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黄磷炉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微晶化调控研究

块状黄磷炉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微晶化调控研究

论文摘要

黄磷炉渣是电炉法生产黄磷时产生的固体废物,根据不同的冷却方式,分为水淬黄磷炉渣和块状黄磷炉渣。我国一般采用水淬法处理熔融态黄磷炉渣。炉渣主要用于水泥工业、硅钙肥、路基材料等领域,产品附加值低。块状黄磷炉渣和熔融态黄磷炉渣有很好的相似性。本文进行了块状黄磷炉渣制备CaO-Al2O3-SiO2三元体系微晶玻璃的研究,采用熔融法制备工艺,通过理化性能和微观结构分析,进行原料配比的优化、核化、晶化及升温速率等热处理制度的调控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熔融态黄磷炉渣的高效利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根据CaO-Al2O3-SiO2相图,以硅灰石为主晶相,基础玻璃原料配比中,炉渣占55~78wt%,辅料SiO2占19-38wt%,辅料A1203占2.4-11wt%,设定6组配方实验。1#原料配比,炉渣:SiO2:Al2O3=63.4:33.8:2.8;2#原料配比,炉渣:SiO2:Al2O3=51.7:37.5:10.8;3#原料配比,炉渣:SiO2:Al2O3=77.7:19.4:2.9;4#原料配比,炉渣:Si02:A1203=56.6:35.5:7.9;5#原料配比,炉渣:SiO2:Al2O3= 61.2:32.7:6.1;6#原料配比,炉渣:SiO2:Al2O3=62.4:30.3:7.3。1#-6#的基础玻璃原料分别充分混合后,在1300℃-1400℃下熔化,制备基础玻璃。对基础玻璃进行DSC-TG热分析,由DSC曲线分析可知,1#配方容易微晶化,属于两步法热处理制度,玻璃析晶效果好。1#基础玻璃进行热处理,获得主晶相为硅灰石的微晶玻璃,为白色,无裂纹。确定1#作为本实验的基础玻璃配方。7#配方在1#的配方基础上加入3.37%的Cr203作为晶核剂,7#基础玻璃DSC曲线没有显著的放热峰,析晶比较困难。本实验不需外加晶核剂,炉渣中次要成分可以作为复合晶核剂。金属成型模具预热温度在100℃以下,在炉膛口迅速浇注成型,进行退火保温处理。制备的基础玻璃残余应力小,避免了破裂分层现象,提高了成型效率。根据1。试样DSC曲线,转变温度Tg为717℃,设定核化温度为720℃~870℃,核化时间为1-3h;晶化放热峰温度为980℃,设定晶化温度为980℃~100℃,晶化时间为1-3h。进行核化温度、核化时间、晶化温度、晶化时间单因素实验。同时从核化升温速率为1.5~15℃/min和晶化升温速率2.5-11℃/min,进行快速、慢速、适宜升温速率对比研究。通过XRD物相分析、结晶度计算、莫氏硬度测试、金相显微镜和SEM分析,确定本研究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核化温度740℃,核化升温速率3.5℃/min,核化时间2h,晶化温度1050℃,晶化升温速率3.6℃/min,晶化时间2h。在适宜热处理制度下,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为硅灰石(CaSiO3)。获得微晶玻璃试样的晶粒数量多和颗粒细小,基本均匀分布,为椭圆形。试样的结晶度高,晶体发育完整,莫氏硬度性能优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黄磷工业发展现状及黄磷炉渣的来源
  • 2.1.1 黄磷工业发展现状
  • 2.1.2 黄磷炉渣来源
  • 2.2 黄磷炉渣的性质
  • 2.2.1 化学成分
  • 2.2.2 性质及矿相
  • 2.2.3 放射性
  • 2.3 黄磷炉渣的综合利用现状
  • 2.3.1 水泥工业中的应用
  • 2.3.2 生产农用硅钙肥
  • 2.3.3 制备路基材料
  • 2.3.4 制备陶瓷材料
  • 2.3.5 制备白炭黑
  • 2.3.6 制备玻璃材料
  • 2.3.7 制砖
  • 2.3.8 制备微晶玻璃
  • 2.4 矿渣微晶玻璃
  • 2.4.1 矿渣微晶玻璃的种类
  • 2.4.2 矿渣微晶玻璃的发展
  • 2.4.3 制备工艺
  • 2.4.4 玻璃的析晶
  • 第3章 实验方案及研究方法
  • 3.1 实验方案
  • 3.2 原料组成和配方设计
  • 3.2.1 原料组成和矿相
  • 3.2.2 基础玻璃配方
  • 3.3 实验设备及辅料
  • 3.3.1 实验设备
  • 3.3.2 实验辅料
  • 3.4 制备工艺及加工方法
  • 3.4.1 基础玻璃的制备
  • 3.4.2 差示-热重分析(DSC-TG)
  • 3.4.3 微晶化
  • 3.5 微晶玻璃微观结构
  • 3.5.1 X射线衍射分析
  • 3.5.2 金相显微镜分析
  • 3.5.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6 莫氏硬度的测定
  • 第4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 基础玻璃配方的选择
  • 4.1.1 主晶相的确定
  • 4.1.2 DSC结果分析
  • 4.1.3 微晶化效果分析
  • 4.1.4 XRD分析
  • 4.1.5 小结
  • 4.2 晶核剂
  • 2O3晶核剂实验及结果分析'>4.2.1 添加Cr2O3晶核剂实验及结果分析
  • 4.2.2 小结
  • 4.3 基础玻璃成型
  • 4.3.1 玻璃成型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 4.3.2 玻璃成型时残余应力的消除
  • 4.4 热处理制度的确定
  • 4.4.1 最佳核化温度的确定
  • 4.4.2 核化时间
  • 4.4.3 晶化温度
  • 4.4.4 晶化时间
  • 4.4.5 核化晶化升温速率
  • 4.4.6 显微结构分析
  • 4.4.7 最适宜热处理制度制备微晶玻璃
  • 4.4.8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之间发表论文及表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块状黄磷炉渣制备微晶玻璃的微晶化调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