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论文摘要

在全面收集整理已有地热研究与勘查成果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山东省与地热资源预测评价有关的各种基础地质信息,进一步深化认识对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地热异常的成因、热储结构、盖层、导水和控热构造特征以及不同类型地热资源热储模型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所研究的地热地质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的尝试,成功地将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应用于地热资源的远景预测评价,进一步扩大了该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应用领域。在地热资源定位预测评价方面,成功地将地质单元划分方法和网格单元划分方法进行了有机地结合,探索建立了地热资源微分单元预测评价方法,并通过计算机的集中处理和给定条件下的分区追踪,指出了地热资源勘查工作部署的首选区域。在地热资源定量评价方面,针对地热流体的动态变化特征,提出了微分单元热平衡法,并分别对4个不同类型的地热区进行了地热资源定量预测评价,估算全省热径流资源总量为17.46×109W。同时,还利用体积法对全省2000m以浅的热储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其总量为4.1×1021J,可采热储资源量为4.56×1020J,折合标准煤155.71×108t。

论文目录

  • 提要
  • 1 绪论
  • 1.1 地热的一般概念
  • 1.2 选题意义
  • 1.3 地热资源研究开发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
  • 2.1.1 太古宙地层
  • 2.1.2 元古宙地层
  • 2.1.3 古生代地层
  • 2.1.4 中生代地层
  • 2.1.5 新生代地层
  • 2.2 岩浆岩
  • 2.2.1 概述
  • 2.2.2 侵入岩
  • 2.2.3 中生代及新生代火山岩与火山作用
  • 2.3 地质构造
  • 2.3.1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 2.3.2 表层构造及深部构造
  • 2.3.2.1 表层构造
  • 2.3.2.2 深部构造
  • 2.3.3 区域分划性断裂带
  • 2.3.4 新构造运动
  • 2.3.4.1 构造侵蚀-剥蚀山地及堆积平原地貌特征
  • 2.3.4.2 新构造特征
  • 3 地热地质背景
  • 3.1 地热资源分布
  • 3.1.1 地热资源分布
  • 3.1.2 影响地热资源分布的因素
  • 3.2 区域控热地质条件
  • 3.2.1 地层(盖层、储层)条件
  • 3.2.2 构造(导热、导水)条件
  • 3.2.3 岩浆岩条件
  • 3.2.4 水文地质条件(热载体)
  • 3.2.4.1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 3.2.4.2 地下水赋存条件
  • 3.2.4.3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 3.2.4.4 深层地下水水动力条件
  • 3.2.4.5 深层地下水运动及方向
  • 3.2.4.6 地下水在地热储中的作用
  • 3.2.4.7 地下水对地层热导率的影响
  • 3.3 区域地温场特征
  • 3.3.1 地温场背景
  • 3.3.2 大地热流值特征
  • 3.3.3 地温场变化
  • 3.3.4 地温梯度变化
  • 3.3.5 地温梯度与地层密度及热导率的关系
  • 3.4 地热储特征
  • 3.4.1 地热储类型
  • 3.4.2 地热储分布特点
  • 3.4.3 地热储形成条件分析
  • 3.5 居里等温面特征
  • 3.5.1 居里等温面的基本形态
  • 3.5.2 居里等温面与地热分布的关系
  • 3.5.3 居里等温面与莫霍面的关系
  • 4 鲁东地热区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 4.1 鲁东地热区地热资源基本特征
  • 4.1.1 地热地质背景
  • 4.1.2 地热(温泉)的分布特征
  • 4.1.3 区域地质概况
  • 4.1.4 地热(温泉)的水化学特征
  • 4.1.5 地热系统的特点
  • 4.2 代表性地热泉地质特征
  • 4.2.1 即墨东温泉
  • 4.2.1.1 温泉一般特征
  • 4.2.1.2 温泉区地质特征
  • 4.2.1.3 温泉区水文地质条件
  • 4.2.1.4 温泉地热水水化学特征
  • 4.2.1.5 温泉地质工作程度及开发利用现状
  • 4.2.2 威海宝泉汤
  • 4.2.2.1 温泉一般特征
  • 4.2.2.2 温泉区地质特征
  • 4.2.2.3 温泉区水文地质条件
  • 4.2.2.4 温泉地热水水化学特征
  • 4.2.2.5 温泉地质工作程度及开发利用现状
  • 4.2.3 招远汤东泉
  • 4.2.3.1 温泉一般特征
  • 4.2.3.2 温泉区地质特征
  • 4.2.3.3 温泉区水文地质条件
  • 4.2.3.4 温泉地热水水化学特征
  • 4.2.3.5 温泉地质工作程度及开发利用现状
  • 4.3 综合信息地热资源资源评价
  • 4.3.1 地热资源评价概念模型
  • 4.3.2 模型单元的选择
  • 4.3.2.1 地质单元划分法的使用条件
  • 4.3.2.2 地热田地质单元划分的原则
  • 4.3.2.3 模型单元的选择及使用
  • 4.3.3 预测评价参数的选择
  • 4.3.3.1 影响地热储的主要因素
  • 4.3.3.2 预测评价参数的选择
  • 4.3.4 图形的栅格化处理
  • 4.3.4.1 图形数据的生成
  • 4.3.4.2 图形数据的栅格化处理
  • 4.3.5 地热资源定位评价
  • 4.3.5.1 地热参数图形文件空间运算
  • 4.3.5.2 地热资源分区追踪生成
  • 4.3.5.3 地热资源定位评价
  • 4.3.5.4 模型单元检验
  • 4.3.6 地热资源定量评价
  • 4.3.6.1 地热参数图形文件空间运算
  • 4.3.6.2 地热资源定量评价
  • 5 沂沭断裂带地热区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 5.1 沂沭断裂带地热区地热特征
  • 5.2 临沂汤头温泉地质特征
  • 5.2.1 温泉区地质概况
  • 5.2.2 热储特征
  • 5.2.3 地热水水化学特征
  • 5.2.4 地质工作程度及开发利用概况
  • 5.3 综合信息地热资源评价
  • 5.3.1 地热资源定位评价
  • 5.3.1.1 地热资源分区追踪生成
  • 5.3.1.2 地热资源定位评价
  • 5.3.2 地热资源定量评价
  • 6 鲁中南地热区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 6.1 鲁中南地热区地热特征
