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种群论文-帕提玛·乌木尔汗,郭佩佩,马少军,高希武,张连俊

田间种群论文-帕提玛·乌木尔汗,郭佩佩,马少军,高希武,张连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田间种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棉蚜,杀虫剂,抗药性,新疆

田间种群论文文献综述

帕提玛·乌木尔汗,郭佩佩,马少军,高希武,张连俊[1](2019)在《新疆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蚜是影响新疆棉花种植业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依赖化学防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棉蚜产生极大的选择压,加速抗药性发展。针对近年来新疆多地出现的棉蚜防效下降问题,采用叶片药膜法,检测了新疆五家渠、石河子、奎屯、博乐、伊犁和库尔勒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10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博乐、库尔勒、石河子、五家渠、伊犁、奎屯6个地区的棉蚜田间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性,其中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氧乐果的抗性分别达到728~2 494倍、353~4 932倍和2 137~9 501倍。对新烟碱类、阿维菌素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中、高水平抗性,其中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抗性分别为85.2~412倍、221~777倍和122~1 095倍,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抗性分别为19.6~220倍和27.66~130倍,对灭多威和丁硫克百威的抗性分别为91~292倍和6~148倍。其中五家渠棉蚜田间种群对丁硫克百威表现为低抗性,这可能与该地区施药的频次及药剂种类有关。建议新疆不同区域棉田交替使用新烟碱类、抗生素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邵珊珊,周兴伟,于洪涛,王江,石绍河[2](2019)在《气温和降水量对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影响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结合2016-2018年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大豆蚜虫田间动态与气温和降水量的总体关系。结果表明:气温对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影响较大,以20℃为节点起伏,气温越高大豆蚜虫发生量越大;降水量对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影响不明显。(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吉锋,刘喆,陶磊,岑伊静,徐长宝[3](2019)在《13种常用农药对柑橘木虱田间种群防治效果室内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黄龙病的传播媒介,快速、有效防治这种害虫是综合防控黄龙病的关键。目前,其防治措施主要依赖化学农药。为了了解化学农药对柑橘木虱的田间防治效果,本文以广东省博罗县柑橘木虱田间种群为测试对象,以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生态研究室饲养的种群为敏感对照,室内测定了13种常用药剂推荐浓度对柑橘木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4 h后77.5%敌敌畏EC和5%啶虫脒EC对田间种群的效果最好,柑橘木虱死亡率分别为93.3%和90%,48 h后两种药剂处理的死亡率已达100%;48 h后,350 g/L吡虫啉SC处理的死亡率也达93.3%;72 h后,20%丁硫克百威EC、30%噻虫嗪SC、12%高氯·毒死蜱EC、45%毒死蜱EC、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处理的死亡率也达90%以上。两个种群相比,所有药剂在相同时间对敏感种群的防治效果都高于田间种群。其中,用20%甲氰菊酯EC、30%噻虫嗪SC、45%毒死蜱EC、25 g/L联苯菊酯EC、99%矿物油EC等5种药剂处理,24 h后田间种群的校正死亡率显着低于敏感种群;48 h后除上述药剂外,4.5%高效氯氰菊酯ME处理的校正死亡率也显着低于敏感种群。72 h后,4.5%高效氯氰菊酯ME、25 g/L联苯菊酯EC、99%矿物油EC处理的校正死亡率依然显着低于敏感种群。说明田间种群对以上药剂的敏感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发现,采用此测定方法22.4%螺虫乙酯SC对田间种群和敏感种群的防治效果均不理想。(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3期)

