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措施论文-王贞会

逮捕措施论文-王贞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逮捕措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未成年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社会危险性评估,羁押必要性审查

逮捕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贞会[1](2019)在《未成年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的现状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是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的一项原则要求。检察机关对这一规定的落实情况总体较好,有的地区还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创新,未成年人逮捕数量逐步下降,非羁押比例整体上升。调查也发现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应当实现审查逮捕阶段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全覆盖;完善逮捕社会危险性证明和审查评估机制;落实对被逮捕未成年人的分押分管和分别教育原则;加强对被逮捕未成年人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完善未成年人非羁押的家庭监护和社会支持体系。(本文来源于《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郑阳[2](2017)在《关于在检察环节对逮捕措施适用的法律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对逮捕条件进行了细化和修改,对逮捕程序进行了完善,为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也对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逮捕的法定条件和逮捕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分析,立足检察机关办案实际,提出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7年27期)

王辰戎,谷丽璐[3](2017)在《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逮捕措施适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逮捕是一种最为严厉的刑事强制措施,是当前司法实践中使用最多的措施之一。但是,因为逮捕的适应性较广、措施较为严厉,容易给犯罪嫌疑人带来一定的人身权利损害或侵犯,在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背景下,逮捕措施的适用性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会对逮捕的适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司法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7年07期)

张大子[4](2017)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于2012年正式出台,修改后的新《刑事诉讼法》自2013年1月1日实施。其中,对检察机关审查逮捕工作而言,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以提高逮捕质量、减少不当羁押为目的,对逮捕制度进行了叁方面的修改:对逮捕的必要条件做了进一步明确,增加了逮捕后羁押的必要性审查程序,以及检察院批捕时讯问犯罪嫌疑人和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程序。在未成年刑事诉讼特别程序一章做出了进一步修正,确定了对未成年被告或犯罪嫌疑人需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的原则,以完善未成年人适用逮捕措施的相关规定。新规定和以往的要求相比,更加严格,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逮捕措施必须受到严格限制,一般情况下,不适用逮捕措施。该立法改革从程序上控制逮捕提供了制度保障,如果立法得到有效实施,那么,司法实践中则可能较大幅度减少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不必要的羁押,提升刑事诉讼未成年人的人权保障的水平。本文以笔者所在检察院最近叁年受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为例,对新《刑事诉讼法》有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的规定进行了全方位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并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的正当性展开了阐释,针对司法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细化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逮捕条件和标准;建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品行调查和逮捕必要性证明机制;建立专门办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的模式;建立健全跟踪督导帮教机制等,以期规范执法行为,继而完善我国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审查逮捕工作机制。(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7-06-30)

王玉春,韩翮华[5](2017)在《齐齐哈尔市梅里斯:慎用逮捕措施收效良好》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寻衅滋事案,在审查的过程中,本着宽严相济、教育挽救的原则,将服务大局、保护和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作为检察机关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对王某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犯罪嫌疑人王某系该企业主要负责人,与被害人在同一公司,案发时该公司在粮库里存放了2.5万吨水稻,亟待烘干。在对王某采(本文来源于《方圆》期刊2017年11期)

刘思远[6](2016)在《论逮捕措施中社会危险性的证明与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必须坚持"少捕"和"慎捕"的刑事政策。"逮捕的必要条件"是实现这一政策的重要支撑,是整个逮捕制度的核心,是平衡保障人权与打击犯罪基本精神的关键。然而实践中由于"社会危险性"标准难以把握,"构罪即捕"的传统观念依旧成为办案人的倾向。本文从逮捕措施中"社会危险性"证明和认定为切入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18期)

赵佳荣[7](2016)在《浅析我国逮捕措施的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逮捕剥夺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要切实做到不枉不纵,就要准确掌握逮捕的条件。正确的适用逮捕措施,对证据条件、罪责条件、社会危险性条件严格把控,以期发挥逮捕措施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保证刑事诉讼活动顺利地进行。(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14期)

