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 ——试论路遥文学创作的道德意识

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 ——试论路遥文学创作的道德意识

论文摘要

新时期由于社会文化转型的影响,人们的道德意识呈现出复杂交错的现象。一方面是传统道德在人们的意识中根深蒂固,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现代文明作为一种新锐力量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传统道德在本质上是以消融个体、强调集体为特征的,而现代文明注重的却是个体价值,二者的固有矛盾决定了社会文化转型期人们在道德选择上的二难境地:现代文明的重理性和中国传统道德重感情使这种选择表现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情感和理智的矛盾。本文选取作家路遥,试图对此作自己初步的思考。路遥一方面对传统道德在维护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保持人性人情方面表现出认同和向往;另一方面又理性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先进性,于是他只能痛苦地向传统告别,对现代文明则加以审慎的接受。本文通过对路遥及其创作的研究,分析了路遥文学创作中道德意识的特征、表现及成因,进而分析这种道德意识在新时期文学和社会中的意义。引言:新时期以来,社会的急剧变革带来旧的价值体系、道德观念的解体,人们面临道德的选择和重新组合。路遥通过对特殊时代道德嬗变的剖析,深刻地表现了中国社会转型期丰富复杂的现实生活。第一部分:道德意识的矛盾——路遥文学创作的起点路遥文学创作的魅力在于作家对传统道德和现代文明双向互动关系的理解,这种理解表现在三个层次:一、在外部特征上表现为生命个体的心理冲突;二、形象载体为一系列城乡交叉地带的奋斗者;三、本质内涵是现代文明与传统道德激烈撞击的结果。第二部分:路遥道德意识矛盾的表现纵观路遥的文学创作,道德意识矛盾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得非常突出。第一节主要论述家庭和社会道德意识;第二节说明道德意识矛盾在爱情世界的表现;第三节从母亲情结和现代女性意识的对立来描述路遥文学创作中的道德意识特征。第三部分:路遥道德意识矛盾形成的原因分析路遥道德意识矛盾形成的原因。第一节、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影响。主要分析传统道德重感情和现代文明重理性的特征对路遥的影响;第二节、作家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从作家坎坷的人生经历去分析作家对于传统道德的留恋,但时代发展要以传统的逝去为代价的,二者的冲突构成作家选择的核心。第三节、特定时代因素的影响。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思想特征决定了路遥必然面临道德情感的二难选择。第四部分:认识一种写作的意义路遥笔下的人物善良、纯朴,显示着传统道德的魅力,体现出浓郁的人情美,这种道德意识对文学本身以及社会道德现状都具有一种救赎作用。当然,由于作家自身的局限,使得作品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结语:路遥是位强者,他刻画了社会转型期现代文明对纯朴的农村生活的冲击,写出了黄土地上父老乡亲在历史变革中的心理嬗变历程,从而说明这种历程必然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部分 道德意识的矛盾---路遥文学创作的起点
  • 第一节 外部特征:生命个体的心理冲突
  • 第二节 形象载体:城乡交叉地带的奋斗者
  • 第三节 本质内涵: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激烈撞击
  • 第二部分 路遥道德意识矛盾的表现
  • 第一节 家庭和社会道德意识
  • 一、家庭道德意识
  • 二、社会道德意识
  • 第二节 爱情世界里的悲歌
  • 一、对传统爱情的留恋
  • 二、对现代爱情的本能排斥和无奈接受
  • 三、爱情悲剧的原因
  • 第三节 母亲情结和现代女性意识的对立
  • 一、母亲情结及表现
  • 二、现代女性的追求意识
  • 第三部分 路遥道德意识矛盾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影响
  • 第二节 作家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
  • 第三节 特定时代因素的影响
  • 第四部分 认识一种写作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幼儿园德育在一日生活及活动中的渗透[J]. 林区教学 2017(06)
    • [2].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思想道德意识培育工作挑战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 [3].教师道德意识的内涵、要素及构成[J]. 教书育人 2011(21)
    • [4].义[J]. China Today 2016(12)
    • [5].给白天鹅以阳光 给丑小鸭以雨露[J]. 教育家 2016(38)
    • [6].小班语言活动:小鹿[J].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2017(03)
    • [7].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研究[J]. 智富时代 2017(02)
    • [8].强化品德渗透,增强教学实效[J]. 新教育 2017(10)
    • [9].小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07)
    • [10].道德秀与道德意识[J]. 作文通讯 2017(Z2)
    • [11].心理学视野下道德意识研究:进展与问题困境思考[J]. 青春岁月 2017(17)
    • [12].网络对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及对策[J]. 数码世界 2017(09)
    • [13].诚信建设 一直在路上[J]. 中华儿女 2017(18)
    • [14].如何让童心装满爱——对幼儿实施关爱教育[J]. 情感读本 2017(20)
    • [15].道德不止于仰望[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3(12)
    • [16].谈班主任在小学生道德意识培养中的重要作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36)
    • [17].感恩 善良 幸福 启蒙 风格 敬重——浅议《不跪着教书》中的几个教师专业道德意识[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1(11)
    • [18].谈幼儿园传统道德意识的培养[J]. 中华少年 2015(20)
    • [19].把少年队建设成培养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意识的“摇篮”[J]. 才智 2013(03)
    • [20].如何培养学生的竞争道德意识[J]. 小学时代(教师) 2011(02)
    • [21].教师道德意识概念阐释及要素解读[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22].浅议电视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建设[J]. 中国电视 2009(01)
    • [23].公民环境道德意识的内涵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08(15)
    • [24].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思想道德意识培育工作挑战[J]. 教育观察 2019(40)
    • [25].大数据时代思政课教师面临的思想道德意识培育工作挑战研究[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07)
    • [26].浅谈高中生道德成长与价值观的形成[J]. 读书文摘 2019(06)
    • [27].爱德华·封·哈特曼《道德意识现象学》的意识架构解读[J]. 商 2014(16)
    • [28].教练员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体育道德意识形成的作用机制[J].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7(11)
    • [29].应对文化冲突,编辑需要建构政治道德意识[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30].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探索[J]. 高教学刊 2016(20)

    标签:;  ;  ;  ;  

    断裂地带的精神流亡 ——试论路遥文学创作的道德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