郭德帆[4](2019)在《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绿色防控是指以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的技术等来控制有害生物的行为。本文研究了宜兴市西渚镇、仪征市陈集镇和淮安市施河镇3个地区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吡蚜酮和呋虫胺复配对褐飞虱的毒力,以研发复配剂在褐飞虱爆发时应急防控害虫。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宜兴市西渚镇、仪征市陈集镇和淮安市施河镇3个地区建立水稻两迁害虫绿色防控实验点,以LED灯光诱杀稻飞虱,以性信息素诱芯+新型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并在虫害爆发时辅以适量的选择性高效化学农药。以农户常规化学防治田为对照,调查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对其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发现3个试验点,绿色防控田稻纵卷叶螟的幼虫量、卷叶率、蛾量总体低于对照田;稻飞虱的数量表现为试验田高于对照田,但仍在经济阚值范围内。绿色防控试验田的蜘蛛数量总体高于对照田,黑肩绿盲蝽的数量与对照相似。测产结果显示3个地区试验田水稻的每亩穗数、每穗粒数、实粒数均高于对照田,且每亩实际测产试验田高于对照田2.42%-3.63%。我们的研究表明在两迁害虫中等及以下发生程度,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且对稻田蜘蛛有保护作用。(2)将吡蚜酮与呋虫胺溶于N-N二甲基酰胺中并定容,按照1:1、1:2、1:4、4:1、2:1等5种比例进行复配。使用浸渍法得到各种复配药剂的毒力曲线,并评价了复配药剂的共毒系数水平,其共毒系数分别为1162.21、1543.07、997.74、1430.78、2813.04,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复配剂对稻飞虱防效均优于等剂量单剂防效。其中,吡蚜酮:呋虫胺=2:1时,共毒系数为2813.04,增效最明显,增效倍数为27.13。(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陈茜[5](2019)在《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啶虫丙醚的抗性监测及遗传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啶虫丙醚(Pyridalyl,实验代号为S-1812),是日本住友公司在1997年研发的作用机制新颖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对蔬菜、棉花上的鳞翅目昆虫如对小菜蛾(Lepidoptera:Plutellidae)等具有显着的杀虫效果,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为了明确现阶段啶虫丙醚在我国的实际防治效果以及应用前景、可能的抗性机制以及作用靶标。本课题组于2018年对我国广东部分地区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并对其抗性遗传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从而为该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的依据。通过研究发现小菜蛾田间种群(RH种群、LT种群)对啶虫丙醚及部分商品化的杀虫剂已达到高水平的抗性。将田间种群RH人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不接触任何化学药剂的情况下,连续饲养6代(RH-ST衰退种群)发现其对啶虫丙醚的抗性保持稳定,这表明RH-ST种群有可能是由于抗性基因频率高,种群纯合度高,从而导致稳定的抗性表型。另一部分继续使用高剂量的啶虫丙醚连续筛选(RH-SX筛选种群),结果显示RH-SX种群对啶虫丙醚的抗性也基本稳定,这表明该种群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可能已经达到抗性发展的平台期,所以抗性水平无法继续提升。通过正反交以及回交实验研究了 RH-SX种群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遗传方式,生测结果表明正交F1代的LC50为6.750ppm,反交F1'代的LC50为6.250ppm,没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RH-SX种群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遗传为常染色体遗传,与性染色体无关。通过显隐性度计算发现正反交后代的显隐性度D值分别为-0.59和-0.62(大于-1而小于0),这表明RH-SX种群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为不完全隐性遗传。通过回交毒力反应曲线及卡方值检验判断出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是属于单基因控制的。这些结果表明RH-SX种群的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为单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这些结果不仅揭示了小菜蛾对啶虫丙醚的抗性遗传方式而且从侧面说明该小菜蛾种群对啶虫丙醚的抗性极有可能是由于靶标受体发生突变引起的,这为后续啶虫丙醚抗性机制的研究以及靶标受体的确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验材料。(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林开,李燕芳,李怡峰,肖汉祥,张扬[6](2019)在《烟秆还田对水稻稻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烟秆还田是烟稻轮作种植系统中一种常用的农业措施之一。2015-2016年在广东南雄市烟稻轮作地区研究了不同烟秆还田方式、还田量以及耕作方式等对晚造水稻稻飞虱及其重要捕食性天敌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秆浅层还田处理水稻上稻飞虱数量低于深还田处理,但差异不显着;在水稻种植中后期,显着低于不还田处理;不同还田方式间对捕食性天敌田间种群影响差异不显着。烟秆不同还田量对稻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数量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秆还田处理的田间稻飞虱数量要显着低于不还田对照处理,2015年和2016年,2.5倍烟秆还田处理的稻飞虱平均数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减少52.9%和61.1%。1/2倍和1倍烟秆还田量处理与2.5倍还田量相比,差异虽不显着,但烟秆还田量大的处理其褐飞虱数量要低;捕食性天敌数量与还田量之间无显着相关性。浅耕和深耕条件下烟秆还田对稻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田间种群数量的影响都不显着。本研究结果将为烟秆综合利用和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环境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付超,冯丽凯,朱春林,董鹏,李铭[7](2018)在《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田间种群消长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田间消长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室内饲养观察拍照形态特征,定点系统调查田间梨冠网蝽种群消长规律。【结果】4月中旬梨树的发芽时,梨冠网蝽越冬成虫始见于梨树幼叶上,5月底第1代若虫出现,若虫群居为害,受食物限制,成虫转移为害,6月以后世代重迭,7月底至8月为为害高峰期,10月下旬成虫开始寻找越冬场所进行越冬(二、叁代田间种群高峰期)。【结论】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若虫是防治梨冠网蝽的关键时期。(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宋冬梅,峗薇,徐进,杨洪,狄雪塬[8](2018)在《贵州稻水象甲田间种群消长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稻水象甲田间种群消长规律,选取贵州省3个代表地区,分别进行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稻水象甲越冬代成虫与新一代成虫以7月中旬为分界。两段育秧稻田越冬代成虫高峰期分别在6月上旬和下旬,新一代成虫高峰期在8月上旬;幼虫始见期在6月上旬,高峰期各地有所差异,在6月中旬、下旬或7月下旬,终见期在8月上旬;蛹的始见期均出现在6月下旬,高峰期在6月下旬或7月中旬。旱育秧稻田越冬代成虫始见期并高峰期均在6月上旬;幼虫6月下旬始见,7月上旬高峰期,7月底终见;蛹于7月上旬始见,7月下旬为高峰期。贵州省不同育秧方式、不同稻田类型稻水象甲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4)

