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

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复合体中血管神经间的解剖关系及该区内外面与手术入路有关的骨性结构,为临床微血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1)应用20例10%甲醛固定、动脉系统灌有红色乳胶、静脉系统灌有蓝色乳胶的成人头颅湿标本,采用去除大脑半球、小脑幕和模拟临床枕下乙状窦后手术入路相结合的方法,逐层解剖、观察、照相。(2)20具干性成人头颅标本,移去颅盖骨,观察、测量颅后窝内外面有关骨性结构。结果: (1)桥小脑角区上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和小脑上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岩上静脉、岩上窦、中脑小脑沟等。小脑上动脉起始段与大脑后动脉起始段之间恒定地有动眼神经通过。小脑上动脉常为单干(80%),行程一般比较恒定,从基底动脉发出后在绕脑干行至外侧转向后方时,常常形成凸向尾侧的尾袢,对三叉神经根有压迫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尾袢,其主干尾袢及其分叉部附近常压迫三叉神经出入脑干区的上方。岩上静脉二属支者最多(60%),40%岩上静脉压迫三叉神经,压迫部位均在三叉神经根端上方。同一条血管可能多次压迫三叉神经;同一三叉神经可能同时受多条血管压迫。两侧三叉神经可能同时受压迫。中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展神经、面听神经和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等。面神经和听神经脑池段前后方向排列,面神经出脑干段常位于听神经的前下方。小脑下前动脉主要起源于基底动脉(92.5%),57.50%小脑下前动脉穿经面听神经,42.50%小脑下前动脉贴覆面听神经表面。小脑下前动脉常折叠状凸入内耳,在折叠端及其附近常发出内听动脉入内耳。14.28%小脑上动脉压迫面听神经。下血管神经复合体主要包括延髓、后组颅神经、舌下神经、小脑下后动脉、椎动脉等。小脑下后动脉是椎动脉的最大分支,主要起源于椎动脉(92.5%),行程常呈“S”状弯曲,其中跨越舌咽神经上方占10.26%,穿经舌咽神经与迷走神经之间占2.56%,穿经迷走神经与副神经之间占10.26%,穿经副神经根丝间占66.66%,位于后组颅神经后方占10.26%。行程中仅有10.26%小脑下后动脉与后组颅神经不接触,其余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压迫,其中压迫舌咽神经者占12.81%。椎动脉大多位于舌下神经前方(85%),与舌下神经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压迫。本组标本均未见基底动脉压迫三叉神经、面听神经及后组颅神经、舌下神经。(2)STP点、颈静脉孔、内耳门是颅后窝内面重要骨性结构,STP点距内耳门距离:左侧(32.99±2.72)mm,右侧(37.84±2.58) mm;距颈静脉孔距离:左侧(35.27±3.25)mm,右侧(34.63±3.25)mm。颈静脉孔上方约5mm为内耳门,下方约20mm为舌下神经管内口,前方为斜坡区。内耳门、颈静脉孔、舌下神经管内口三者近似在一条直线上。乳突是颅后窝底外侧一个重要骨性标志结构,其前内方为茎突,茎突内侧为颈静脉孔外口,该口前方为颈内动脉管外口,内侧为舌下神经管外口及枕髁。结论: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复合体位置深在,结构复杂,且周围毗邻脑干、小脑等重要结构。详尽的解剖研究可提高显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成功率,并且尽可能保存神经功能的完整。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颅神经疾病病因复杂,不一定单纯由血管压迫所致,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责任血管可能不止一根,压迫点可能不止一处,术中应注意防止遗漏。STP点、内耳门、颈静脉孔可作为颅后窝手术重要的定位标志。

论文目录

  • 中英文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颅后窝内外面有关骨性结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桥小脑角区纤维型脑膜瘤环形强化一例[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0(02)
    • [2].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请分析病变性质[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04)
    • [3].桥小脑角区原发性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例[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20(10)
    • [4].右侧桥小脑角区肿物——请分析病变性质[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04)
    • [5].颅内非桥小脑角区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5(05)
    • [6].桥小脑角区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7)
    • [7].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价值[J].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5(06)
    • [8].56例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工程 2014(02)
    • [9].20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 工企医刊 2011(04)
    • [10].桥小脑角区胆脂瘤的磁共振诊断价值[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11)
    • [11].神经内镜辅助后颅窝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20(09)
    • [12].经小脑裂入路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肿瘤的临床研究[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01)
    • [13].桥小脑角区肿瘤的磁共振成像诊断[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03)
    • [14].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区肿瘤40例手术治疗临床效果分析[J]. 云南医药 2014(02)
    • [15].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03)
    • [16].诱发电位、肌电图在桥小脑角区肿瘤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30)
    • [17].颅内桥小脑角区胶质母细胞瘤合并转移瘤1例[J].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9(02)
    • [18].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07)
    • [19].小切口开颅显微技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治疗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J]. 系统医学 2020(15)
    • [20].桥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核磁共振影像学特征[J]. 中国临床研究 2017(06)
    • [21].以三叉神经痛和/或面肌痉挛起病的桥小脑角区肿瘤的手术治疗[J].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08)
    • [22].桥小脑角区小型占位致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疗效分析[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1(03)
    • [23].桥小脑角区孤立性纤维瘤1例[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18)
    • [24].桥小脑角区面神经鞘瘤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9(11)
    • [25].右侧桥小脑角区非典型脉络丛乳头状瘤影像表现一例[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06)
    • [26].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桥小脑角区病变20例[J]. 陕西医学杂志 2011(11)
    • [27].桥小脑角区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27)
    • [28].大型桥小脑角区肿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 护理学杂志 2011(18)
    • [29].异位于脑干及桥小脑角区颅咽管瘤1例[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08)
    • [30].1例桥小脑角区脉络丛乳头状瘤的诊治[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09)

    标签:;  ;  ;  ;  

    桥小脑角区血管神经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