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课程建设中的德育融合

浅析小学课程建设中的德育融合

广州市白云区华师附中实验小学黄慧清

[摘要]在课程德育建设成为学校根本任务的今天,课程德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为中小学德育研究的热点话题。小学德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优化德育内容,创造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形成有效的小学课程德育体系。

关键词:小学课程融合德育教育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只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1]杜威也认为,“倘把道德教育与别科平等,特设修身、伦理等名目,是把道德教育与别科分离了。而实际上道德却不是独立在另一范围,而与各科有密切关系。”[2]由此看来,赫尔巴特和杜威是赞同把道德教育与课程教学相融合的。

一.课程德育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民教育中作用的有效载体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课程德育既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寻找合适的方法,于潜移默化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将学科德育有效与日常教学相融合,融入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形成整体性的德育合力,潜移默化地逐渐提升学科德育的实效性,

二.在基础课程中融合德育

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

品德道德法制课程是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主阵地。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使学生在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上得到和谐发展。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语文教学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传道。语文教学中德育无处不在,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让德育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数学科学信息课程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求真求实的科学素养。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国际理解、综合人文素养。音、体、美课程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健康体魄、意志品质、人文素养、生活方式。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在活动课程中融合德育

活动型课程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是全体学生选择修习的课程。其内容可以从学生的兴趣与生活经验出发,也可以从学科从发融合德育教育。

1.诗文诵读活动是我“书香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期活动内容使用《朝读晚诵〉学生人手一本,逐步研发我校校本教材,利用每天早读、课前预备时间等零星时间,引导学生自主诵读,先让学生诵读大量的经典,实现“量”的积累,让学生感其声,领其情,营造良好的诵读经典氛围。以班主任为主,辐射全校师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充分吸取经典文化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家长会、校讯通、班级群向家长传递诗文诵读的意义,从而积极参与到诗文诵读活动中,将诗文诵读活动深入人心,将经典诵读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探索校园德育的新形式。

2.积极开展多彩的社团活动,安排一、二、三年级每周三下午第二节,四至六年级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进行全校性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设置:艺术类—诗文诵读、舞蹈、合唱、书法、手工制作、绘画;科技实践类—科技培训、电脑培训;学科教学类—趣味数学、英语课本剧;体育健身类—田径、篮球、足球、国学太极;安全类—急救常识;年级组类:经典诵读和书法(分单、双周进行)。

3.开展丰富多彩促进发展的体艺节。体艺节是学生们综合素质发挥的体现,学校组织有诗文诵读汇演,“三操”、田径等体育项目赛,琴棋书画展示等项目,丰富多彩的赛项,让学生在赛中乐,赛中学,赛中竞。从中体现:学生个人特长的发展,班级团体和谐的发展,充分实现活动中的育人价值,使学校成为学生愉快而有趣的学习乐园。

四.在特色课程中融合德育

特色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例如:阅读推广课程是学校根据校情自主开发,学校特色亮点课程结合学校自身特色打造。研学课程可以结合春游、秋游社会实践活动,校外活动,结对学校交流。

课程保证学生多元选择、特色发展、自我实现。课程是学校培养学生、成就学生、发展学生的最重要的保证。课程建设中的德育融合能适时地给予学生的心里积淀下有益的养分,给予学生以健康、阳光的、积极的心态坦然面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67

[2]杜威.杜威五大讲演〖M〗.胡适口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68

[3]张蕊.“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学科德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7

标签:;  ;  ;  

浅析小学课程建设中的德育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