差序格局的呈现
  • (四) 陌生人社会中的亲师关系考察
  • (五) 亲师关系的反思—亲在上、师在下
  • 三、亲师关系的变迁路径与反思
  • (一) 亲师关系变迁的路径
  • (二) 亲师关系变迁的反思
  • 第二章 亲师关系变迁的总体分析
  • 一、不变的亲师关系—永远以孩子为纽带
  • 二、变化的亲师关系
  • (一) 亲师关系长时段变迁及其表现
  • (二) 亲师关系短时段变化及其表现
  • 三、亲师关系的类型
  • (一) 一对一关系与一对多关系
  • (二) 对立关系、附属关系与平等关系
  • (三) 冲突关系与和谐关系
  • 第三章 亲师关系现状的原因分析
  • 一、亲师关系是某种意义上的师幼关系
  • (一) 教育的连续性和瞬间性
  • (二) 幼儿的唯一性和可比性
  • 二、亲师之间相互期待的错位
  • 三、汇报和展示的看待问题
  • 四、以情屈理的要求
  • 五、利益预期与关系程度的作用
  • 六、女性群体对女性群体的纠结
  • 七、责任的偏离
  • (一) 父母的无力教育
  • (二) 父辈群体的出场
  • 八、亲师关系的背景因素
  • (一) 年龄背景
  • (二) 教龄背景
  • (三) 教育背景
  • (四) 文化背景
  • 第四章 和谐亲师关系的建立与维持
  • 一、对孩子好是关键
  • 二、用能力去说话
  • 三、用心建立与维持情感性关系
  • 四、"十字路口"式的理性对待
  • 五、换位思考的魅力
  • 六、利用"中间地带"的力量
  • 七、平等对待与区别对待的合理性
  • 结语与启示
  • 研究反思:亲师关系立体多变
  • 附录
  • 附录一: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二:家长访谈提纲
  • 附录三:观察提纲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变迁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理论解释[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2].社会变迁中成人教育创新的思考[J]. 文教资料 2016(25)
    • [3].马洒村民俗传播与社会变迁研究[J]. 北方文学 2017(21)
    • [4].时间焦虑:急速社会变迁下的青年人[J]. 阅读 2017(32)
    • [5].高考恢复40年[J]. 黄金时代 2017(07)
    • [6].社会变迁维度下非遗濒危传承与保护策略[J]. 文化产业研究 2017(02)
    • [7].评《礼制下移与唐宋社会变迁》[J]. 牡丹 2017(29)
    • [8].社会变迁与犯罪治理[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9(01)
    • [9].“记忆口述”栏目征稿启事[J]. 档案时空 2013(10)
    • [10].社会变迁中的风险研究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1].《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出版[J]. 民国档案 2008(02)
    • [12].社会变迁视野中的粉丝文化[J]. 新闻世界 2011(06)
    • [13].社会变迁与健康的本质表达及价值[J]. 医学与哲学 2019(13)
    • [14].从社会变迁看教育离乡[J]. 教学与管理 2013(03)
    • [15].快速社会变迁语境下的个体社会适应问题——基于自我认同的视角[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13)
    • [16].百年老店何处寻 王婆卖瓜仍夸甜[J]. 现代焊接 2011(11)
    • [17].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彰显先进党本色——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70年社会变迁[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9(05)
    • [18].连通性:5G时代的社会变迁[J]. 探索与争鸣 2019(09)
    • [19].论大卫·哈维的社会变迁共同演化理论[J]. 哲学动态 2017(06)
    • [20].马克思社会变迁思想的社会学解读[J]. 理论学习 2008(06)
    • [21].从分化到整合: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变迁的动力及其转换[J]. 社会科学文摘 2018(11)
    • [22].新中国成立70年社会变迁的理与路[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9(04)
    • [23].社会变迁中的中国教育:结构与理路[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04)
    • [24].浅析清末民初山西社会变迁对晋剧发展的影响[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5)
    • [25].反思我国社会变迁中师生关系的嬗变[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04)
    • [26].养老资本对老人养老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变迁视角[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6(02)
    • [27].三亚疍民的社会变迁——以“洗脚上岸”为变迁时点[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03)
    • [28].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城市记忆问题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5(03)
    • [29].现代社会变迁与价值观教育[J]. 南京社会科学 2013(04)
    • [30].浅谈结构二重性的社会变迁观念——基于同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变迁观的反思[J]. 青年文学家 2011(23)

    标签:;  ;  ;  ;  ;  ;  

    社会变迁背景下幼儿园亲师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