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分三个部分对导师周耀庭教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及其学术经验的临床应用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和研究。第一部分:周耀庭教授的学术渊源概述:通过介绍周耀庭教授逐渐成为一代名医的成长过程及其临床和理论的渊源,以疏理其学术思想形成的脉络。周耀庭教授1954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1959-1962年参加北京市第一届西学中班学习。结业后,曾跟随祁振华、周慕新、杨艺农、宗维新、吉良辰等多位儿科、内科大家学习,后又从事了30余年的中医温病学及中医儿科学的教学工作,并具有50余年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实践经验,其间精读了大量的有关温病、儿科、内科的中医古籍,令其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其运用温病理论指导临床,以治疗儿科、内科疾病为临床特色的学术特点。此外他积极从事科研工作,由于精通英文,还不断进行国际交流,弘扬祖国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第二部分:周耀庭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本部分内容尽可能全面、精炼地总结周耀庭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一)周师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周师精通温病,建树颇多。在治疗温病时,尤其重视致病因素,特别是六淫外邪、疫毒以及新感和伏邪致病,对温热类外感病治疗时体现其祛邪保津的学术思想;而对湿热类疾病的治疗则注意扶元保阳的学术思想。2.伤寒是温病学产生的基础,而温病是伤寒的继承和发扬,故周师在研究温病学时,常常与伤寒论相对比,以便于深入理解和运用。遇到难题时,又会到《内经》等经典著作中去找答案,(如周师对《伤寒论》和温病的几个泻心汤的比较;对《内经》和《伤寒论》条文的分析研究得出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均以寒邪闭肺为主)。3.在学习和研究古代典籍时,周师尊古而不泥古,既有发挥,又有否定(通过周师对温病的辨证治疗的发展创新及对气分“四大证”、“三焦”的新看法及变通来说明)。4.周师通过分析导致疾病的多种病因、涉及到脏腑、层面、深浅的不同来多方辨证,治疗顽疾(通过一例涉及到肺、胃、肝、心多个脏腑及余邪的小儿疑似心肌炎所致的心律不齐来说明)。5.周师用药,提倡珍惜宝贵的自然资源,极少用昂贵难寻之品(如以桔梗、葱白代替通窍活血汤中的麝香),且常有其自己独到的理解与体会(如他常讲的“清阴分热药”)。在看似平淡的方药中,常常体现了深刻的医理,蕴藏了内经、伤寒、温病等经方的内涵。6.周师为第一批西学中学员,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善于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如治疗癌症时,他认为应中西医综合治疗,手术、放化疗不可偏废,术后提倡中药对症调养)。7.提倡让古老的中医为现代服务,指导和治疗不断出现的新的疾病,如非典出现后,周师很快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方药;对现代人已无法接受的金汁,以人工牛黄代替,疗效更佳;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情志长期抑郁,肝之疏泄多失于常态,研制出经验方——疏肝解郁汤,治疗多种疾病。8.周师在儿科临床中,尤其重视乳食停滞的问题,他将消食导滞法运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病机及潜方用药之中,亦体现出其祛邪以安正的学术思想。(二)对周师临床经验的整理分为三个部分1内科疾病:①呼吸系统感染。周师作为一代温病大家对于呼吸道疾病极为重视,他擅长运用新感温病学理论、适当地结合伤寒,指导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其中包括对感冒(肺胃壅热,兼感外邪;肺热外感;外感夹滞;暑湿外感4型)、扁桃体炎(多属于肺胃热盛挟毒,兼感外邪型)、急性气管炎(含肺热外感、食痰外感、外寒里热3型)、肺炎(介绍最为常见的就是外寒里热型)4种病证的治疗。②长期发热。又称“不明原因长期发热”,是内科、儿科临床上常见的疑难病症。周师对此证有独到经验,他将此证分为长期高热(湿阻膜原型)和长期低热[含毒热不尽、邪伏阴分型、小儿滞热型、湿热型(又分中焦脾胃湿热、湿阻膜原两型)、阴虚内热型]。③消化系统周师认为泄泻主要涉及脾胃,特别是脾脏,病机关键为脾胃运化失司,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调,依病因可分为以下证型:外感:风寒、暑湿(夏季:感受暑湿可为脾虚泻,感受暑热可为湿热泻)、湿热;内伤:乳食;如腹泻经久不愈,可由实到虚,发展为脾虚泻,最后可发展为脾肾阳虚泻,成人可见肝脾失调泻。痢疾急性期涉及的脏腑主要在在大肠,在腑,病机为外感湿热毒邪与内伤有形积滞相搏结而至大肠气机不利,治疗思路为清热燥湿,解毒止痢为主,理气导滞(通因通用)为辅。胃脘痛之病机的重点在于寒邪和肝郁气滞,肝胃不和两方面,特别强调治疗本病无论病程多久,均不要上来就壅补,以免令中焦气机壅滞不通,加重胀满、疼痛。④斑疹周师对于斑疹的发病,特别注重风、湿、毒、热四邪致病,及其与营血的关系,治疗以散风透邪,凉血清热为主,追溯其来源就是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的“斑宜清化”、“疹宜透发”,周师在临床上常将斑疹分为四类:疫疹:以水痘为代表;一般温病:以小儿肺炎合并金葡杆菌感染发斑疹为代表;内科杂病:过敏性紫癜为代表;皮肤病:以湿疹为代表。⑤血液病对于营养性贫血周师特别强调对于贫血,不要一味补血,要找到造成贫血的原因去治疗,周师将缺铁性贫血常辨证为中焦滞热,运化失司;而大细胞性贫血常辨证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对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周师强调要从发病经过和临床表现来辨证论治,具体分为毒热不尽,深入血分,耗伤阴血型;阴虚血亏型;气血两亏型。