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玉米穗发芽基因差异表达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玉米穗发芽基因差异表达

论文摘要

穗发芽(Preharvest sprouting, PHS)是指种子收获前在母体植株上萌发的一种现象,作为世界性的生理性病害,穗发芽对作物产量、品质、贮藏及种子质量均有严重影响,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玉米穗发芽的发生对自交系的选育、杂交组配应用和杂交一代种的制种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给玉米生产带来了较大的损失,有必要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以弱休眠玉米自交系A318为材料,利用Affymetrix基因表达谱芯片对穗发芽表达差异基因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田间鉴定,筛选了授粉后20 d正常植株与穗发芽植株的籽粒胚进行基因芯片分析,对Ratio大于2和小于0.5的Unigene进行NCBI的BLAST搜索,并对筛选出的表达差异基因进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其按照功能进行大致分类。结果显示,以两倍变化为标准,共得到92个表达差异基因,其中穗发芽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有2个基因发生了上调表达,90个基因发生了下调表达。利用Gene Ontology进行功能分类,实验所得到的表达差异基因(Unigene)主要涉及转录因子、蛋白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逆境胁迫、信号转导、物质运输、细胞膜、细胞骨架等多个方面和途径。按照GO的三个不同分类角度分类,共有53.33%的基因具有分子功能,28.89%的基因参与生化过程,另外17.78%的基因与细胞构成有关。2.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在92个表达差异基因中,共筛选出9类14个可能与穗发芽有关的基因,它们分别是:磷酸乙醇胺甲基转移酶、AP2/EREBP转录因子家族、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脱水素类物质、胚胎晚期丰富蛋白、与休眠相关蛋白及生长素抑制剂、亚硝酸盐还原酶、bHLH转录因子家族和WRKY转录因子家族。这几类物质主要通过参与胚休眠打破,脱落酸、赤霉素等激素代谢途径,种子脱水耐性的获得,相关酶中间代谢过程等影响玉米穗发芽的发生。3.根据分析结果,我们选取了上述9类与穗发芽相关基因(Unigene)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并对反应过程进行了优化。结果有5个基因扩增出了特异条带,它们是AP2/EREBP转录因子(Zm.80457)、磷酸乙醇胺甲基转移酶(Zm.217)、脱水素(Zm.10149)、亚硝酸盐还原酶(Zm.94307)、bHLH转录因子(Zm.10120)。在这5个基因中,穗发芽植株对正常植株在授粉后20 d的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而另外4个基因扩增未得到相关产物。综上,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并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寻找到了一些玉米穗发芽表达差异基因,结果将为了解玉米穗发芽发生关键基因的表达规律,为探讨玉米穗发芽的发生机制奠定一定的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穗发芽概况
  • 1.1.1 穗发芽的概念
  • 1.1.2 穗发芽的危害
  • 1.1.3 造成穗发芽的原因
  • 1.1.4 玉米穗发芽研究概况
  • 1.1.5 小麦等其它禾本科作物的穗发芽研究概况
  • 1.2 基因差异表达技术
  • 1.2.1 基因的差异表达
  • 1.2.2 植物差异表达基因相关研究技术
  • 1.3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植物差异表达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 1.3.1 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
  • 1.3.2 基因芯片的类型
  • 1.3.3 基因芯片的分析方法
  • 1.3.4 基因芯片的应用及其在植物上的研究进展
  • 1.3.5 基因芯片的展望
  • 1.4 实时荧光定量
  • 1.4.1 实时荧光定量的原理
  • 1.4.2 实时荧光定量的常用探针
  • 1.4.3 实时荧光定量的应用
  • 2 目的与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玉米供试材料
  • 3.1.2 克隆载体及宿主菌
  • 3.1.3 培养基
  • 3.1.4 试剂盒及主要试剂
  • 3.1.5 主要试剂配方
  • 3.1.6 荧光定量引物
  • 3.1.7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实验材料的筛选与处理
  • 3.2.2 基因芯片实验
  • 3.2.3 基因芯片结果分析
  • 3.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穗发芽植株田间鉴定结果
  • 4.2 基因芯片实验结果
  • 4.2.1 基因芯片数据的获得
  • 4.2.2 基因芯片数据的可信性分析
  • 4.2.3 基因芯片数据的聚类分析
  • 4.2.4 差异基因的筛选
  • 4.2.5 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
  • 4.2.6 玉米穗发芽代谢途径和网络调控分析
  • 4.3 基因芯片结果的验证
  • 4.3.1 RNA完整性和纯度分析
  • 4.3.2 实时荧光定量相对表达分析
  • 4.3.3 玉米穗发芽相关基因在授粉后15 d、20 d、25 d的表达情况分析
  • 5 讨论
  • 5.1 对于实验材料取样方式及时间的选择
  • 5.2 芯片结果的准确性分析
  • 5.3 与穗发芽相关基因的分析
  • 5.3.1 AP2/EREBP转录因子家族
  • 5.3.2 WRKY转录因子家族
  • 5.3.3 bHLH转录因子家族
  • 5.3.4 与休眠相关蛋白及生长素抑制剂
  • 5.3.5 亚硝酸盐还原酶
  • 5.3.6 胚胎晚期丰富蛋白及脱水素
  • 5.4 转录因子在玉米穗发芽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 5.5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引物筛选及条件优化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因芯片技术在现代畜牧业中的应用[J]. 甘肃畜牧兽医 2019(12)
    • [2].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贵州畜牧兽医 2020(04)
    • [3].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畜牧兽医业中的应用概述[J]. 生物学教学 2017(09)
    • [4].基因芯片技术应用进展概述[J]. 信息化建设 2015(12)
    • [5].基于专利地图的国外基因芯片技术分析[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6(04)
    • [6].基因芯片技术在诊断微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07)
    • [7].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食源性腹泻致病大肠杆菌[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0(03)
    • [8].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的诊断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8(04)
    • [9].基因芯片技术在兽医学方面的应用[J]. 中国动物检疫 2016(02)
    • [10].基因芯片技术在肾病综合征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 天津医药 2015(08)
    • [11].基因芯片技术在植物抗逆机理研究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7)
    • [12].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09(30)
    • [13].基因芯片技术在性传播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8(06)
    • [14].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8(01)
    • [15].基因芯片技术与药物的研究和开发[J]. 世界临床药物 2008(02)
    • [16].结核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耐药快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当代医学 2018(24)
    • [17].基因芯片技术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知识文库 2020(05)
    • [18].基因芯片技术在抗肿瘤中药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4(02)
    • [19].基因芯片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05)
    • [20].基因芯片技术在养牛业中的应用及展望[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01)
    • [21].基因芯片技术在药学研究中的应用[J]. 齐鲁药事 2009(05)
    • [22].基因芯片技术[J]. 预防医学论坛 2008(03)
    • [23].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4].基因芯片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8)
    • [25].基因芯片技术在航空航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12)
    • [26].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用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分型的检测效果[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03)
    • [27].基因芯片技术在乳腺癌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1(02)
    • [28].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癌研究中的应用[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2010(04)
    • [29].基因芯片在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J]. 生物技术通报 2010(07)
    • [30].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6)

    标签:;  ;  ;  ;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玉米穗发芽基因差异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