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研究

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研究

黎斯思

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可持续发展观念就是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向废弃物或污染物的转换率,不仅起到节约资源的作用,还具有社会效益。水资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水资源尤其是城市生活用水若出现短缺或受到污染,影响良好水资源的稳定、持续供给,其后果不堪设想。对城市水资源利用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缓解水资源利用后的水污染问题,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极为重要。本文则是对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生态城市中水环境规划研究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生态规划;水环境规划;节水;雨水收集

水资源作为关乎现代经济社会命脉的重要资源之一,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以淡水资源为例,若淡水资源受到污染,将会给我们日常生活、经济生产从源头上给与致命的威胁,人类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将受到严重的破坏。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资源消耗与再生的速率不匹配、水环境污染现象日益加重,可供使用的优质水资源却不断减少,一度出现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城市生态化或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对城市进行合理的配置,对资源、宗教、经济、环境等因素综合考量后,基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科学布局、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然而,我国现有城市水资源规划存在弊端,城市水源保护力度不足,供水管理不够规范,水污染治理尚不全面,供水的安全意识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严重影响城市安全供水项目的进行。

一、我国城市存在“水量型”及“水质型”的水资源短缺

一方面,我国的城市水资源存在地域性和流域性的特点,“三河三湖”覆盖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繁荣的中东部和南部地区,而西部、东北部水资源尤其是优质水资源则相对较为匮乏,加之我国降水量分布的不均匀,以及地下水水位、水质的区域性差异,导致我国部分城市出现了“水量型”的水资源短缺。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收集率的提高,普遍落后于高楼大厦及工业厂房的建设速度,进而导致大量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通过管道直排、地表径流甚至是偷排的形式,进入作为水资源存在的地表及地下水体,对水资源质量的保障带来重大隐患,实质上已经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水污染问题,从而造成了“水质型”的水资源短缺。

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

城市用水传统的“供水——用水——排水”的单向使用模式,由于其较高的用水损耗以及不可避免的水环境污染,长久下去将逐步带来水资源的大幅减少甚至是资源的匮乏。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原则为,通过对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反馈、调节等手段,采用节约用水、梯度用水、循环用水、废水处理、尾水回用等方案,来达到减少水资源消耗量、降低水污染物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的目的,从而实现水体水质保持与自净能力两者平衡的状态。

2.1水资源规划的目标与思路

水资源最大化利用,即水资源开采量最小、水资源使用效率最高的状态,是我们开展水资源规划的目标。对水资源进行规模化、安全性、经济性的综合利用,通过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处理后排放对水体水质污染最小,是实现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最重要的两种方式。首先,实现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还需要完善现有供水资源管理体质,科学合理地解决从水源地到水龙头再到排污口等全过程管理责任划分和体系梳理,确保相关责任主体职责明晰、履责到位、执行规范。其次,积极实现区域供水战略,同时科学研究跨区域、跨流域的水资源调配系统,缓解地域性缺水对局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再次,积极宣传节水理念,将节水型社会建设纳入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鼓励与强制相结合地推进生活节水,补偿与惩罚相结合地实施生产节水,多管齐下促进生活及生产用水效率的提升,从而实现用水总量的减少。此外,加快污水收集系统建设,通过污水管网或区域集中收集系统的建设,合理规划布局集中式或分散式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经处理后排放的具体标准,从而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最后,加大对中水回用的支持推广力度,一些住宅小区、企业都可以使用中水,大量开发再生水,综合利用雨水,促进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深度处理后的回用,从用水末端再通过回用的形式,反补水资源量,达到减少新鲜水资源消耗的目的。

2.2水资源规划的实施途径

2.2.1城市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城市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重点是促进各个行业间节约用水、实施水资源重复利用。在区域范围内合理的选择水源,科学制定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措施,因地制宜,让水资源真正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循环利用。同时,对城市生态空间进行合理规划,针对不同用途的水源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案,充分解决水源的涵养问题,保证城市居民正常用水保障。此外,还要提升水资源的处理能力以及供水能力,对城市的供水系统进行重新改造,减少取水、制水、输水过程中的水资源损耗,从而实现城市水资源的高效使用,实现水资源取用效率的提升。

2.2.2城市节水

因为城市空间内的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水资源原本就非常紧张,如果居民使用及生产用水产生过度的浪费,并且生活生产废水没有及时地有效处理,这样就会出现一个“水消耗量大、水排放量大、水污染严重”的局面,必将会对现有的水资源总量、质量均造成较大的冲击。提倡公民节约用水,不仅会对我们的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的状态,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水资源枯竭的威胁。节约用水不能只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全体成员上下一心共同解决,关注城市生活节水、工业生产节水和生态环境节水等各个用水环节。

2.2.3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目前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主要是针对生活中的污水处理后回用及雨水综合利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如果可以对雨水集中收集后统一再利用,或对生活用水后产生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在符合水质要求的情况下再次利用,将显著减少新鲜水的消耗;同时由于回用水不需要从水源地进行长距离的引水,也明显减少了输水的成本及输水过程的损耗。经过处理后的污水可以应用于农业的灌溉和城市生态用水等。

三、结束语

城市生态用水规划与传统的节约用水在观念上有较大的区别,如果能通过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践行生态城市建设理念,将城市用水问题处理好,有利于保障城市化进程的长久持续,也解决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问题,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王超,陈卫.城市河湖水生态与水环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彭澄瑶,张杰,李冬,等.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模式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6

标签:;  ;  ;  

可持续发展导向下的生态城市水资源规划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