段云,李慧玲,陈琦,王强,范栩[9](2018)在《粘虫田间种群的室内饲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解河南省粘虫田间种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本文对漯河、洛阳、潢川和原阳的1代或2代粘虫田间种群进行了室内饲养,并对幼虫存活,被寄生情况和繁殖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东方粘虫雌蛾和雄蛾的平均寿命分别为(13.73±4.13)d和(23.04±6.89)d,平均产卵前期和平均产卵历期分别为(6.30±0.33)d和(6.69±2.46)d,单雌平均产卵量为(1631.0±66.83)粒。劳氏粘虫雌蛾和雄蛾的平均寿命分别为(13.17±2.70)d和(13.52±3.62)d,平均产卵前期和平均产卵历期分别为(4.03±0.22)d和(8.28±2.71)d,单雌平均产卵量为(912.9±72.82)粒。潢川地区东方粘虫中线虫的寄生率最高(26.0%),漯河地区2代粘虫寄生蜂的寄生率最高(77.5%)。【结论】河南省内发生危害的粘虫主要为东方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和劳氏粘虫Mythimna loreyi。不同地区不同世代东方粘虫的成虫寿命和产卵量没有显着差异,但幼虫中线虫和寄生蜂的寄生率存在明显差异。东方粘虫和劳氏粘虫在雄蛾寿命,产卵前期和单雌平均产卵量等方面均存在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赵雪晴,吴俨,尹艳琼,李向永,谌爱东[10](2018)在《云南稻区白背飞虱越冬种群发生及其与田间种群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掌握云南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越冬虫源特征及其与田间种群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2010-2015年,对云南省主要稻区白背飞虱的越冬虫情进行田间调查;2013年南京农业大学与云南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行程6 000 km联合对滇西、滇西南、滇南和滇东南等10县20个稻区进行了实地越冬调研。【结果】云南省各稻区白背飞虱越冬种群主要集中在23?57?N以南,海拔高度为1 608 m以下的稻区。同一稻区白背飞虱越冬虫口密度波动较大,一般在1 200头/667 m2之内,以若虫和成虫越冬,且若虫占总越冬虫量的97.33%,主要聚集在有水源的再生稻、稻桩、落粒苗和早稻秧苗上。本地越冬种群密度(越冬虫量)与秧田虫量、移栽期虫量、孕穗期虫量、大田总虫量的相关性并不显着(P>0.05)。【结论】云南稻区本地越冬虫源数量对白背飞虱种群大发生的形成贡献十分有限。(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田间种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影响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结合2016-2018年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大豆蚜虫田间动态与气温和降水量的总体关系。结果表明:气温对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影响较大,以20℃为节点起伏,气温越高大豆蚜虫发生量越大;降水量对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影响不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田间种群论文参考文献

[1].帕提玛·乌木尔汗,郭佩佩,马少军,高希武,张连俊.新疆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J].植物保护.2019

[2].邵珊珊,周兴伟,于洪涛,王江,石绍河.气温和降水量对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

[3].王吉锋,刘喆,陶磊,岑伊静,徐长宝.13种常用农药对柑橘木虱田间种群防治效果室内评价[J].植物保护.2019

[4].郭德帆.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田间种群的影响研究[D].扬州大学.2019

[5].陈茜.小菜蛾田间种群对啶虫丙醚的抗性监测及遗传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19

[6].林开,李燕芳,李怡峰,肖汉祥,张扬.烟秆还田对水稻稻飞虱及其捕食性天敌田间种群动态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19

[7].付超,冯丽凯,朱春林,董鹏,李铭.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田间种群消长规律[J].新疆农业科学.2018

[8].宋冬梅,峗薇,徐进,杨洪,狄雪塬.贵州稻水象甲田间种群消长规律研究[C].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9].段云,李慧玲,陈琦,王强,范栩.粘虫田间种群的室内饲养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8

[10].赵雪晴,吴俨,尹艳琼,李向永,谌爱东.云南稻区白背飞虱越冬种群发生及其与田间种群的相关性[J].应用昆虫学报.2018

标签:;  ;  ;  ;  

田间种群论文-帕提玛·乌木尔汗,郭佩佩,马少军,高希武,张连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