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雅明大众传媒美学思想研究

本雅明大众传媒美学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是20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早在20世纪初期,本雅明就预构出大众传媒思想的理论框架,他以艺术生产理论为大众传媒思想的建构基础,通过对传统艺术与机械复制技术时代的艺术进行对比,阐述在时代变迁中艺术的变革、大众的转变等现象。在这些变革的现象中,本雅明又向我们展示了他对大众传媒的传播者、大众传媒的接受者、大众传媒的代表性载体摄影与电影的独特见解。本雅明认为大众传媒的传播者是“艺术政治化”的传播者、大众传媒的接受者是“有主见”的接受者、大众传媒的代表性载体摄影与电影是“革命性”的先锋艺术代表。虽然他的思想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和批评,并因其过于依赖和看重技术而被扣上“技术决定论者”的帽子,但不可否认,本雅明的美学思想对当代西方和中国的大众传媒理论的建设仍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
  • 第一节 艺术生产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内容
  • 二、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背景
  • 第二节 艺术生产理论内容
  • 一、艺术生产力——技术
  • 二、艺术生产者——艺术家
  • 三、艺术消费者——创造者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雅明大众传媒美学思想核心概念解读
  • 第一节 "复制技术"概念解析
  • 一、"复制技术"发展史
  • 二、"机械复制"的特征
  • 第二节 "灵晕"概念解析
  • 一、"灵晕"的演进
  • 二、"灵晕"的特征
  • 第三节 "震惊"概念解析
  • 一、经验与体验
  • 二、"震惊"的特征
  • 三、从"灵晕"到"震惊":波德莱尔的抒情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本雅明大众传媒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大众传媒的载体
  • 一、摄影:从经典到大众的艺术
  • 二、电影:机械复制时代的"最高艺术"
  • 第二节 大众传媒的传播者
  • 一、演员:从舞台到银幕
  • 二、导演:从宣传员到传播者
  • 第三节 大众传媒的接受者
  • 一、受众:从主动到被动
  • 二、受众:从被动到主动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本雅明“灵韵”消失的当代回应[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本雅明引述的“梦想之城”说:总体布局和城市设计[J]. 国际城市规划 2020(01)
    • [3].意识过程与符号体系的汇流——论本雅明辩证意象的双重逻辑面相及其思想史意义[J]. 国外文学 2020(01)
    • [4].从语言再出发:本雅明的先锋文体与历史唯物主义[J]. 文艺研究 2020(04)
    • [5].土星、新天使与本雅明的“忧郁”[J]. 外国文学 2020(05)
    • [6].本雅明的童年立场:物的观察、收藏与批判[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02)
    • [7].浅析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中的美学观[J]. 鸭绿江(下半月) 2019(12)
    • [8].“新天使”的注目:论本雅明与现代性的时间维度[J]. 文教资料 2017(08)
    • [9].本雅明的另一种“信史”[J]. 青年文学家 2016(36)
    • [10].记忆里的童年——《柏林童年》荐读[J]. 读写月报 2016(32)
    • [11].阿多尔诺与本雅明之争的哲学意蕴[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6(02)
    • [12].“灵韵”的消逝:本雅明对现代艺术嬗变的诊断[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6(02)
    • [13].本雅明艺术生产论视野中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J]. 华中学术 2016(04)
    • [14].拟真时代的视觉文化微探[J]. 唐山文学 2017(02)
    • [15].本雅明的诗(一首)[J]. 江南(江南诗) 2017(02)
    • [16].对话潘小松:译之无文,行而不远[J]. 初中生 2017(14)
    • [17].从艺术生产论看本雅明的机械复制时代[J]. 明日风尚 2017(14)
    • [18].论本雅明在《单行道》中的批评特征[J]. 北方文学 2017(20)
    • [19].迎向灵光消逝的时代——本雅明的灵光理论与艺术的终结[J]. 人文杂志 2013(12)
    • [20].马克思主义阐释学的变体——读本雅明(上)[J]. 励耘学刊(文学卷) 2009(01)
    • [21].艺术、技术及其救赎——论本雅明的美学思想[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2)
    • [22].从“惊颤体验”论本雅明矛盾的现代性思想[J]. 理论界 2019(06)
    • [23].论本雅明早期的语言与翻译哲学——基于对《论原初语言和人的语言》与《译者的任务》的对读[J]. 名作欣赏 2019(30)
    • [24].从“两面神”思维到救赎史观——试论本雅明历史唯物主义的神学根基[J]. 现代哲学 2018(01)
    • [25].现代性视域中的历史概念——本雅明的历史观剖析[J]. 学术研究 2018(06)
    • [26].时空交织下的本雅明“灵晕”概念解读[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5)
    • [27].本雅明反智思维中的主体性问题[J]. 学术交流 2015(05)
    • [28].“一颗没有氛围的星”——本雅明流寓海外初探[J]. 长江丛刊 2019(10)
    • [29].本雅明:经验、文学和现代性[J].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 2015(00)
    • [30].亲爱的本雅明[J]. 明日风尚 2013(Z1)

    标签:;  ;  ;  ;  ;  

    本雅明大众传媒美学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