而对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种罕见、难治的疾病,是举验案一例来加以体现周师特殊而灵活的辨治风格。2皮科疾病周师对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对本病的治疗有极好的疗效,因其与过敏性紫癜中西医病机、治疗均接近,故周师临证时,常将其二者对照分析。认为痤疮最为常见的证型是:湿热毒内蕴,外感风邪。治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疏散风邪。3五官科疾病周师认为小儿口腔溃疡多因心脾火盛、熏灼于口所致,治以清心导热、滋阴生津为主,周师认为鼻炎为肺热感风、鼻窍不利所致,治疗应散风宣肺利窍,清泄肺胃。第三部分:周耀庭教授的学术经验的临床研究——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周师经多年临床观察和揣摩,自拟验方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常见的外感挟滞型咳嗽效果明显。经长期临床应用表明对导滞、化痰、止咳效果甚好,本文除了观察统计此方的临床疗效外,进一步分析其它因素对本方疗效的影响。方法:本文运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三子四仙汤,对照组60例用小儿消积止咳液,疗程4至7天。结果:三子四仙汤对小儿食积兼感咳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总治愈率为80%,对不同病程的患儿的疗效基本一致,疗程5-7天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治疗4天者,说明本方对于小儿急性咳嗽,只要辨证准确,病程无论是在一周或两周内,疗效显著,而疗程以7天左右为宜,在止咳、化痰方面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增加食欲和消除便秘方面与小儿消积止咳液没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目的:小儿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常虚”之特点,以致卫外不固,且寒暖不能自调,故外邪极易侵袭肺系而易见咳嗽、感冒等;小儿还具有“脾常不足”之特点,周师强调此特点并非指小儿脾虚,动辄以补中益气汤治疗,而是指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阶段,对水谷精气需求高,但自身脾胃功能无法运化过多或过高营养的饮食水谷,兼小儿乳食不知自节,家长喂养不当,则脾胃易为乳食所伤,而出现积滞,脾胃运化失司,水谷不化而聚湿生痰,此乃食痰,上犯于肺,肺失宣降而为咳嗽,在小儿咳嗽中,最为常见者就是外感挟滞、食痰上泛型(简称外感挟滞型)。但此型咳嗽在目前的中医儿科教材中寥寥数语,一带而过,适用此证的治疗方剂也较少,周师经多年临床观察和揣摩,自拟验方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常见的外感挟滞型咳嗽效果明显。经长期临床应用表明对导滞、化痰、止咳效果较好,本文除了观察统计此方的临床疗效外,进一步分析其它因素(如疗程与疗效、病程与疗效)对本方疗效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0例符合外感挟滞型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用周师验方三子四仙汤,对照组60例用小儿消积止咳液,疗程4至7天,进行两组疗效、主次要症状改善、病程与疗效、疗程与疗效的比较及安全性观察即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心电图检查。结果:经1-2个疗程的治疗后,三子四仙汤对小儿食积兼感型咳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总治愈率为80%,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1-7天和8-13天)不同病程的患儿的疗效基本一致,5-7天疗程与4天疗程比较p<0.05,疗程5-7天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治疗4天者,说明本方对于小儿急性咳嗽,只要辨证准确,病程无论是在一周或两周内,疗效均较好,而疗程以7天左右为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止咳、化痰方面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在增加食欲和消除便秘方面与小儿消积止咳液没有明显的差异。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进行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肾功能(肌酐、尿素氮)、心电图等相关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改变。说明服用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咳嗽安全无副作用。另外,本方经周师多年临床应用,未发现有明显的副作用,也说明本方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第一部分:周耀庭教授的学术渊源概述
  • 1. 名医之路
  • 2. 学术理论渊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周耀庭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整理与总结
  • 周耀庭教授学术思想概述
  • 周耀庭教授的诊疗经验总结
  • 1. 内科疾病
  • 2. 皮科疾病
  • 3. 五官科疾病
  • 第三部分: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前言
  • 临床资料
  • 诊疗标准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