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城区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论文摘要

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城市管理和城市投资理念、体制和方法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对城市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经营城市”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建设和发展理念,作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受到广泛的重视。但城市与城区不同,城市在行政上是由城区组成的,经营城市的理念和方法不能简单地用于城区。本文试图对城区经营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探讨经营城市和经营城区的异同点,探索经营城区的途径和方法,为提高城市和城区竞争力、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提供决策参考。 论文首先分析了城区经营的目的,认为城区经营的目的在于提升城区竞争力。其次,论文分析了城区经营的各种要素。在城区经营中,经营要素大致划分为三类:即固定要素,主要包括城区土地、城区基础设施和一部分城区的生态环境;产业要素,主要包括对城区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无形要素,主要包括城区品牌、城区文化、城区形象以及城区的管理、制度等。第三,论文构建了城区经营要素的系统联动模型,得出了不同要素在城区经营中具有不同的作用,而不同要素之间的系统联动将对城区经营产生作用力,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合力推动城区经营。第四,论文对城区经营中各种要素的特征、性质及具体经营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要素的具体经营措施。 论文除导论外共有9章,其中导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与主题、研究意义、研究动态、研究思路、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及研究特色等进行阐述。 论文的第1章为概念阐述部分。主要对城市与城区的内涵进行分析,以明确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城市经营研究对象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区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选题的背景
  • 0.2 选题的意义
  • 0.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0.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城市竞争力研究
  • 0.3.2 城市经营研究
  • 0.3.3 城市现代化研究
  • 0.4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0.4.1 研究思路
  • 0.4.2 分析框架
  • 0.5 论文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
  • 0.5.1 论文研究方法
  • 0.5.2 论文的创新点
  • 0.5.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 城区与城区经营
  • 1.1 城区的内涵及特征
  • 1.1.1 城市的产生
  • 1.1.2 城区的内涵及其特征
  • 1.1.3 城区功能定位规则和规律分析
  • 1.1.4 城区与城市的关系分析
  • 1.2 城区经营
  • 1.2.1 城区经营的提出
  • 1.2.2 城区经营的必要性
  • 1.2.3 城区经营的内涵
  • 1.2.4 城区经营的主体和客体
  • 1.2.5 几种相关概念
  • 1.2.6 城区经营的原则和风险防范
  • 2 城区经营理论综述
  • 2.1 城市管理学理论与城区经营
  • 2.1.1 城市管理学理论的内容
  • 2.1.2 对城区经营的启示
  •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城区经营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由来
  •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 2.2.3 公共管理理论在西方国家的新发展
  • 2.2.4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城区经营的启示
  • 2.3 竞争力理论与城区经营
  • 2.3.1 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 2.3.2 城市竞争力的特征
  • 2.3.3 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模型
  • 2.3.4 城市竞争力理论对城区经营的启示
  • 2.4 增长极理论与城区经营
  • 2.4.1 增长极对周围区域的影响效果
  • 2.4.2 增长极理论对城区经营的启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城区经营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 2.5.2 可持续发展内涵
  • 2.5.3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城区经营
  • 2.6 “五个统筹”与经营城区
  • 2.6.1 “五个统筹”的内涵
  • 2.6.2 统筹城乡发展对城区经营的启示
  • 3 城区经营要素分析
  • 3.1 城区经济发展与城市要素之间关系
  • 3.1.1 要素输入输出基础理论中要素的投入与产出
  • 3.1.2 要素禀赋决定论中要素的投入与产出
  • 3.1.3 区域竞争力中要素投入与产出
  • 3.1.4 城区经营的要素构成分析
  • 3.2 城区要素的配置策略——基于区域竞争的分析
  • 3.2.1 招商引资行为中的两种策略分析
  • 3.2.2 不同竞争策略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分析
  • 3.2.3 招商引资中城区竞争策略的演变
  • 3.2.4 对模型的实证考察及其结论
  • 3.3 城区经营要素系统联动模型
  • 3.3.1 城区经营要素间的关系研究
  • 3.3.2 城区经营要素的联动模型
  • 3.3.3 城区经营要素的作用力分析
  • 4 基础设施经营:城区经营的平台
  • 4.1 城区基础设施经营的特点
  • 4.1.1 城区基础设施的内涵及其特点
  • 4.1.2 城区基础设施经营与管理的特性
  • 4.2 城区基础设施经营模式选择
  • 4.2.1 城区基础设施传统计划模式的缺陷
  • 4.2.2 城区基础设施经营模式的总体思路
  • 4.2.3 城区基础设施经营改革的障碍分析
  • 4.2.4 对基础设施的民营化改革的思考
  • 4.3 城区基础设施经营方式选择
  • 4.3.1 城区基础设施经营的主要方式
  • 4.3.2 城区基础设施经营的BOT方式
  • 4.3.3 城区基础设施经营的市场化融资方式
  • 5 二产经营:城区经营的内生力
  • 5.1 城区二产经营的内生性分析
  • 5.1.1 不平衡增长理论是城区二产经营的理论基础
  • 5.1.2 城区产业升级需要对二产实施经营
  • 5.1.3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为城区二产经营提供了佐证
  • 5.2 都市型工业经营
  • 5.2.1 都市型工业的提出及内涵
  • 5.2.2 城区经营中都市型工业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 5.2.3 经营都市型工业的内容
  • 5.3 城区产业集群经营
  • 5.3.1 产业集群对城区经济的贡献
  • 5.3.2 经营城区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分析
  • 5.3.3 促进城区产业集群的策略
  • 5.4 主导产业经营
  • 5.4.1 主导产业的定义及标准
  • 5.4.2 主导产业是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动力
  • 5.4.3 主导产业的形成机制与经营
  • 5.4.4 当前经营城区主导产业的内容
