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自由化进程加快及金融创新的飞速进步,全球的银行业监管部门认识到传统监管措施的局限性。为了维护银行业的安全,必须借助市场约束的力量,而发挥市场约束作用的前提就是必须充分而及时地获取真实的信息。于是,银行的透明度开始倍受人们的关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努力改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状况,增加银行业的透明度。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日益融合,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趋势不断加强,交易结构更加复杂多样,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破坏程度大大增加。有效的信息披露,是加强金融稳定,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条件。本文对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披露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剖析制约上市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各种因素,提出改善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披露现状建议,本文分四个部分加以论述。1.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从商业银行的风险基本概念为起点,我们在以巴塞尔为指导,将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的特殊性,进一步将银行风险细分为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和其他风险。本文指出不仅风险披露在商业银行信息披露中处于核心地位,而且实行商业银行的风险披露具有重要意义。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有利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内控和外控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银行提高经营绩效,有利于强化市场对商业银行的约束作用,有利于商业银行更好地参与国际金融市场。从经济学的理论上讲,上市银行和投资者在银行风险信息中处于信息不对称关系,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导致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引发经济效率低下。因此需要引入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有关信息的公开,增强市场的透明度,以提高市场效率。同时,商业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遵循成本和收益的原则,无论从微观还是宏观的角度看,信息披露都要考虑成本与效益比较原则,在一定程度的信息披露的状况下福利要优于信息屏蔽时的状况,但是过度披露也存在负面作用。过度的信息披露使商业银行付出过高的成本,甚至迫使银行公开可能属于商业秘密的事项,不利于银行的长期发展,损害社会对银行的信心,有悖于监管目标。2.国外商业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研究归纳了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风险披露的规定,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信息披露制度,改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披露状况。巴塞尔委员会倡导和推动世界各国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框架和原则,代表着国际金融业和国际监管的新的发展方向,对各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协议延续了1988年《巴塞尔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的风险监管思路,提出“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规定、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信息披露)要求,资本监管更为准确的反映银行经营的风险状况,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健性。我国银行业应以巴塞尔新协议为指导,通过规范风险披露制度,强化风险监管,加强风险管理和技术水平,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培育风险管理人才,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披露。对我国上市银行来说,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进行信息披露己是势在必行。上市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对改善我国上市银行的经营与管理,加强市场约束和金融监管,克服我国上市银行的弊端以及提高上市银行的竞争力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披露现状分析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与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有所不同,为了便于理论工作者、监管当局、投资者、金融机构全面客观地掌握银行风险的必要信息,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少监督成本,我们把银行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其他风险。不同的风险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分析重点。为了更好管理和披露这些风险,我国相关管理机构出台了一些政策与法规,规范风险披露,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相继出台有关商业银行风险披露的规定,初步形成我国商业银行有关风险披露的权威性文件,笔者以我国十家上市银行为例,结合2006年的年报,揭示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披露的情况。从十家上市银行的年报来看,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披露方式主要采用定性和数据指标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来披露风险信息,而对风险因素采用定量方式进行披露极少,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与风险信息的充分披露值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我国上市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原因:从内部原因来看,我国上市银行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风险管理技术落后,信息数据库不完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会计计量的失真等;而从外部原因来看,我国上市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法规不规范,信息需求主体缺乏,监管不严等。4.我国上市银行的风险披露披露政策建议:从内、外两个方面对上市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质量问题分析之后,我们依然按照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完善我国上市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制度。从内部完善的角度上讲,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建立信息库和更新信息技术;构建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培养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从外部建设来看,我们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上市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法规;进一步完善上市银行信息披露规则的制度环境,构建多层次的信息披露体系;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主导作用本文主要贡献:一是我国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研究较多,主要以信息披露制度层面研究为主,本文以我国上市银行的风险披露为角度研究分析。自商业银行产生以来,风险就与之相伴。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业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金融灾难事件警告世人,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支柱,上市银行的稳健经营、健康发展对促进各国经济发展与繁荣就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上市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对各种风险,对这些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监测并采取科学的控制手段和方法,是上市银行保持稳健经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经营原则的根本所在。因此,研究上市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本文采取实证和定量分析,评价我国上市银行风险披露质量。以我国上市银行年报为依据,相关金融监管机构的规定为准绳,对我国上市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和整体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问题的意义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1. 银行风险与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
