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illus sp. G3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酶性质研究

Bacillus sp. G3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酶性质研究

论文摘要

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GlcDH,EC 1.1.1.47),是短链乙醇脱氢酶家族的一员,由4个相同的亚基(约30 kD)组成,在辅酶NAD(P)+存在时能够催化β-D-葡萄糖转化成D-葡萄糖酸-δ-内酯,该酶是芽孢杆菌生孢阶段的关键酶。近年来,GlcDH已经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很多领域,可用于生物燃料电池,临床检测血糖水平的生物反应器,及大规模手性合成中的辅酶再生系统。目前主要从动物肝脏提取,以及由芽孢杆菌发酵而来,来源受到限制。国内GlcDH主要依靠进口。本论文由葡萄糖脱氢酶的克隆入手,通过简并PCR和反向PCR进行基因克隆,从实验室保存的一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G3中分离克隆到了一条葡萄糖脱氢酶基因,构建葡萄糖脱氢酶重组表达菌株,通过诱导表达和纯化,获得重组酶,进而研究该菌株葡萄糖脱氢酶性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Bacillus sp.G3菌株中克隆出葡萄糖脱氢酶基因并测序,得到786 bp的片段(登录号:GQ40283),编码261个氨基酸残基序列。(2)成功进行基因克隆,与质粒pET-28a(+)连接,构建葡萄糖脱氢酶重组质粒pET-28a-gdh,在IPTG诱导下,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高效表达。(3)对重组酶进行Ni-NTA-resin亲和柱纯化,获得了高浓度高纯度的酶液,比活达371.9 U/mg,在SDS-PAGE中28 kDa处显示单一的条带。(4)研究重组酶的各项性质,结果发现:重组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9.0,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25℃条件下,在pH低于8.0的缓冲液中处理60 min后残余酶活力基本在70%以上,而pH 6~7.5最稳定,没有酶活的丧失;在pH 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不同温度处理30 min后,测定残余酶活力,结果发现重组酶在40℃以下稳定;该酶拥有一个比较宽的底物谱,尤其对D-半乳糖和麦芽糖,相较于葡萄糖,相对酶活分别达到22%和13%。酶的动力学常数Km(葡萄糖)=31.8 mM,kcat(葡萄糖)=23 s-1,Kcat/Km(葡萄糖)=0.73 mM-1s-1;Km(NAD+)=0.210mM,kcat(NAD+)=144 s-1,Kcat/Km(NAD+)=687.5 mM-1s-1;Km(NADP+)=0.0095 mM,kcat(NADP+)=33.8 s-1,Kcat/Km(NADP+)=3687 mM-1s-1。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葡萄糖脱氢酶的种类及产葡萄糖脱氢酶的微生物
  • +依赖的葡萄糖脱氢酶'>2 源于Bacillus sp.的NAD(P)+依赖的葡萄糖脱氢酶
  • 2.1 葡萄糖脱氢酶在芽孢杆菌中的作用
  • 2.2 葡萄糖脱氢酶的酶学研究
  • 2.3 葡萄糖脱氢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2.4 葡萄糖脱氢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3 葡萄糖脱氢酶的应用
  • 3.1 生物燃料电池
  • 3.2 临床检测
  • 3.3 辅酶再生系统
  • 4 研究策略
  • 4.1 简并PCR
  • 4.2 反向PCR
  • 5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芽孢杆菌Bacillus sp.G3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克隆、测序与表达
  • 2.1 材料
  • 2.1.1 菌种和载体
  • 2.1.2 工具酶及试剂盒
  • 2.1.3 其它试剂
  • 2.1.4 常用培养基和缓冲液
  • 2.1.5 常用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Bacillus sp.G3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Bacillus sp.G3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和测序
  • 2.2.2.1 基因克隆策略
  • 2.2.2.2 保守区基因序列的PCR扩增
  • 2.2.2.3 侧翼序列的PCR扩增
  • 2.2.2.4 PCR产物测序及序列分析
  • 2.2.2.5 扩增葡萄糖脱氢酶基因序列
  • 2.2.3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2.3.1 质粒pET-28a(+)的提取
  • 2.2.3.2 PCR产物及质粒的酶切
  • 2.2.3.3 酶切产物电泳并割胶回收
  • 2.2.3.4 外源DNA与质粒的连接反应
  • 2.2.3.4.1 克隆载体pMD19-T
  • 2.2.3.4.2 表达载体pET-28 a(+)
  • 2.2.4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2.2.4.1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4.2 重组质粒的转化
  • 2.2.5 转化子的挑选及鉴定
  • 2.2.6 工程菌的诱导表达
  • 2.2.7 SDS-PAGE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acillus sp.G3 GlcDH基因的扩增
  • 2.3.2 重组表达载体pET-28a-gdh的构建
  • 2.3.3 重组表达载体pET-28a-gdh的诱导表达
  • 2.4 结论
  • 第三章 重组葡萄糖脱氢酶的纯化及其性质研究
  • 3.1 材料
  • 3.1.1 材料及试剂
  • 3.1.2 培养基及缓冲液
  • 3.1.3 主要仪器
  • 3.2 酶活测定
  • 3.3 方法
  • 3.3.1 菌体的大量培养
  • 3.3.2 重组酶的纯化
  • 3.3.2.1 粗酶液的制备
  • 3.3.2.2 Ni-NTA亲和柱的清洗与平衡
  • 3.3.2.3 Ni-NTA亲和柱分离纯化重组酶