卢西[8](2016)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逮捕措施适用情况调研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成年人属于社会的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是国家与社会的希望与未来。由于他们处于心智发育尚未健全的阶段,因此需要得到社会的特殊的照顾与关怀。未成年人犯罪以后的逮捕措施的适用是我国司法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在检察工作中对其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该制度不但集中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而且对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以及在成长的过程中的人格塑造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我国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逮捕措施的适用在社会调查机制、执法理念、办案机制、刑事和解机制、强制措施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分析后得出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越发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大部分犯罪的未成年人都存在着父母双亡、遭父母遗弃、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等情况,家庭教育缺失,缺少家人的关爱与管教。二是教育方面的缺失。未成年人由于年龄的特点正处于求学的时段,但有很大一部分未成年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使得他们的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也比较淡薄,这也就导致了社会上对他们的认同感也比较弱,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通过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具体数据分析出近几年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逮捕率均偏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逮捕措施的适用存在某些问题密切相关,正是因为存在着这些问题才使得逮捕率居高不下。第叁部分,以所收集到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出未成年刑事案件逮捕措施的适用所存在的问题。比如,立法上存在着未成年人逮捕的标准未细化,未与成年人的标准做出明确的区别;缺乏完善的替代措施和救济措施,能起到替代逮捕措施的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制度并不健全,也没有建立未成年人关于逮捕的专门的救济措施;律师介入制度存在问题,使得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社会调查报告、风险评估制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专门的调查人员与评估人员;没有形成完整的捕前听证制度等问题;缺乏有效的事后监督,没有对未成年人的后续情况进行监督调查。第四部分,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对第叁部分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解决完善。从立法上将未成年人的逮捕标准进行细化,将其与成年人进行区分;完善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措施,建立专门的救济措施;保证律师的介入权,保证未成年人在诉讼中能得到有效的法律帮助;建立健全的社会调查制度和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关于未成年人的捕前的听证制度;设立有效可行的时候监督制度,形成完整的回访与帮教体系。(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6-03-20)

万滋胜,杜小虎[9](2016)在《新刑诉法背景下基层检察院适用不批准逮捕措施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刑事诉讼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措施上细化了逮捕条件,完善了逮捕审查程序。从立法宗旨、人权保障角度来看,减少逮捕措施的适用、降低羁押率是贯彻新刑诉法应有之义。为进一步提高逮捕案件质量,体现逮捕强制措施的谦抑性,我院对新刑诉法实施以来,即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日期间,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案件进行分析,总结了原因特点,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01期)

王晓杰,郑玉侠,仲莹莹[10](2015)在《正确理解逮捕措施中社会危险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检察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审查时,对社会危险性条件理解不一,造成逮捕案件标准多元化的现状。针对此文章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件数据分析,查找形成此种理解不同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其中提出了将社会听证制度引入到评判社会危险性的确认过程,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检察官》期刊2015年15期)

逮捕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对逮捕条件进行了细化和修改,对逮捕程序进行了完善,为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同时也对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逮捕的法定条件和逮捕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分析,立足检察机关办案实际,提出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逮捕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1].王贞会.未成年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的现状调查[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9

[2].李郑阳.关于在检察环节对逮捕措施适用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7

[3].王辰戎,谷丽璐.我国当前司法实践中逮捕措施适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J].现代交际.2017

[4].张大子.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研究[D].暨南大学.2017

[5].王玉春,韩翮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慎用逮捕措施收效良好[J].方圆.2017

[6].刘思远.论逮捕措施中社会危险性的证明与认定[J].法制博览.2016

[7].赵佳荣.浅析我国逮捕措施的条件[J].法制博览.2016

[8].卢西.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逮捕措施适用情况调研报告[D].西南政法大学.2016

[9].万滋胜,杜小虎.新刑诉法背景下基层检察院适用不批准逮捕措施实证研究[J].法制博览.2016

[10].王晓杰,郑玉侠,仲莹莹.正确理解逮捕措施中社会危险性[J].中国检察官.2015

标签:;  ;  ;  ;  

逮捕措施论文-王贞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