  • 6.1.1 地热地质条件
  • 6.1.2 热储特征
  • 6.2 代表性地热田地质特征
  • 6.2.1 济南地热田
  • 6.2.1.1 地热田概况
  • 6.2.1.2 地热地质条件
  • 6.2.1.3 地热水水化学特征
  • 6.2.2 聊城地热田
  • 6.2.2.1 地热田地质条件
  • 6.2.2.2 热储水化学特征
  • 6.2.2.3 资源评价
  • 6.2.2.4 开发利用现状
  • 6.2.3 泰安桥沟地热田
  • 6.2.3.1 温泉概况
  • 6.2.3.2 地热地质条件
  • 6.2.3.3 温泉地热水水化学特征
  • 6.2.3.4 地热资源量估算
  • 6.2.4 菏泽地热田
  • 6.2.4.1 区域地质概况
  • 6.2.4.2 热储特征
  • 6.2.4.3 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
  • 6.2.4.4 地下热水的化学演化和成因分析
  • 6.2.4.5 地热资源远景分析
  • 6.3 综合信息地热资源评价
  • 6.3.1 地热资源定位评价
  • 6.3.1.1 地热资源分区追踪生成
  • 6.3.1.2 地热资源定位评价
  • 6.3.2 地热资源定量评价
  • 7 鲁西北地热区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 7.1 鲁西北地热区地热特征
  • 7.1.1 地热地质条件
  • 7.1.2 热储特征
  • 7.2 代表性地热田地质特征
  • 7.2.1 黄河三角洲地热田
  • 7.2.1.1 地热田概况
  • 7.2.1.2 地热地质条件
  • 7.2.1.3 热储特征
  • 7.2.1.4 地热资源评价
  • 7.2.1.5 地下热水动态特征
  • 7.2.1.6 开发利用现状
  • 7.2.2 德洲地热田
  • 7.2.2.1 地热地质条件
  • 7.2.2.2 热储特征
  • 7.2.2.3 资源评价
  • 7.2.2.4 地下热水动态特征
  • 7.2.2.5 开发利用现状
  • 7.2.3 临清地热田
  • 7.2.3.1 地热田地质特征
  • 7.2.3.2 热储特征
  • 7.2.3.3 地热水水化学特征
  • 7.2.3.4 地热井可开采资源量
  • 7.2.3.5 地质工作程度政开发利用概况
  • 7.3 综合信息地热资源评价
  • 7.3.1 地热资源定位评价
  • 7.3.1.1 地热资源分区追踪生成
  • 7.3.1.2 地热资源定位评价
  • 7.3.2 地热资源定量评价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某地热资源勘查工作思路与技术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23)
    • [2].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晨光地热资源普查实施方案研究[J]. 吉林地质 2019(04)
    • [3].承德市地热资源现状调研[J]. 科学技术创新 2020(02)
    • [4].中国地热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J]. 地学前缘 2020(01)
    • [5].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J]. 能源与环境 2020(02)
    • [6].大连鲁能易汤海洋温泉地热资源综合分析[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0(06)
    • [7].齐齐哈尔浅层低温地热资源的综合开发[J]. 环境与发展 2020(06)
    • [8].基于微动技术的浅层地热资源勘探与储量精细评价方法研究[J]. 科技促进发展 2020(Z1)
    • [9].吉林省水热型地热资源勘查评价综述[J]. 吉林地质 2020(03)
    • [10].山西省地热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J]. 华北国土资源 2018(06)
    • [11].油田地热资源现状研究[J]. 云南化工 2019(01)
    • [12].地热地质特征及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33)
    • [13].国内地热资源类型特征及其开发利用进展[J]. 水利水电技术 2019(06)
    • [14].试论运城盆地干热岩地热资源的存在[J]. 华北自然资源 2019(04)
    • [15].北京地区地热资源特征与区划研究[J]. 中国地质 2017(06)
    • [16].地热资源的勘探工作研究及开发利用前景[J]. 科技创新导报 2017(32)
    • [17].关于大庆油田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几点思考[J]. 石油石化节能 2018(02)
    • [18].北京地区地热资源潜力区划[J]. 工程地质学报 2018(02)
    • [19].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J]. 中华建设 2018(03)
    • [20].山东省地热资源特征与分区评价探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8(15)
    • [21].南阳凹陷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讨论[J]. 化工管理 2018(22)
    • [22].张家口市地热资源与地震分布规律研究分析[J]. 西部资源 2018(05)
    • [23].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 环境与发展 2018(08)
    • [24].地热资源在区域开发中的运用[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18)
    • [25].中国地热资源及其潜力评估[J]. 科技与创新 2018(05)
    • [26].关于加快邢台地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邢台学院学报 2016(04)
    • [27].地热资源[J]. 中外能源 2016(12)
    • [28].关于地热资源储量登记工作的探讨[J]. 浙江国土资源 2017(02)
    • [29].山西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分布及其特征[J]. 华北国土资源 2016(06)
    • [30].新疆沙湾县南山温泉地热资源地质特征[J]. 四川地质学报 2017(01)

    标签:;  ;  ;  ;  ;  

    山东省地热资源综合信息远景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