  • 3.3.3 重组葡萄糖脱氢酶性质的研究
  • 3.3.3.1 酶分子量的测定
  • 3.3.3.2 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3.3.3.3 温度和pH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 3.3.3.4 酶的底物特异性
  • 3.3.3.5 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葡萄糖脱氢酶的纯化结果
  • 3.4.2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反应pH
  • 3.4.3 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
  • 3.4.4 酶的底物特异性
  • 3.4.5 酶促反应动力学研究
  • 3.5 结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论文的创新及意义
  • 4.3 本文工作的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海洋细菌Bacillus sp. 753的次生代谢产物分析[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6(04)
    • [2].产自Bacillus sp.的热稳定偶氮还原酶结构模型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3].内生细菌Bacillus sp.对菠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1)
    • [4].氟乐灵降解菌Bacillus sp.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J]. 农药 2017(01)
    • [5].海洋细菌Bacillus sp.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0(01)
    • [6].海洋细菌Bacillus sp.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8(03)
    • [7].中度噬盐菌Bacillus sp.Ⅰ121的质膜蛋白质组学分析[J]. 生物学杂志 2010(03)
    • [8].镉胁迫对节杆菌(Arthrobacter 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2(06)
    • [9].铅胁迫对节杆菌(Arthrobacter 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6(01)
    • [10].阳离子交换树脂法提取一株除铬(Ⅵ)优势菌(Bacillus sp.)的胞外聚合物[J]. 环境化学 2010(02)
    • [11].芽孢杆菌Bacillus sp. S-1壳聚糖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9(05)
    • [12].表面活性剂对Bacillus sp. ATCC 21616合成腺苷的影响[J]. 工业微生物 2008(02)
    • [13].混凝土自修复菌Bacillus sp.芽孢生产和萌发条件的优化[J].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20(01)
    • [14].芽胞杆菌(Bacillus sp.)YX-1耐有机溶剂葡萄糖脱氢酶的基因克隆与酶学性质[J]. 微生物学报 2013(06)
    • [15].细菌Bacillus sp. NS-3和灰葡萄孢对松材线虫的诱引[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06)
    • [16].芽孢杆菌(Bacillus sp.)脂肽抗生素发酵工艺及分离纯化[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1(11)
    • [17].前体调控对Bacillus sp. 108菌株发酵合成抑制甘蔗鞭黑粉菌活性物质产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04)
    • [18].嗜碱芽孢杆菌Bacillus sp. N16-5表达载体的构建[J]. 微生物学报 2014(01)
    • [19].一株Bacillus sp.催化水解苯乙二醇硫酸酯研究[J]. 广州化工 2014(20)
    • [20].不同活性氧胁迫下Bacillus sp.F26以抗氧化物酶合成为特征的应激响应[J]. 生物工程学报 2008(04)
    • [21].Bacillus sp.肌氨酸氧化酶的脱辅基与重构[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8(09)
    • [22].响应面法优化芽孢杆菌(Bacillus sp.)A4的培养参数[J]. 南方水产科学 2017(05)
    • [23].杀草丹降解菌Bacillus sp. T2的筛选、鉴定及降解特性[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4)
    • [24].海洋芽孢杆菌Bacillus sp. CAMT22370所产葡萄糖氧化酶的分离纯化与表征[J]. 海洋科学 2018(05)
    • [25].裙带菜内生菌Bacillus sp. QD-4发酵液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5(31)
    • [26].一株菌根辅助细菌(MHB)芽孢杆菌Bacillus sp.对杨树生长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27].Bacillus sp. fmbJ224发酵产新型抗菌肽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0(02)
    • [28].Bacillus sp.EL31410产弹性蛋白酶水解丝素蛋白特性的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06)
    • [29].Bacillus sp.处理锑矿选矿废水的优化试验(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08)
    • [30].Bacillus sp.处理锑矿选矿废水的优化试验[J]. 水资源保护 2012(02)

    标签:;  ;  ;  

    Bacillus sp. G3葡萄糖脱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酶性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