  • 1.1 银行风险披露是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的核心
  • 1.1.1 风险和风险管理
  • 1.1.2 商业银行风险的内涵和种类
  • 1.1.3 风险披露是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核心
  • 1.2 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经济学理论
  • 1.2.1 信息不对称问题
  • 1.2.2 商业银行的不对称信息关系
  • 1.3 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成本与效益分析
  • 1.3.1 商业银行的信息
  • 1.3.2 微观角度的成本收益分析
  • 1.3.3 宏观角度的成本收益分析
  • 2. 国外商业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研究
  • 2.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要求
  • 2.1.1 巴塞尔委员会制定关于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主要报告及规则
  • 2.1.2 《巴塞尔资本协议Ⅱ》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
  • 2.2 国外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比较
  • 2.2.1 美国商业银行风险信息披露
  • 2.2.2 新加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状况
  • 2.2.3 韩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状况
  • 2.3 中国上市银行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制度研究
  • 3. 我国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分析
  • 3.1 我国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规范分析
  • 3.1.1 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要求
  • 3.1.2 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方式
  • 3.2 我国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方式分析
  • 3.2.1 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率分析
  • 3.2.2 通过表3-3 分析我国上市银行在银行风险信息披露方式
  • 3.3 我国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质量分析
  • 3.3.1 上市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质量评价值
  • 3.3.2 模型的缺陷
  • 3.4 我国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分析
  • 3.4.1 内部因素分析
  • 3.4.2 外部因素分析
  • 4. 完善我国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
  • 4.1 我国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的内部完善
  • 4.1.1 完善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
  • 4.1.2 提高上市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
  • 4.1.3 建立信息库和更新信息技术
  • 4.1.4 构建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
  • 4.1.5 培养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人才
  • 4.2 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外部建设
  • 4.2.1 完善上市银行的风险信息披露法规
  • 4.2.2 进一步完善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规则的制度环境
  • 4.2.3 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主导作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基于公司治理维度的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2(04)
    • [2].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研究综述[J]. 科技管理研究 2019(24)
    • [3].创新信息披露、分析师跟踪与市场反应研究[J]. 科研管理 2020(01)
    • [4].机构投资者异质性、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10)
    • [5].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规范建议[J]. 全国流通经济 2019(32)
    • [6].会计信息披露的新路径——新媒体信息披露的研究与展望[J]. 商业会计 2019(24)
    • [7].碳信息披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电力行业上市企业[J]. 中国林业经济 2020(01)
    • [8].江苏省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5)
    • [9].从理论创新到方法突破:语言和视觉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验研究综述[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0].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造纸业的经验数据[J]. 绿色财会 2019(11)
    • [11].企业碳信息披露的价值效应研究——基于公共压力的调节作用[J]. 会计研究 2019(12)
    • [12].新时代企业碳信息披露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常州上市企业为例[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4)
    • [13].会计稳健性、风险信息披露与分析师盈余预测[J]. 财会通讯 2020(05)
    • [14].新三板公司信息披露违规预警模型构建[J]. 财会通讯 2020(06)
    • [15].火电上市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J]. 河北企业 2020(04)
    • [16].企业碳信息披露对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常州上市企业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9)
    • [17].会计稳健性、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J]. 财会通讯 2020(07)
    • [18].大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公司信息披露违规吗?[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0(05)
    • [19].绿色发展驱动下企业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04)
    • [20].外审质量、内部治理与碳信息披露实证研究[J]. 商业会计 2020(08)
    • [21].股市中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的博弈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0(03)
    • [22].探讨新时期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时代金融 2020(12)
    • [23].金融控股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 金融会计 2020(04)
    • [24].综合监管背景下构建医疗服务信息披露的制度框架和政策建议[J].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5)
    • [25].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披露探析[J]. 知识经济 2020(21)
    • [26].基于信息披露制度的事业单位战略改革研究[J].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20(05)
    • [27].水信息披露、媒体关注与企业价值——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0(03)
    • [28].生物资产信息披露制度问题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09)
    • [29].信息披露业务关系与新闻报道质量[J]. 管理世界 2020(10)
    • [30].信息披露违规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葵花药业信息披露风波分析[J]. 中国商论 2020(19)

    标签:;  ;  ;  

    我国上市银行风险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