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组织和血清中MDA含量及ADA、SOD活性的测定及其意义

鼻息肉组织和血清中MDA含量及ADA、SOD活性的测定及其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鼻息肉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至今病因不清。一般成人发病率大约为1-4%,容易复发是该病的一个特征。研究证实鼻息肉为局部微环境控制的炎症性肿块,现在学者们多倾向于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病因学说。感染和变态反应均可导致鼻息肉的发生,鼻息肉与变态反应的关系已为许多作者所报道.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自由基代谢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反映了细胞内清除自由基即抗氧化的能力;丙二醛(MDA)是机体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产物,MDA的含量可反映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反映出细胞受损的情况;SOD和MDA是衡量自由基基础代谢状态的主要指标。腺苷脱氨酶(ADA)它是嘌呤核苷酸代谢中的一种重要酶,与自由基的产生和代谢有密切联系。本研究旨在测定鼻息肉组织和患者血清中MDA含量、SOD和ADA活性,探讨三者在鼻息肉发病中的作用及三者间的关系及意义,评价它们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从而为临床有效治疗和预防鼻息肉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病例选择、实验分组及取材本研究分鼻息肉组和鼻中隔偏曲组两组。鼻息肉、下鼻甲黏膜组织及血清标本均来自2006年10月-2007年3月在我院住院需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其中鼻息肉组24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14-54岁,平均年龄34.6岁;鼻中隔偏曲组20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6.5岁。所有患者均经全面查体排除高血压、高血脂、肝病、肾病等慢性病史。鼻中隔偏曲患者按照1997年海口修订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排除常年变应性鼻炎和花粉症患者。鼻内窥镜下钳取患者鼻息肉组织和因鼻中隔偏曲并对侧下鼻甲增生肥大需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下鼻甲黏膜,生理盐水漂洗干净血迹后放入-20℃冰箱保存;抽取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保存于-20℃冰箱。鼻息肉组织均经病理证实。采用TBA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和Gisti比色法分别检测30例鼻息肉病人和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下鼻甲黏膜组织匀浆、离心后患者血清中MDA的含量和SOD、ADA的活性。结果:1.组织中MDA、SOD、ADA的结果实验组中MDA的含量( 2.93±0.25 ) nmol/mgprot显著高于对照组(1.66±0.12)nmol/mgprot;而实验组中SOD活性(8.64±1.02) U/mgprot明显低于对照组(13.37±2.95) U/mgprot;另实验组ADA活性(10.43±0.87)U/mgprot显著高于对照组(6.16±0.52) U/mgprot,上述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中MDA、SOD、ADA的结果实验组中MDA的含量(5.84±0.38)nmol/ml显著高于对照组(3.79±0.31)nmol/ml;而实验组中SOD活性(13.28±2.31)U/ml明显低于对照组(29.64±3.68)U/ml;另实验组ADA活性(9.66±0.79)U/ml.显著高于对照组(6.31±0.48 )U/ml。与组织中结果一致。上述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织中MDA含量与SOD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实验组中MDA含量与SOD活性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r=-0.74,P<0.05)。4.血清中MDA含量与SOD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实验组中MDA含量与SOD活性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r=-0.86,P<0.05)。5.组织中MDA含量与ADA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实验组中MDA含量与ADA活性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r=0.66,P<0.05)。6.血清中MDA含量与ADA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实验组中MDA含量与ADA活性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r=0.89,P<0.05)。结论:鼻息肉的发病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自由基代谢异常是鼻息肉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正常生理条件下,鼻息肉组织中自由基的含量很低,可被体内酶系统和抗氧化剂清除,对机体无明显影响。SOD是组织细胞内自由基清除体系中最重要的物质, SOD的活性反映了细胞内清除自由基即抗氧化的能力。在正常生物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与清除可维持低水平的、有利无害的平衡。在鼻息肉患者机体内SOD的活性明显降低,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清除体内和局部的自由基能力下降。MDA的含量可反映脂质过氧化的程度,间接反映出细胞受损的情况,鼻息肉患者组织和血清中MDA的含量明显增高反映了机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增大,间接反映细胞受损的程度。ADA是腺苷降解的关键酶,还是T细胞活化的标志,与免疫系统的维持有密切联系,并且与由中性粒细胞产生的自由基NO-、O2-、H2O2和OH-有关,鼻息肉病人机体内ADA活性明显增高,使得整个机体和鼻腔局部免疫能力下降、自由基含量增加、炎症反应的加重,它们共同作用造成的损害诱发鼻息肉的发生。总之,鼻息肉病人清除自由基能力下降,脂质过氧化反应活跃,提示自由基代谢紊乱为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之一,机体免疫系统受损害同样是鼻息肉发病的诱因,从而为全身和局部有效治疗鼻息肉和预防鼻息肉复发提供理论依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鼻息肉组织和血清中 MDA 含量及 ADA、SOD活性的测定及其意义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7(01)
    • [2].鼻息肉组织核因子-κB和白细胞介素4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6(24)
    • [3].白细胞介素-25与白细胞介素-1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7(01)
    • [4].S-100蛋白和HLA-DR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5(03)
    • [5].白细胞介素17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5(10)
    • [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4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3(11)
    • [7].骨膜蛋白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特征[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05)
    • [8].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在鼻息肉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科学 2014(10)
    • [9].鼻息肉组织和外周血中B细胞亚群和表型功能特征比较分析[J]. 免疫学杂志 2014(11)
    • [10].曲安奈德鼻喷雾剂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及其趋化因子-2表达的影响[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3(05)
    • [11].白细胞介素17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2(05)
    • [12].CD34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1(04)
    • [13].白介素-23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民康医学 2011(15)
    • [14].水通道蛋白-3在临床不同型期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J]. 山东医药 2010(32)
    • [15].鼻息肉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嗜酸粒细胞及微血管密度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全科医学 2010(35)
    • [16].树突状细胞在鼻息肉组织中的浸润及其意义[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09(03)
    • [17].白细胞介素-12和16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山西医药杂志 2009(04)
    • [18].鼻息肉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3)
    • [19].水通道蛋白-5在人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复发的关系[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8(06)
    • [2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J].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08(02)
    • [21].VEGF及其受体在不同类型鼻息肉与鼻息肉病中的表达(摘要)[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03)
    • [22].伴或不伴变应性鼻炎的鼻息肉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的表达及意义[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18)
    • [23].鼻息肉中促增殖因子表达及相关性[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7(05)
    • [24].鼻息肉组织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初步研究及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8(01)
    • [25].白细胞介素-4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06)
    • [26].鼻息肉组织细胞因子受体的研究进展[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01)
    • [27].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的影响[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08)
    • [28].白介素-33、白介素-37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 2015(12)
    • [29].激素抵抗型儿童鼻息肉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α表达下调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26)
    • [30].糖皮质激素受体β亚型在嗜酸性和非嗜酸性鼻息肉组织中的差异表达[J].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3(01)

    标签:;  ;  ;  ;  ;  

    鼻息肉组织和血清中MDA含量及ADA、SOD活性的测定及其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