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 ——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关系的研究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 ——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当代科学技术与政治日益加强的相互作用,引发了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而迫切需要我们建立一门新兴学科——科学技术政治学——来对这一认识客体加以专门研究。本文试图分析科学技术政治学的学科属性,系统地梳理科技政治学的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构建科技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作者以科学哲学的知识/权力观为理论基础,探讨科技政治学的几个有代表性的研究主题,力图揭示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的内在规律及其实践后果。论文的要点是:从合作与冲突两个层面考察科学技术和政治互动的表现形式,并且就如何促进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的良性互动做出了思考;重点讨论科技知识通过何种方式渗透到决策层从而转化为公共政策、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促进知识输入决策过程的途径,并揭示其中的政治过程;探讨公众参与科技决策过程的意义、理论和现实基础,以实现对科学技术进行民主意义上的控制;讨论科技革命对公共行政机制(行政官僚、行政组织、政府职能等)产生的影响以及政府如何回应;探讨科学技术对国际政治各个要素(世界政治格局、国家权力、国家主权以及国家安全等)的影响以及国家所采取的相应措施,说明科技的国际政治效应。本文试图建构起科技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分析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的表现形式,并就如何促进科学技术与政治之间的良性互动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论文着重讨论科技专家如何影响决策层、影响科技知识被决策层运用的相关因素以及促进科技知识转化为公共政策的途径;从科学技术与民主政治的角度,论文分析了西方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模式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在这些问题的分析中,作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为一门边缘性的交叉学科,科技政治学在理论上拓宽了科技哲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学科的研究路径,而在实践中则有助于促进科技活动的进步以及政治民主化的实现,它的兴起与发展一定会给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前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论文思路
  • 第一节 引语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拟考察的问题以及创新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拟考察的问题
  • 三、论文的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的思路和结构安排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论文的思路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科技政治学的兴起及其研究内容
  • 第一节 科技政治学的兴起
  • 一、科技-政治观的历史沿革
  • 二、科技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关系
  • 一、科学技术与政治的区别和联系
  • 二、对科学技术与政治关系的三种理解
  • 三、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的表现形式
  • 四、促进科学技术与政治的良性互动
  • 第三节 科技政治学的研究内容
  • 一、科技政治学的学科属性
  • 二、科技政治学的研究内容
  • 三、科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 四、科技政治学的研究意义
  • 第三章 知识/权力观的演进
  • 第一节 古典的知识/权力观
  • 一、柏拉图
  • 二、培根
  • 三、圣西门
  • 第二节 近现代的知识/权力观
  • 一、近现代知识/权力观的特点
  • 二、近现代知识/权力观的假设
  • 第三节 后现代的知识/权力观
  • 一、库恩和费耶阿本德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抨击
  • 二、福柯、利奥塔以及劳斯的知识/权力观
  • 第四节 对当代社会中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思考
  • 一、刘易斯·科赛对知识与权力关系的剖析
  • 二、对当代社会中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思考
  •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
  • 第一节 公共政策的知识基础
  • 一、科技知识与公共政策的联系
  • 二、科技知识的政策转化
  • 三、对科技知识运用于公共政策的争议
  • 四、对科技知识与公共政策关系的若干思考
  • 第二节 知识运用学派的影响模式研究
  • 一、兰德对影响知识运用的相关因素研究
  • 二、韦斯对社会科学知识应用模式的研究
  • 三、布尔默对社会科学知识影响政策方式的研究
  • 第三节 社会科学知识的政策功能
  • 一、工具性作用
  • 二、预警作用
  • 三、启蒙作用
  • 四、合法性作用
  • 第四节 影响社会科学知识运用的相关因素
  • 一、MOST 项目简介
  • 二、影响社会科学知识运用的相关因素
  • 三、其他视角的分析
  • 第五节 社会科学知识运用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
  • 一、知识运用的界定
  • 二、社会科学知识运用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
  • 第五章 科学技术与公众参与
  •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理念与现实基础
  • 一、公众参与的理念基础
  • 二、公众参与的现实基础
  • 三、公众参与科技决策活动的意义
  • 第二节 西方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模式
  • 一、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困境
  • 二、西方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模式
  • 三、其他的公众参与渠道
  • 第三节 我国科技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 一、我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
  • 二、我国现代科技决策主体理念的变化
  • 三、我国科技决策中公众参与的拓展
  • 第六章 科技革命与公共行政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社会的来临
  • 一、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
  • 二、信息社会的来临
  • 第二节 信息技术对公共行政的影响
  • 一、行政官僚的新变化
  • 二、行政官僚组织的变革
  •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
  • 四、行政决策的新趋势
  • 第三节 作为政府管理新模式的电子政府
  • 一、电子政府兴起的背景
  • 二、电子政府的特征
  • 三、电子政府建设所面临的挑战
  • 第七章 科技进步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科技革命与世界政治格局
  • 一、近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政治格局
  • 二、现代科技革命与世界政治格局
  • 第二节 科技进步与国家权力
  • 一、国家权力的含义
  • 二、科技进步与国家权力的转移
  • 三、科技进步对国家权力的制约
  • 第三节 科技革命与国家主权
  • 一、国家主权外延的扩大
  • 二、国家主权的相对弱化
  • 三、国家主权内涵的变化
  • 第四节 科技进步与国家安全
  • 一、国家安全形势的复杂
  • 二、科技安全的日益重要
  • 三、新型战争形态的出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 ——对科学技术与政治互动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