  • 6 三产经营:城区经营的活力
  • 6.1 第三产业是城区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后续动力
  • 6.1.1 第三产业内涵的演变及其内部结构
  • 6.1.2 第三产业与城区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 6.1.3 城区第三产业经营的主要内容选择
  • 6.2 经营物流产业
  • 6.2.1 城区发展物流产业的必要性
  • 6.2.2 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 6.2.3 加快城区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 6.3 CBD经营
  • 6.3.1 CBD的概念及特征
  • 6.3.2 CBD的增长机制与过程
  • 6.3.3 经营CBD的条件
  • 6.3.4 经营CBD的对策措施
  • 6.4 会展经营
  • 6.4.1 会展经济的内涵
  • 6.4.2 会展经济的作用
  • 6.4.3 会展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 6.4.4 会展经营的主要内容
  • 7 地产经营:城区经营的财力
  • 7.1 城区地产经营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 7.1.1 城区地产经营的概念
  • 7.1.2 城区土地经营的依据和原则
  • 7.1.3 城区土地资源配置的方式
  • 7.1.4 经营城区土地资源的意义和目的
  • 7.1.5 城区土地的集约性经营
  • 7.2 城区地产经营的模式
  • 7.2.1 构建土地储备制度
  • 7.2.2 城区土地出让
  • 7.3 城区地产经营的误区、风险及防范
  • 7.3.1 经营城区土地的误区
  • 7.3.2 经营风险及风险防范
  • 8 无形资源经营:城区经营的潜力
  • 8.1 城区品牌经营
  • 8.1.1 城区品牌内涵和基本特征
  • 8.1.2 城区品牌的价值源泉与价值构成
  • 8.1.3 城区品牌经营
  • 8.2 城区文化经营
  • 8.2.1 城区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 8.2.2 经营城区文化的意义
  • 8.2.3 我国城区文化的现状、发展思路及对策
  • 8.3 城区形象经营
  • 8.3.1 城区形象的内涵
  • 8.3.2 城区形象经营的意义
  • 8.3.3 城区形象经营的主要内容
  • 8.3.4 城区空间形象经营的内容
  • 8.3.5 城区形象经营与“面子”工程
  • 9 环境再造:城区经营的可持续动力
  • 9.1 城区环境再造与城区经营
  • 9.1.1 城区环境再造的内涵
  • 9.1.2 城区环境再造的特点
  • 9.1.3 城区环境对城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分析
  • 9.1.4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是城区环境再造的趋势
  • 9.1.5 构建循环经济社会是环境再造的重要保证
  • 9.2 城区生态环境再造
  • 9.2.1 城区环境再造的必要性分析
  • 9.2.2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9.2.3 当前我国城区生态环境再造的主要内容
  • 9.3 城区人文环境再造
  • 9.3.1 城区社会环境的内容
  • 9.3.2 城区管理再造
  • 9.3.3 城区制度再造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实践进路[J]. 理论视野 2020(04)
    • [2].中国城市现代化史研究综述[J]. 近代史学刊 2016(01)
    • [3].加快推进浙江城市现代化的思路与对策研究[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46)
    • [4].穹顶之下[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Z2)
    • [5].穹顶之下[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13)
    • [6].从《石头城》看城市现代化进程之美[J]. 芒种 2013(06)
    • [7].跨越现代,寻找古老[J]. 课外语文(初中) 2011(04)
    • [8].19世纪德国的城市现代化初探[J]. 都市文化研究 2018(02)
    • [9].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新框架的构建[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05)
    • [10].教育 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因子[J].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2)
    • [11].城市中的精神觅索与省思——廊坊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王克金诗歌创作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 [12].试析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历史空间的存续问题——以广州黄埔区鹿步村为例[J]. 华中建筑 2015(12)
    • [13].穹顶之下[J]. 初中生优秀作文 2015(07)
    • [14].城市现代化的特征与路径[J]. 城市问题 2012(06)
    • [15].体育产业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1(12)
    • [16].无锡全市城市现代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召开[J]. 城市规划通讯 2017(14)
    • [17].论近代湖南城市现代化之变迁[J]. 湖南社会科学 2016(05)
    • [18].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文化[J]. 建筑与文化 2014(01)
    • [19].农村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比较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11)
    • [20].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城市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从西安“回坊”谈起[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1].中国城市现代化的本土化路径[J]. 城市问题 2012(12)
    • [22].试论呼和浩特城市现代化的区域经济地理意义[J]. 纳税 2018(29)
    • [23].扎实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J]. 唯实 2016(12)
    • [24].承继与开拓:“20世纪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城市史研究 2012(00)
    • [25].努力探索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我市召开城市建设座谈会[J]. 宝鸡社会科学 2020(02)
    • [26].宁波城市现代化中的新式交通(1840-1949)[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02)
    • [27].董宝青:信息化已成为城市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标志[J]. 中国建设信息 2010(23)
    • [28].沦陷与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断裂——基于武汉城市样本的分析[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9].“快城”与“慢城”[J]. 当代学生 2010(Z3)
    • [30].“城产人”融合是一门城市新哲学[J]. 领导决策信息 2016(28)

    标签:;  ;  ;  

    城区经营的经济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