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视角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社会公平视角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论文摘要

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全文,在介绍国外比较成熟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对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研究。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生态补偿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社会公平的视角下研究分析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基本问题。文章主要探讨了生态补偿的界定、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与法律救济等几个问题,在分析国外生态补偿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初步设想。文章共分引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引言部分。作者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和国外的研究现状。近年来,对生态补偿的制度研究已经成为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很多国家的生态补偿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也有很多成功的实践案例。我国有些地区也实施了一些生态补偿政策,但还处于探索阶段。构建健全完善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了生态补偿的基本问题与法学理论基础。由于学者们研究角度不同,我国对于生态补偿的具体概念存在多种表述,由于依据不同,对生态补偿也存在不同类型的划分。在社会公平的视角下,作者分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概念描述,进而得出较为恰当的定义,并且认为生态补偿主要分为国家生态补偿与社会生态补偿两种类型。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学理论基础是用来解释为何国家需要用法律手段来调节生态补偿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将生态补偿纳入法律制度在理论上的必要性。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学理论基础有三个:环境权理论、环境正义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其中环境正义理论是最重要的,是社会公平在环境法领域的具体表现第二章,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缺陷分析。针对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实施情况,分析了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存在的一些缺陷,主要是缺乏健全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生态补偿标准不合理;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生态补偿制度立法原则;缺乏对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生态补偿缺乏对社会公平的关注,补偿观念淡薄,群众基础薄弱。第三章,国外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及经验。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一些国家已经比较成熟,比如美国、德国、瑞士、法国、哥斯达黎加等。这些国家在农业、矿产资源的开发、森林资源的保护以及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方面进行的生态补偿实践都是比较成功的,非常注重对相关公众利益的保护以及社会公平的实现,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在介绍这些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我国可以从国外这些成功实践中借鉴的实践经验。第四章,中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针对目前我国生态补偿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社会公平的视角下,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议:第一,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二,明确生态补偿的范围与标准。第三,确立适当的生态补偿模式。第四,生态补偿的法律救济制度。第五,将公众参与纳入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第六,建立对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结语部分。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建立健全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目前我国的生态补偿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存的一些分散的生态补偿政策大多侧重于经济效益,生态补偿的政策设计缺乏对社会公平的关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我国缺乏一个健全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作为支撑。构建完善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由于作者的理论功底薄弱,占有的外国相关资料有限,以及缺少法律事务经验,本文的一些研究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探索中进一步深化。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生态补偿的基本问题与法学理论基础
  • (一) 生态补偿的界定
  • (二) 生态补偿的主要类型
  • (三) 生态补偿制度的法学理论基础
  • 二、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缺陷分析
  • (一) 缺乏健全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
  • (二) 生态补偿标准不合理
  • (三) 缺少统一的生态补偿立法原则
  • (四) 缺乏对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
  • (五) 缺乏对社会公平的关注且生态补偿观念淡薄
  • 三、国外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及经验
  • (一) 国外生态补偿制度的实践
  • (二) 国外生态补偿制度的经验
  • 四、中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 (一)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相关法律法规
  • (二) 明确生态补偿的范围与标准
  • (三) 确立适当的生态补偿模式
  • (四) 生态补偿的法律救济制度
  • (五) 将公众参与纳入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 (六) 建立对生态补偿实施情况的评价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生态补偿制度的二元性[J].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2)
    • [2].陕北油气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效应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4)
    • [3].综合性生态补偿制度设计与实践进路——以福建省为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6)
    • [4].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创新演进[J]. 理论建设 2020(04)
    • [5].我国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实施与完善建议[J]. 环境保护 2020(17)
    • [6].论生态补偿制度的价值体系[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20(05)
    • [7].我国生态补偿制度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20(29)
    • [8].陕西省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新西部 2019(05)
    • [9].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耕地生态补偿制度理论辨析与设计构想[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9(07)
    • [10].创新生态补偿制度的着力点[J]. 开放导报 2019(05)
    • [11].生态补偿制度[J]. 绿色中国 2017(23)
    • [12].生态补偿制度的法理基础初探[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8(01)
    • [13].生态补偿制度现状及其改进建议[J]. 铜陵学院学报 2017(06)
    • [14].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对比研究[J]. 法制博览 2016(35)
    • [15].中国油气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与思考——以陕西省为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12)
    • [16].水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若干问题及对策探析[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01)
    • [17].“治理”语境下福建省海洋生态补偿制度之完善[J]. 海峡法学 2017(01)
    • [18].协同发展视域下京津冀区际生态补偿制度构建[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9].国际经验对贵州省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启示[J]. 低碳世界 2017(26)
    • [20].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5(06)
    • [21].生态补偿制度的确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J]. 学理论 2016(01)
    • [22].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J]. 内蒙古林业 2016(02)
    • [23].浅谈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J]. 商 2016(22)
    • [24].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5].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10)
    • [26].公共财政视域美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的操作实践及借鉴意义[J]. 农学学报 2014(11)
    • [27].我国农业生态补偿制度探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8].我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 中州学刊 2015(03)
    • [29].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立法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5(15)
    • [30].论我国生态补偿制度[J]. 知识经济 2015(11)

    标签:;  ;  ;  

    社会公平视角下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